请选择 目标期刊

准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受端电网的直流偏磁影响预测及治理 下载:73 浏览:477

杨娜1 陈煜1 潘卓洪2 文习山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研究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入后对受端电网的直流偏磁影响,分析了直流偏磁影响的作用机理,建立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评估模型,提炼土壤电阻率、中性点运行方式等影响直流偏磁电流的关键因素,多方法实测并运用嵌入局部共轭梯度搜索的人工蜂群全局优化反演方法,开展大地电阻率水平多层分布的参数反演,进一步考虑淮南—溧阳地质廊带连续介质二维反演电性结构,建立适用于受端电网直流偏磁电流分布计算的大地等效模型,最后仿真对比电容隔直法、阻容结合法等多种抑制措施,提出直流偏磁综合治理策略,为安徽电网及其他±1100kV特高压直流落点后的电网直流偏磁影响研究及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考虑小水电接入的微电网中风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研究 下载:22 浏览:172

申钰辉 《电气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波动性以及间歇性会给微电网的电压频率稳定带来挑战,尤其是当微电网以孤岛模式运行时影响更加明显。构建了小型水利发电的同步发电机模型,并在双馈风机的有功和无功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馈风机的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引入f环节和d环节来抑制风机端电压的波动。基于PSCAD软件构建了微电网实际算例模型,对比分析了协调控制与传统控制下的微电网电压频率特性,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变电站工程中土建工程和电气工程的配合问题 下载:34 浏览:175

卢浙东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我国的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许多新结构、新工艺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得工程建设中的协同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变电所施工项目中,要对现代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进行合理的协调,以降低问题的发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有关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资料,对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在变电所施工中,土建与电气安装的协调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下载:33 浏览:168

袁传华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力行业相关产业的发展,电气工程受到影响更明显。在早期阶段,电气自动控制当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缺陷,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不仅让早期技术缺陷得到弥补,还在电气工程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智能化技术本质上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结合,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当中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有持续研究的空间。基于此,本文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分析 下载:31 浏览:169

宋吉祥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在我国电力工程当中,自动化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构成环节。不仅能让电气工程效率得到提升,还能促进电气工程整体水平提升。而在现阶段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当中智能化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35 浏览:179

梁晓东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得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对于基础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传统的电气工程管理控制技术已经逐渐落后,管理效率低下的同时还经常会出现人为原因导致的差错,而电气工程代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水平,因此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使原本需要人为干预的操作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自动分析完成自动操作,在改善了控制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错误率。

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及实践探析 下载:31 浏览:158

李瑞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带动了国内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与时俱进发展迅速,对于建筑行业发展中电气工程安装技术是其中关键部分,然而部分的电气安装技术在使用中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电气技术人员根据技术情况做出改进,保证电气施工质量的稳定性能。本文阐述了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提出了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实践策略。

基于最大转矩损耗功率比的感应电动机能效优化 下载:24 浏览:188

何显平 夏加宽 梁宗伟 龙宇航 王婧妍 《电气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转矩损耗功率比(Maximum Torque Per Power Losses,MTPPL)的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能效优化方法。在考虑铁损耗的感应电动机数学模型以及转子磁场定向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动机处于稳态运行时,电动机转矩损耗功率比与电动机转速、转差频率之间的关系。当转矩损耗功率比取最大值时,即实现电动机控制系统损耗功率最小化的高能效运行。推导出转矩损耗功率比与电动机转速和转差的函数关系式,并对其求导,求出最大值对应的最优转差频率。将最优转差频率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系统,实现感应电动机的高能效运行。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以及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类正弦滞环电流控制策略 下载:76 浏览:473

赵红雁 李艳 杜吉飞 郑琼林 李丹勇 石璞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滞环电流控制(hysteresis current control,HCC)是一种传统的电流控制方法,其实现简单、鲁棒性好、动态响应快。但当应用到三相系统时,由于三相间的耦合,会存在电流谐波大、开关频率过高等缺点。该文首先回顾了近年来为解决传统滞环控制自身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基于空间矢量的滞环电流控制(improved space vector-based HCC,ISV-HCC)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类正弦滞环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参考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调制中的电压矢量概念,根据系统参数给定上下两滞环带,且当三相电流误差均在规定的滞环内时,采用零电压矢量开关模式,而当电流误差超出规定的滞环带时,则按照指定的逻辑对三相开关进行控制。最后,通过与传统HCC及ISV-HCC进行并网仿真与实验对比,证明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低的电流谐波及更小的开关频率,整体上具有更优的控制性能。

结合小波分析和改进型DTW距离的配电网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 下载:93 浏览:481

储佳伟1 袁晓冬2 陈兵2 王旭冲1 邱海峰1 顾伟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分析和改进型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距离的配电网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首先分析各类电压暂降源及其经不同类型变压器传递后的相应电压波形特征,并根据其隶属关系通过波形数据挖掘和序列相似匹配构建完备的波形数据库。通过小波变换对实测电压暂降波形进行多尺度分解实现时间数据的降维,同时给出波形库序列的DTW边限距离及其在小波变换域的查询计算方法,实现电压暂降源的快速识别。基于实际的电力园区网架结构搭建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述方法能迅速而准确地辨识各类电压暂降源,为电压暂降的有效监测和快速治理提供有力的参考。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设备缺陷文本分类模型研究 下载:82 浏览:443

