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互助学习视角下隔代互动产品设计研究 下载:32 浏览:316

邓丹妮 沈杰 《中国设计》 2019年7期

摘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基于我国隔代抚养的国情,为了更好的挖掘老年人在隔代教育中的价值,利用互动产品设计来帮助隔代双方进行更有效的高质量互动。本文基于社会学中互助学习的视角,探讨了隔代互动中的老年人作为帮助儿童早期发展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儿童作为学习者,如何利用产品设计来满足互动双方有差异性的需求特征。本文提供了基于祖孙这一特殊亲子关系,提取出隔代互动中可连接的祖孙需求,并对现有的隔代互动产品特征进行总结,进而发展出互助学习视角下隔代互动产品设计的新思路。由此,可以更好发挥隔代关系的优势,挖掘祖辈的教育潜力,拓展隔代互动产品设计的新思路。

汽车数字仪表盘的交互设计研究 下载:50 浏览:292

李维杰 《设计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伴随着5G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未来的汽车发展路径都将朝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方向进行迭代,因此,驾驶员与汽车的交互行为将构成安全驾驶及出行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对车联网趋势下的汽车数字仪表交互界面进行分析,结合实际驾驶场景,总结汽车数字仪表盘适用的一般设计准则。同时以信息架构设计理论为依据研究汽车数字仪表盘的信息层级分类,输出信息架构表格,利用人机界面设计准则指导数字仪表布局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汽车数字仪表盘界面交互设计的方法流程。

西雅图中央图书馆的设计语言探究 下载:43 浏览:378

杨若珊 朱华 《设计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兴起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建筑行业,以库哈斯的西雅图中央图书馆为代表的数字化建筑横空出世,其突破了原有设计规则与理念禁锢,使人们在阅读模式和交流方式等方面有了新的时代体验。文章将设计学与语言学结合,运用设计语言的方法以最纯粹、最直观的方式分析西雅图图书馆的设计空间,引出了对当代数字化建筑空间的一些思考。

3D打印技术运用于眼镜设计工作室教学的意义研究 下载:35 浏览:272

李艺 《中国设计》 2019年7期

摘要:
研究3D打印技术引入眼镜设计工作室教学的意义。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3D打印技术引入眼镜设计工作室的意义,包括学生角度、教学角度。学生角度,通过3D打印技术的引入,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从设计到生产个性化眼镜,再到销售个性化眼镜的完整创造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创业;教学角度,3D打印技术的引入,将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及校企深入合作,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成果,在工作室实现作品-产品-商品一体化。对艺术设计其他工作室引入3D打印技术的意义研究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产品制造工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研究 下载:63 浏览:370

高健权1 方新国2 《中国设计》 2019年6期

摘要:
为辅助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产品制造工艺知识,以仿真教学形式提高该类知识的易学性。分析了现有产品制造工艺仿真教学研究的不足,总结了以功能框架为导向的仿真教学平台设计方法以及交互功能实现流程,以木家具制造工艺教学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的知识教学体系,设计了该课程的三大功能教学模块,采用Unity3D引擎与Playmaker可视化编程插件设计实现了该仿真教学平台的原型。开发实现了教学仿真平台。该方法与开发流程可为产品制造工艺教学仿真平台研发提供参考。

艺术植入医疗的高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索——基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案例的实证研究 下载:36 浏览:271

王红江1 张同2 《中国设计》 2019年6期

摘要:
探索艺术植入医疗领域的高校专业实践育人新模式。基于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案例,通过深度剖析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合作的"艺术植入医疗,设计抚慰心灵"系列育人实践,从平台建设、课程管理、育人效果评估几个方面,结合文献研究探索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专业实践育人"3J模式";专业能力培养"4D模式";育人效果5个量化指标。专业实践育人机制"3J模式",即:精选基地—寻找专业育人好搭档;精准选题—落实专业育人好课题;精细管理—完成教学培养新目标;专业知识学习"4D模式",即:Discover发现--Define定义--Design设计--Deliver发布。在育人效果评估上,借助在线学习管理系统,指标可量化。

