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升华农耕文化的新城空间探索——以武汉中法生态城国际投标为例 下载:76 浏览:499

方宇1 刘宁2 NICOLAS JOBARD2 华鸿乾1 《中国建筑》 2019年8期

摘要:
该文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聚焦城乡结合部的新城发展,以武汉蔡甸中法生态城国际投标为例,探索升华农耕地域文化、共享生态文明的新城发展之路。方案溯源田埂堰塘的新城构建原型,从以水为城、以田为城两大概念,探索新城城乡空间、功能、景观具有农耕文化内涵的空间模式。最后,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生态、城市、乡村三层次的堰塘海绵体系,使田埂尺度的城区骨架和乡村肌理有机融合,在农耕文化空间上展现中法汇融。我们得出在提炼城乡空间原型时,可采用突显海绵城市地域特色,统筹城乡农耕空间,传承地域文脉的概念方法。

CCM干预模式联合液体清洁敷料伤口处理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VAS评分及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463

黄绍琼 王建川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CCM)干预模式联合液体清洁敷料伤口处理在下肢静脉性溃疡(VL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VLU患者88例,依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CM干预模式联合液体清洁敷料伤口处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GSES)、自我护理能力(ESCA)、视觉模拟量表(VAS)、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CIVIQ)评分及伤口面积减少率。结果:研究组伤口面积减少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GSES、ESCA、CIVI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M干预模式联合液体清洁敷料伤口处理应用于VLU患者,可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现代康复训练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分析 下载:58 浏览:402

雷建波 童晓轩 周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现代康复训练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患者,依据治疗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取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增加现代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肩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关节活动评分以及腕关节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ASE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ASE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掌屈、背伸、旋前、旋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屈伸活动度、功能、握力、活动范围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联合治疗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一线作为治疗参照。

聚焦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下载:46 浏览:397

张丹丹 胡佛生 黄伟艺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聚焦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两组均采用肩周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聚焦式冲击波靶点治疗,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并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CMS)对患者受累肩关节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VAS、CMS,前屈、外展、外旋ROM及后伸、内旋、内收均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VAS、CMS,前屈、外展、外旋ROM及后伸、内旋、内收(HBB)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聚焦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可,值得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下载:51 浏览:370

谭南翔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及患侧握力、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患侧握力均较术前改善(P<0.05),且研究组术后的VAS评分和患侧握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疗效良好,可促进骨折快速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应用分析 下载:77 浏览:494

官莉贞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胃穿孔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评估两组护理效果。记录并统计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并统计两组切口感染、腹部感染、出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两组术后1 d和术后3 d的疼痛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平均排气、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腹部感染、出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胃穿孔患者实施PDCA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感,减少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肌内效贴扎技术对早期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研究 下载:48 浏览:367

刘裕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技术用于早期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肌内效贴扎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评分、Barthel、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3天、1周、1个月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扎技术用于在早期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能力,促进早日康复,值得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药熨对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研究及护理体会 下载:51 浏览:375

柯碧芝 欧素琼 朱燕花 刘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药熨对肩周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组在对照组针刺基础上联用中药药熨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现有疼痛程度(PPI)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P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药熨能够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肩痛及活动不利,其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纯常规针刺。

康复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60 浏览:415

柏忠萍 郭家芬 李秀云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就诊于我科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腰椎疼痛、腰椎功能、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腰椎功能改善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康复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乙肝病毒携带者父母乙肝防治知识现状及其对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下载:81 浏览:501

何海艳 吴伟慎 赵莹 张颖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低龄As C父母乙肝知识现状及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乙肝防治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证据。方法收集低龄As C,调查其父母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同时采用SCL-90、SAS、SDS量表对其父母进行测评,并探讨父母不同知晓水平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低龄As C父母乙肝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偏低,平均知晓率只有57. 90%。知晓率较高的知识点有:乙肝病人是传染源(100. 00%)、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根本措施(80. 95%)等;而对于共同进餐(17. 1 4%)、握手拥抱(16. 19%)不会传播乙肝等知识点知晓率极低。男性(父亲)和文化程度高者知晓水平叫高(P <0. 05)。乙肝相关知识知晓高组其SCL-90总分和SDS得分均高于知晓率低组(P <0. 05)。在控制As C父母的人口学混杂因素(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后,低龄As C的父母其乙肝知晓水平对SCL90总分以及SDS得分产生影响(P <0. 05)。结论 As C父母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会对心理状态影响,应针对此特殊人群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为低龄群及家人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ASD儿童在康复训练中DTT教学和PRT教学组合运用 下载:122 浏览:1524

