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下载:99 浏览:1026

闫艳 《中国文学》 2024年7期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德国兴起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纯语言类型学转向对文化的思考。自它诞生以来,功能翻译主义理论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体系完善,影响广泛的翻译理论。本文将以该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人物为线索,通过介绍他们的基本思想对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以期更好的认识这一理论。

论林语堂英译本《庄子》中的显性翻译和隐形翻译 下载:82 浏览:849

史玉莲 《中国文学》 2024年7期

摘要:
在林语堂的英译本《庄子》十一篇中,林语堂不仅巧妙地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使译文能够顺利地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其中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的交相辉映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本论文基于林语堂英译本《庄子》的十一篇,采取中英文平行语料对比,深入分析林语堂翻译过程中或显或隐策略的理据及其启示。总结林语堂采取的翻译策略,希望对文学翻译或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思政融入价值及路径探索 下载:227 浏览:1261

姜英 张晓 《文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思政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而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中,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时代的意义。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更广泛,作为在未来代表着国家去跨国与之交流的大学生,更加需要的是思政教育方面的高觉悟,这便要求全国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师要在翻译课程中,积极融入思政教育理念。为此,本文将针对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及路径展开探究。

从中国翻译史的发展探讨中国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下载:228 浏览:1250

林玲 《文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变为另一种语言,中国译者通过多次翻译实践来完善翻译理论,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文章从翻译的定义入手,主要讲述了中国翻译史上的四次高潮,以此来探讨中国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增强翻译整体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

解构主义翻译观下《诗经·桃夭》两译本对比研究 ——许渊冲译与王方路译 下载:92 浏览:964

李岳泽雨 《中国文学》 2024年7期

摘要:
本文以解构主义翻译观为指导,通过对比许渊冲与王方路两位译者对《诗经•周南•桃夭》一诗的翻译,分析二位译者的翻译所体现出来的解构主义翻译特色以及二者对《桃夭》一诗的独到理解,进而提出有利于提高中国古典典籍对外翻译接受度的新思路。

翻译硕士教学中练习文本的选择 下载:237 浏览:1328

路鹏飞 《文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自设立以来一直高速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在教学过程中练习是重要的内容和手段,因而练习文本的选择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优劣。本文从翻译硕士教学练习文本的目的出发,以文本类型、文本来源两个分类标准对练习文本进行了分类,并分别分析每种文本作为练习文本的优劣之处,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陕西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翻译的研究意义 下载:79 浏览:818

卜佳 《中国文学》 2024年5期

摘要:
红色旅游资料的英译本现已成为外国游客了解红色旅游信息和陕西省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成功翻译对于宣传陕西红色文化, 深化发展旅游业都日臻重要。然而不恰当的译文已经阻碍了正常的交流甚至损害了我省,乃至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对外宣资料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探究翻译失误的原因以及提高译文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翻译专业教学可行性策略研究 下载:90 浏览:932

凌巧 《中国文学》 2024年4期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翻译教学,而翻译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当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与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针对翻译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翻译 —以许渊冲译本《定风波》为例 下载:255 浏览:2393

王伯晟 翟蕾 《中文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反对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诞生,以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注重于揭示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的本质是认知活动,认为翻译应该兼顾原作者、文本与读者三者的关系,充分考虑三者的协调性。本文通过分析鉴赏许渊冲英译版宋词《定风波》,着重以诗歌翻译实践鉴赏来介绍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

蒙古语言文字翻译与使用的行政法保护 下载:123 浏览:1792

乌仁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近年来,蒙古族网友在蒙古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区的街区牌匾上上传一些蒙古文字错译的图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块状匾额的错误翻译和错误安装出发,深入探讨蒙古语翻译和使用的行政立法现状,以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蒙古族文化的发展。经过系统的分析,发现蒙古语翻译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相关图片、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得出了这些问题的根源。最终,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讨 下载:126 浏览:1366

陈晓华 《中国文学》 2023年11期

摘要: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翻译是重点,也是难点,加强对网络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丰富翻译内容,而且也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本文主要从网络环境出发,简单概述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以此实现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完善与创新。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谈英语翻译技巧 下载:124 浏览:1505