高等教育中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的发展路径 下载:39 浏览:279

孔德时 许晓萍 《中国设计》 2019年6期

摘要:
在智能时代的当今社会,在民族与民间艺术发展陷入困境之时,旨在研究教育与传承的障碍如何解除。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在传承民间艺术、民族文化的发展方面,如何担起重任。立足当前国内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现状切入,基于高等教育与专业设计、创新改进的视角,提出一些可行的发展路径,优化高等艺术教育的可循路径。对民族民间艺术与专业教学的高效衔接,提供经验和策略。

民宿室内设计中废旧材料的运用 下载:57 浏览:236

袁庆桐 李昌菊 《设计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对特色民宿关注度的提高以及对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增长,使民宿旅居成为丰富出行体验的新选择。民宿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室内设计行业的进步以及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良好的民宿室内空间能够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居住体验以及情感上的共鸣。民宿原址中通常有许多可以再利用的废旧材料,通过对其合理的再利用能够保留原有的空间氛围,还原其特有的场所感,从而使废旧材料在民宿室内设计建造过程中重新发挥出更好的实用性及装饰艺术性。

面料塑型课程实录——探究设计和设计教学中逻辑生长 下载:63 浏览:372

郭友南 《中国设计》 2019年6期

摘要:
通过面料塑型课程完成设计与设计教学逻辑生长的尝试,将问题作为课程逻辑生长点,从目标方向,过程组织,质量监控入手,构建和捋顺逻辑在设计与设计教学中生长脉络。以文字、结构图、拍照、软件等过程性记录自然概念阶段、塑型尝试阶段、品类表述阶段、廓形结构阶段、成衣决策阶段、成果与反思。以设计问题为逻辑生长点,把控逻辑生长脉络,遵守一以贯之的逻辑操作,完成设计过程中的最佳选择。设计出了一套易于理解且具有阶梯式的学习成长模式,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在设计方法与思路的指引下变得真实有效,具有逻辑起点及其生长性。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福建工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载:60 浏览:254

曾祥远 《中国设计》 2019年6期

摘要:
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福建发展工业设计的对策。立足经济新常态时期党和政府发展工业设计的政策指引,综述福建省工业设计学术研究、促进策略、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从学科研究与产业融合、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与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对策。增进政府智库服务,驱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

嘉兴特色小镇亲子文旅公共景观设施设计 下载:29 浏览:502

周梦瑶 周甜甜 钱益航 应芸 《设计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亲子文旅公共景观设计的开展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父母对孩子互动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亲子文旅公共景观设计的色彩、材质、造型等设计要素着手讨论,深入对亲子游戏类型模式开发的研究,更加有利于市场需求以及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传统盘扣手工艺的设计创新策略 下载:63 浏览:299

丁诺千 何佳 《中国设计》 2019年5期

摘要:
让传统手工艺制作、民族纹样元素与现代人的审美、功能性相结合,更好地传承这门民族手工艺。分析了盘扣的起源发展,并从手工盘扣制作复杂,成本高;传承人缺乏;应用局限较大;缺乏质量监管这几个角度来阐述现阶段盘扣手工艺的发展困境。提出盘扣创新设计的四个策略。结论:该策略可为盘扣手工艺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可持续设计中的简素美学研究——以日本无印良品设计为例 下载:36 浏览:307

聂茜 《中国设计》 2019年4期

摘要:
获取一种现代产品设计的美学规律和设计方法。以无印良品这一代表日式禅意美学的世界品牌为例,分析了在可持续设计中地简素美学,其审美理念的渊源,简素美学的研究意义,结合无印良品的设计,分析总结简素美学对当代设计的借鉴意义。总结出通过造物材质的简约之美和衬托质感之美的简素色彩运用,以及强调材质的质感和肌理之美的运用,来设计具有简素之美的产品。这些方法可运用于可持续设计中,以体现产品设计的简素之美。