蒋旭旦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3期

摘要:
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证实了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不足,同时也证实了其在早期社会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并与多种功能存在相关性,可预测性。因此,本文拟通过轮换教育(DTT)与核心响应训练(PRT),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共有注意水平。在轮换式教学中,将共同注意力目标行为的发展步骤,细化到了最小的教学单元,这样儿童就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和学习了。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儿童进行多次的可操作的练习。当目标行为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之后,就可以展开核心反应训练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PRT教学的原则,比如重视儿童的选择、给予自然的增强等,让儿童能够掌握共同注意力的行为,并且明白分享的重要性。

基于术前运动训练的ERAS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235 浏览:2502

韦雅秘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术前运动训练的ERAS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遴选观察对象:接受本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合计60例,遴选时间选段2021年01月-2022年02月,遵照随机分配原则(随机综合平衡法则),纳入对照组的患者资料30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纳入观察组的患者资料30例,实施基于术前运动训练的ERAS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康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指标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少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采取基于术前运动训练的ERAS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还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荐。

ERAS模式下整体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实践效果 下载:62 浏览:706

唐莉 刘凤霞 秦凤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评价对ERAS模式下整体护理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康复科接收的30例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23年4月—2023年1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15例。采用常规康复方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基于ERAS模式下整体护理对实验组进行临床护理。在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睡眠质量、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ERAS模式下整体护理在骨折术后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骨折患者睡眠质量、满意度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InGaAs/InAlAs光电导太赫兹发射天线的制备与表征 下载:53 浏览:497

陈益航1 杨延召2 张桂铭2 徐建星1 苏向斌1 王天放1 余红光1 石建美1 吴斌2 杨成奥1 张宇1 徐应强1 倪海桥1 牛智川1 《天线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光电导天线作为太赫兹时域光谱仪产生与探测太赫兹辐射的关键部件,具有重要的科研与工业价值。本文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方法制备InGaAs/InAlAs超晶格作为1550nm光电导天线的光吸收材料,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光致发光、高分辨X射线衍射等方式验证了材料的高生长质量;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得到了侧面平整的台面结构光电导天线。制备的光电导太赫兹发射天线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中实现了4.5THz的频谱宽度,动态范围为45dB。

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中基于THP的低复杂度调度排序算法 下载:59 浏览:452

许杰 邱玲 《天线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下行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中一种新的基于Tomlinson-Harashima预编码(THP)的低复杂度调度排序算法。该算法根据THP与误符号率的特点,将调度和排序结合在一起,有效降低了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平均误符号率性能上逼近贪婪调度best-first排序,而复杂度更低,在实际系统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跨界小RNA参与植物病原菌互作的研究进展 下载:15 浏览:241

郝丽芬 燕孟娇 房永雨 宋培玲 皇甫海燕 郭晨 杨永青 贾晓清 皇甫九茹 李子钦 《农业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植物小RNA介导的RNA干扰在植物响应病原菌侵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小RNA(sRNAs)可以跨界转运,参与植物免疫和病原菌的致病过程,这种突破物种界限,转运到寄主或微生物体内沉默靶基因的现象,称为跨界RNA干扰(Cross-kingdom RNAi)。跨界RNA干扰技术的应用为当前植物保护和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综述了跨界sRNAs的合成路径、转运机制及其在植物免疫和病原菌毒力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跨界RNA干扰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浅析学生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培养——以参与多维阅读“Buried Treasure”为例 下载:86 浏览:487

刘新新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3期

摘要:
评判一节英语阅读课的效果如何,一个很重要的落脚点便是学生的"学",即学习是否高效、是否填补了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的知识或能力空白、是否在阅读过程中或完成任务设置后实现了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基于此,方能反思教师的"教"。而从学生视角来审视一节整体阅读课在思维品质培养方面,即逻辑性、创新性和批判性的效果,可以反观教师的阅读教学备课活动。

CRISPR/Cas9和CRISPR/Cpf1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基因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46 浏览:320