周颖 《中国文学》 2023年10期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礼仪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中西方经常会出现语言交流障碍,直接影响双方正常的语言交流。这就要求人们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了解各国间的文化差异,以保证双方的正常交流。特别是对于英语翻译者来说,其必须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再搭配科学的翻译技巧,以提升英语翻译质量。

日语翻译教学中翻转课堂有效性论述 下载:128 浏览:1414

顾思思 《中国文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目前,我国教学模式的重大革新在于翻转课堂的出现,本文通过对日语翻译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运用进行论述,从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阐明了在日语翻译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具体运用,从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理念的确立、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入手进行详细阐明,以供参考。

国外文学作品中饮食翻译及其文化特色 下载:117 浏览:1393

林玲 《中国文学》 2023年9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有必要体验当地的饮食文化。这就对旅游区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宣传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文化内涵融入到对外宣传的翻译中,不仅可以增强游客旅游体验的文化敏感性,而且对宣传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饮食、传播饮食文化,对回国后重新宣传旅游目的地起到积极作用。因此,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饮食文化宣传的翻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浅析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应用及其翻译 下载:263 浏览:1611

​刘琦 《文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广告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或者服务内容,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作为产品或者服务的应用语言,与其他类型的宣传文本独特性,尤其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英语广告具有的影响了不断提高,由传统的单一、呆板的推销模式发展成为多样化、委婉式的信息植入,为了更好的实现英语广告宣传作用,修辞手法在其中的应用更具魅力。文章以理论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重点对现代英语广告中的修辞手法应用特征及对修辞手法的翻译方法进行阐述,供参考。

论英语戏剧剧本翻译技巧分析与探究 下载:263 浏览:1613

​廖崧傑 《文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融合了舞蹈、音乐、动作等诸多表演元素的舞台表演艺术的统称。戏剧和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如:在戏剧语言的使用上、戏剧剧本的创造上。戏剧是将文学作品通过舞台、演员的表演、道具来展现给观众,带领观众一起去感受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真谛真理。研究探讨英语戏剧剧本的翻译问题,对于学习英语的地道表达、俚语俗语使用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英语戏剧翻译的目的、特点、原则,通过对翻译过程的简单剖析,浅析英语戏剧剧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论翻译选词中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的关系 下载:274 浏览:1645

​何颖 《文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沟通障碍和言语摩擦。作为译者,在英汉翻译时并非表面上的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是深层含义上的理解,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翻译中词语的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是两个重要概念。在翻译时,常常会出现错用词语的情况,导致不了解源语文化的人无法理解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对于这种问题的处理,我们可以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着手讨论和分析,从而提升翻译的质量使原文更容易被接受。不同的语境下会决定选用哪一个词语更合适,更能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思想。本文将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来说明译者在翻译时,要在深谙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选取最恰当的词语,最充分地还原原文的蕴涵意义,做到达意传神。

林语堂诗歌翻译中意境美的体现 下载:267 浏览:1644

​曹琳 《文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国学大师林语堂一生致力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在翻译中国传统诗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诗歌翻译美学理论,指出诗歌翻译之美在于“意境”的传达,本文旨在通过对林语堂诗歌翻译美学理论和诗歌翻译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了解林语堂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对意境之美的再现。

《论语》翻译策略研究 下载:127 浏览:1366

张欲晓 张乐薏 《中国文学》 2023年2期

摘要:
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下,中国古典文化逐渐成为外国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桥梁和媒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典籍产生浓厚兴趣。《论语》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本文通过探讨《论语》的翻译策略,对“中华文化走出去”起到一定借鉴作用,促进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欣赏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武汉特色饮食文化英译研究 下载:126 浏览:1881

彭浩 《中国文学》 2023年2期

摘要:
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了上千年,而武汉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中部崛起、汉味饮食流派鲜明,层次感丰富,口感和营养也越来越迎合大众;其饮食融合了南北之精华,花样繁多,既有面窝、豆皮、热干面等特色小吃,也有清蒸武昌鱼、洪山菜薹炒腊肉、沔阳三蒸、莲藕排骨汤等特色菜。2019年武汉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让各国友人在繁忙比赛之余坐下来品赏武汉味道,感受武汉热情,传播武汉故事,让武汉味道“走出去”也成为此次军运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目前武汉特色饮食的英文翻译却寥寥无几。为了加快武汉特色饮食国际化进程,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发挥作用,对武汉特色饮食进行翻译就被提上了日程。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