端砚的美学价值研究 下载:49 浏览:410

杨静楠 《中国设计》 2019年4期

摘要:
探讨如何在当代设计中再应用端砚的美学价值。在简述端砚发展概况与器物特点的基础上,从造型美、功能美、材料美、工艺美、文化美等五个方面分析其美学价值。端砚作为传统器物,其丰富的美学价值在当下仍然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在强调发扬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当下,设计师应认真发掘器物美学价值,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中。

交互设计思维下的意见领袖研究 下载:41 浏览:328

胡心彦 《中国设计》 2019年5期

摘要:
当代媒介平台热点频出不断刺激着网民的神经,但其内容良莠不齐,多半追逐热点、内容空泛,笔者希望将交互设计思维应用于媒介生态学结合以改善这一现象。本文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创新切入点,将网络意见领袖分为"观赏级"、"偶像级"、"现象级"三大层级。又考虑到交互设计以用户为中心发散的共性,导入交互设计五要素理论,对各个层级进行倾向分析。找出能加强媒介生态生命力,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为交互设计思维引入媒介领域提供参考。

慢设计理念下图书馆景观设计研究 下载:65 浏览:399

杨威 丁山 《设计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过去,大多数读者通过书籍来获取知识。随着数字化资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新兴的媒介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虽然提高了读者的速度与效率,但是严重忽视了读者的阅读情感,使人们变得精神浮躁,逐渐丧失对阅读的乐趣。怎样通过对图书馆的景观设计来引导人们健康阅读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提出将慢设计理念植入图书馆景观设计中的设想,通过深入研究慢设计理念的本质和现代阅读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图书馆景观设计的要素以及慢设计理念在图书馆景观设计中的植入方法,为新时代图书馆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慢阅读"。

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融入精准扶贫问题和对策研究 下载:61 浏览:258

邓楚君 《中国设计》 2019年3期

摘要:
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融入乡村精准扶贫,对于落后地区文化、生态内生源动力的开发和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文创产品、非遗、文创产业的挖掘、开发和转化,试图寻找帮助农民创造可持续的再生造血系统精准扶贫的途径。尝试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创产业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研究,探索艺术设计学科融入精准扶贫的方法及路径

有机现代主义座椅的意象美感研究 下载:65 浏览:277

丛扬帆 《中国设计》 2019年2期

摘要:
比较联系中西方设计思想,其中前者为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哲学思想,后者是关于以座椅设计为代表的有机现代主义风格思想。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对其"形"、"意"、"神"的探讨与研究。汲取到了具有象征、情感、文化价值的养料,对座椅的造型设计提出有关于意象美学的要求。将意象美学与有机设计有机结合,可以对现代座椅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并希望引起设计者对于追求可以传递情感意境的优秀设计作品的更多关注和思考。

基于西周金文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下载:78 浏览:306

黄阳彦 俞柳艳 周月麟 《中国设计》 2019年2期

摘要:
作为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也随之逐渐成为满足人们生活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必需产品。但是在当前的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大多数都仅仅是对部分文化的相关特征元素进行生硬的套用与模仿,在这样的设计形式下创作出来的文化创意产品最终是没有办法自然而融洽地展现文化内容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更是丰富多彩。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中国古文字——金文的造型特征和形体规律,并把握其文字特征作相应的图形符号分析。尝试构建一种基于古典文化,融合了现代化设计发展的一种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体系,以提高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元素融合的一致性,更精准地展示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价值和信息内容。

交互设计在学前儿童古琴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63 浏览:334

林维章 储蕾芳 《中国设计》 2019年1期

摘要:
通过合适的交互设计使学前儿童获得更有效的古琴教育。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心理特征,提出交互设计需求,并结合交互设计发展趋势进行设计实践。以APP为载体,在学前儿童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将交互设计与学前儿童古琴教育相融合。基于对学前儿童的认知心理分析,定义学前儿童古琴教育特点,并通过实践应用,初步验证了所做研究的适用性,利用交互设计对传统学前儿童古琴教育做出改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