刘梓权 王慧芳 曹靖 邱剑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电网生产管理系统中存在大量闲置的设备缺陷记录文本。针对电力设备缺陷文本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缺陷文本分类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大量电力设备缺陷记录,归纳了电力设备缺陷文本的特点;然后参考中文文本分类的一般流程,并考虑缺陷文本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缺陷文本分类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缺陷分类模型和多种传统机器学习分类模型进行全面比较。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缺陷文本分类模型能显著降低分类错误率,在分类效率上也比较可观。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38 浏览:157

刘鑫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更为成熟,由此诞生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其具有功能多、质量高、性能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文章主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应用现状,以及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旨在确保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电气工程具有无限的发展生机。

基于广域量测的多直流馈入/馈出电网稳态频率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90 浏览:499

胡益1 滕予非2 王晓茹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多回高压直流馈入、馈出电网,提出了一种基于广域量测数据的系统扰动后稳态频率预测算法,该算法对系统发电机调速器方程、负荷静态模型方程和系统网络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同时考虑到多回高压直流的紧急功率支援量,能快速预测出系统扰动后的稳态频率。针对预测结果,该文设计了基于多回高压直流的最优频率稳定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非线性优化方法,考虑了本区域电网各节点电压稳定约束以及各互联电网频率波动约束,能快速得到各条直流参与系统频率稳定调节的最优紧急直流功率支援量。最后在机电暂态软件PSS/E中,以改进的IEEE 50机系统为例,通过仿真分析,对该文方法的预测结果以及优化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抑制虚拟同步发电机低频振荡的自适应阻尼控制算法策略 下载:23 浏览:211

马成松1 赵耀1,2 刘庆飞3 杨帆1,2 《电气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的发展,以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策略为主的逆变器在电网中渗透率将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电力系统中出现的低频振荡现象在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中未得到相应的研究。为了研究低频振荡对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的影响,在详细分析VSG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中出现低频振荡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低频振荡时功角特性的关系,提出一种自适应阻尼控制算法,能够自适应控制系统阻尼系数,抑制低频振荡。最后,以Matlab/Simulink为仿真实验平台,验证了VSG系统中低频振荡现象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37 浏览:156

王璿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效带动着国内工业水平的进步,促进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不但较好促进了国内电气工程的健康发展,也对社会稳定和谐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术平仍具有较大空间,仍需继续加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增加自主创力,促使电气工程朝着多样化方向迈进,实现电力系统的更新与完善。

基于不确定性测度的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分时电价制定策略 下载:84 浏览:490

杨健维1 苟方杰1 黄宇2 何正友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动汽车响应分时电价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居民负荷随机波动加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测度的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定价策略。首先,引入价格弹性系数定量描述考虑电动汽车对分时电价的响应概率,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动态概率模型。其次,引入熵和越限概率对负荷动态概率波动进行测度,在保证居民小区变压器期望过载时间不越限的前提下,以电动汽车代理商的期望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定价策略模型。再次,采用双层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定价策略进行优化求解。最后,以某居民小区为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定价策略不仅能保证代理商收益的增加,而且能够有效减小居民小区内各时段变压器过载运行的风险,降低居民小区内总负荷波动的不确定性。

浅析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 下载:37 浏览:170

魏博源 严文杰 王林军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继电器是现代电气工程中的一种高频电子设备,它不仅可以应用于主要的通信系统和电气系统,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改变负载,提高机器的运行效率。一般来说,继电器是保证机器正常运行的关键,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继电器的使用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

基于风火网非合作博弈的电力市场均衡模型 下载:81 浏览:463

赵文会1 闫豪楠1 何威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以市场的手段调整能源结构,从供给侧寻求风电消纳的有效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而保障各参与方的合法利益,提高风电消纳积极性,是方案能否落实的关键。构建了基于纳什均衡的风火网三方非合作博弈模型,详细分析了影响各博弈方效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分散的点模式和链聚的网模式两种交易状态。分析结果表明,电网公司收取风火交易的服务费用、风电场对富余电量的报价和电网公司对火电厂的协议罚金均会对交易模式产生影响;而政府对风电的补贴、风电场的发电成本和电网公司的平均电成本仅会影响风、火电厂和电网公司的效用值,并不会影响三方博弈纳什均衡点的分布。

新电改背景下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电力客户评估和选择研究 下载:79 浏览:470

曹清山1 郑梦莲2 丁一1 宋永华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在售电侧放开背景下和售电市场的巨大利润的驱动下,售电主体之间竞争异常激烈,如何科学地指导售电主体选择优质客户、降低运营风险,从而推动售电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电力客户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分析电力客户特性和售电主体利益需求构建合理的电力客户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数据类型特点提出一种层次分析法与改进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综合考虑了专家经验和指标数据的客观信息,解决了不同类型数据信息融合的问题;此外,为了克服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存在的逆序和欧式距离计算相对贴近度不合理的缺陷,提出一种包含绝对理想解和"垂面距离"的电力客户排序策略,以提高该模型排序的准确性。最后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模拟售电市场的导入、发展和成熟3个阶段,并通过电力客户实际数据进行算例分析,根据算例结果为售电主体在售电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电力客户选择建议,验证了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特高压交直流接入下山东断面输电能力提高措施 下载:82 浏览:486

贺庆1 张宝家2 马士聪1 易俊1 张健1 贾俊川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近年来在华北电网已建和将要建成多个与山东相关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首先介绍了华北—山东电网输电断面的网络演化与发展进程,研究了山东断面演化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输电能力,然后详细研究了各个阶段华北—山东交流断面输电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元件热稳约束、输电断面静稳极限、受端电压支撑能力和多馈入短路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山东断面输电能力方法并进行了验证。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