聂利珍 房永雨 《农业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研究植物基因功能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的强有力工具。文章对CRISPR/Cas9和CRISPR/Cpf1两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作用机理、区别及其在模式植物和农作物研究中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进一步揭示了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短吻三线舌鳎、褐斑三线舌鳎和紫斑舌鳎种类的有效性厘定 下载:60 浏览:475

孔晓瑜1 罗海容1 THOMAS A. Munroe2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舌鳎属有些种类形态特征高度相似,导致了鉴定困难和种类的混乱,例如短吻三线舌鳎(Cynoglossusabbreviatus,Gray,1834)、褐斑三线舌鳎(C.trigrammus,Günther,1862)和紫斑舌鳎(C.purpureomaculatus,Regan,1905)的种类有效性和种间关系就存在三种观点:仅短吻三线舌鳎为有效种;短吻三线舌鳎和褐斑三线舌鳎均为有效种,而紫斑舌鳎是褐斑三线舌鳎的次同物异名;三个名义种均为有效种。为了解决这一分类混乱,本研究对三种舌鳎的原始描述、自测的模式标本和中国大陆沿海采集标本的28个形态特征和分子条形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8个可数和16个可量特征的比例值以及2个描述性状在三个种之间为一致、包含、大部分重叠的关系;只有2个描述特征存在差异,一个是在吻长较上眼上缘距背鳍基部的长度特征上,短吻三线舌鳎和紫斑舌鳎为略长、等长或略短于的连续特征值,而褐斑三线舌鳎为明显大于;另一个差异是体表的花色差异,紫斑舌鳎体长一般小于200mm,且具有明显的斑纹,短吻三线舌鳎体长一般大于200mm,且随着体长增加,斑点逐渐淡化或者无斑,而不同体长的褐斑三线舌鳎在头后和身体前3/4均具有明显的零星褐色斑纹。COⅠ分子条形码结果显示,短吻三线舌鳎和紫斑舌鳎的遗传距离为0.000~0.002,为种内差异;褐斑三线舌与其他两种舌鳎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41~0.145,为种间差异。研究表明,短吻三线舌鳎和褐斑三线舌鳎是有效种,紫斑舌鳎是短吻三线舌鳎的次同物异名。本研究结果为鲽形目鱼类的正确分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迷走神经刺激术对儿童癫痫性脑病癫痫发作的疗效分析 下载:87 浏览:503

​张桐1,2 汤继宏1 李岩1 张兵兵1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儿童癫痫性脑病癫痫发作的疗效。方法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完成了VNS的患儿中,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15例癫痫性脑病患儿。收集该15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1~2年随访。VNS开机后2周时首次随访,开机后3个月随访第2次,之后每间隔3个月随访1次,1年后每间隔6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1~2年。随访内容包括VNS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等。督促患儿家长详细记录癫痫日记。对比分析不同随访时间的发作频率减少率、有效率。结果本研究共有15个病例入组,其中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7.3±1.76)岁;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8例,Dravet综合征4例,Doose综合征3例;癫痫病程1~9年,平均(5.46±2.19)年。主要的发作形式包括不典型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发作、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等。抗癫痫药物保留种类2~4种,平均(3±0.6)种。VNS治疗2周的平均发作减少率为7.80%,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分别为31.81%、42.78%、50.58%、59.39%、63.89%、62.55%。LGS患儿的发作减少率在治疗2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时分别为6.77%、34.58%、43.54%、50.56%、60.83%、63.44%、61.53%;Dravet综合征的分别为11.56%、25.14%、39.31%、51.77%、59.38%、63.70%、64.58%;Doose综合征的分别为5.93%、33.33%、45.37%、49.07%、55.56%、66.67%(Doose综合征的随访时间未达24个月)。癫痫发作频率减少最多的主要发作形式为肌阵挛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强直发作。在治疗2周时未见发作减少率≥50%的患儿,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时发作减少率≥50%的患儿占全部患儿的比例分别为20.00%、46.67%、53.33%、66.67%、77.78%、66.67%。随访时间12个月时三种癫痫性脑病的有效率分别为LGS 62.50%、Dravet综合征75.00%、Doose综合征66.67%。结论 VNS是治疗儿童癫痫性脑病安全有效的手段,可减少癫痫性脑病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对不同癫痫发作类型改善最显著的为不典型失神发作和跌倒发作(肌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强直发作),有时间积累效应,即治疗时间越长,癫痫发作控制效果越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