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强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1 浏览:92
摘要:

目的:探讨强化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2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强化ERAS护理,涵盖围术期健康教育、优化术前准备等。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1个月Lysholm评分、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ERAS护理可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基于界面假说分析二语习得研究综述 下载:3 浏览:95
摘要:

二语习得者的最终状态能否达到母语者的水平是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重点。自2006年Sorace等学者首次提出界面假说,国内外学者对界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界面假说提出后有不少学者从这一角度探讨二语习得者的困难之处,主要从外部界面和内部界面来对二语习得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界面假说对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也有不少研究证明单从界面假说这一理论来分析是不全面的,不能完全解释二语习得者所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梳理界面假说相关理论成果和实证研究,浅析部分研究成果,理清思路并整理相关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器械追溯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下载:14 浏览:109
摘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信息化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器械追溯中的应用效果,为消毒供应室优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消毒供应室2023年1月-6月采用基础信息化管理模式(仅部分环节数字化)的器械作为对照组,2023年7月-12月实施全流程智能信息化管理模式后的器械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器械的追溯完成时间、追溯错误率、灭菌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器械损耗成本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器械追溯完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追溯错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灭菌合格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器械年损耗成本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流程智能信息化管理可显著提升消毒供应室器械追溯效率与准确性,提高灭菌质量,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及器械损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对于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在食道癌护理中应用的综合研究 下载:23 浏览:137
摘要: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在食道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选取83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估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在食道癌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普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考研指导工作三部曲 下载:13 浏览:126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形势变得日趋激烈,普通院校在校大学生考研人数逐年上升,考研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为了助力普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考研顺利成功上岸,本文提出考研初期规划引领,中期鼓励督促,后期跟踪指导三部曲,为意向考研学生提供一些有效建议和帮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研,愉悦考研,安心考研,考研成功。

经皮顺行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 下载:17 浏览:112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3年2月,16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改良1.5克氏针2枚经皮顺行髓内固定,总结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16例患者手术时间在15—45分钟,术后不用石膏辅助固定,2—3个月取出克氏针,无骨折移位情况,TAM评定,优15例,良1例。结论:应用2枚1.5改良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功能恢复理想。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深度解读的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32 浏览:127
摘要:

经典文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承载中华文化与人文精神,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审美素养和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然而现实教学中常偏重知识点灌输与应试训练,忽视深度解读,学生缺乏理解与思考。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与新课改要求,从文本特质、学生发展和教学实践三个维度探讨经典文本深度解读策略。研究指出,应注重整体与细读结合,强化历史语境与现实关怀,构建问题链促进思维,拓展跨学科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培养独立理解与批判精神,以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并对未来教学模式创新和实践路径优化提出展望。

文以载道,以德育人——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 下载:6 浏览:103
摘要:

现如今,德育被要求全面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科教学、各种课内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而语文学科向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能起到“以德育人”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德育阵地。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陶冶优势,通过各种方法在教学中融入德育。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下载:24 浏览:146
摘要:

目的 课题旨在讨论心理护理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门诊的80例静脉注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负性情绪、不良发生率与心理症状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负性情绪、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心理症状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所有数据的统计值P<0.05。结论 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时,为有效提升护理治疗效果,应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课题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应根据实际护理情况,制定合理的推广应用计划。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下载:4 浏览:91
摘要:

“深度学习”是一种注重理解、运用和迁移能力的学习方法,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深度学习”视角下关于语文学科的课程改革、教学设计创新以及教学实践案例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基于此,文章以深度学习视角出发,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和实践策略展开分析,指出教师应当站在把握深度学习内涵的角度上,尝试从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以及完善教学评价等角度,来探讨深度学习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实践路径,希望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多模态AI工具支持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下载:8 浏览:99
摘要:

本文基于多模态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多模态AI工具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多模态AI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围绕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板块设计具体活动案例,并阐述活动实施过程与效果评估方法。研究表明,多模态AI工具能够丰富学习资源、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某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PID参数优化研究 下载:14 浏览:65
摘要: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釜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PID控制作为广泛应用的控制策略,其参数优化对提升温度控制性能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阐述了PID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比例、积分和微分环节的作用。接着,分析了现有PID参数在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多种优化方法,如经验法、试凑法、理论计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通过实际优化过程记录与效果评估,验证了优化后的PID参数在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上的显著提升。本研究为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有效参考,对提高化工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分子生物学绪论课程思政教学素材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11 浏览:155
摘要:

以分子生物课程绪论为例,从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增强教师思政育人意识、深挖课程思政素材等方面开展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探讨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便在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开展好课程思政,有效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与专业认证、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实现铸魂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

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术后病人早期持续腰穿引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下载:23 浏览:148
摘要:

目的:分析在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术后患者中实施早期持续腰穿引流的临床效果和护理配合方法。方法:于本院内进行此次试验,时间为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人数为50例,均为接受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在患者中实施早期持续腰穿引流,并配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实施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研究50例患者经过持续腰穿引流和护理后,有2例患者发生脑积水,发生率为4.00%,其他患者均无异常。患者对应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89±2.35)天。同时,患者中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的有37人,表示满意的有12人,1人不满意,患者对应的满意度为98.00%。结论:在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术患者中实施早期腰穿引流对患者恢复尤为重要,此过程中配合实施护理干预,可进一步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提高重视程度。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 下载:14 浏览:112
摘要:

本研究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的疗效。选取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60例50-70岁(以60-65岁居多)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柴胡疏肝散。观察症状积分、胃排空率等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症状积分改善明显,胃排空率提升大。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该证疗效显著,能改善症状、促进胃排空,值得推广。

序贯式疼痛护理模式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174
摘要:

目的:讨论序贯式疼痛护理模式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在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开展自愿加入研究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序贯式疼痛护理)与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入组研究。分析两组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二组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干预后缓解程度,均表现为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序贯式疼痛护理模式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改善价值。

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后心脏康复的护理效果 下载:21 浏览:143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手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优化护理方案、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本院60例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行系统性心脏康复护理,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心脏功能指标、运动耐力、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介入手术后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心脏功能与运动耐力,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天然气长输管道防腐技术优化及使用寿命延长策略分析 下载:58 浏览:125
摘要:

天然气长输管道作为能源运输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能源供应效率与公共安全。然而,管道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受土壤、地下水、微生物及输送介质等多重因素影响发生腐蚀,导致管道泄漏、破裂等事故,缩短使用寿命并造成经济损失。本文系统分析了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腐蚀成因,从涂层防腐、阴极保护、缓蚀剂应用等核心防腐技术的优化方向展开研究,结合管道检测与维护管理措施,提出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的综合策略。通过技术优化与管理升级的协同,为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长效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绿色电厂中的热控工程保护技术创新研究 下载:7 浏览:123
摘要: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驱动下,绿色电厂建设对热控工程保护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热控保护技术因固定阈值逻辑僵化、抗干扰能力不足及应急响应滞后,难以适应绿色电厂高灵活性、低排放的运行需求。本文聚焦热控保护技术创新,提出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抗干扰技术、动态阈值自适应调整算法、自愈型保护装置设计及数字孪生驱动的应急管理体系。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表明,技术创新可降低热控保护误动率35%、缩短故障处理时间50%,并减少系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12%,为绿色电厂安全、高效、低碳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模糊PID控制在高精度机电伺服系统中的应用与参数整定方法 下载:16 浏览:74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模糊PID控制在高精度机电伺服系统中的应用及有效的参数整定方法,以提升系统的控制性能。通过结合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的基本原理,利用模糊推理优化PID参数,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工况。在实际应用中,以某高精度机电伺服系统为实例,采用基于经验试凑法和基于模糊规则的自整定方法进行参数整定。实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相较于传统控制方式,在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上有显著提升。合适的参数整定方法能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为高精度机电伺服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7/3442]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