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514

郑军 杨爱春 朱芳芳 经燕 吴雯菲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探讨医护、护护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BAR沟通模式制定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病情变化标准化沟通模板,运用于医护病情汇报、护护床边交接班中,在实施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前后评价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结果: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医护、护护SBAR标准化沟通模板,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应用于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规范医护、护护沟通内容及流程,明确重点,可提高护士病情观察、沟通表达及应急处理能力,减少安全隐患,提升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异步联网条件下内蒙古电网的短路电流问题 下载:95 浏览:518

李丹丹1 武海燕1 张爱军1 陈湘2 刘石川1 刘会强1 《电力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内蒙古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已成为近年来运行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以2023年内蒙古电网规划网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内蒙古电网和华北电网的背靠背直流输电异步联网模型。采用PSD-SCCP短路电流计算程序对内蒙古电网异步联网工程接入前后的220kV、500 kV母线进行全网三相和单相短路电流扫描可知,异步联网工程投运后,能一定程度降低内蒙古电网的整体短路电流水平,尤其对临近换流站的母线短路电流水平的限制效果非常明显;但对于短路电流超标严重且距离换流站较远的地区,限制效果不明显,从而验证了异步联网方案对短路电流限制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因此,2023年内蒙古电网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可以采取异步联网方案与其他传统限制短路电流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来应对。

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下载:64 浏览:420

潘静静 王若琳 尤爱国 聂轶飞 李孟磊 许汴利 黄学勇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Excel 2007和SPSS 15.0软件,构建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结果选取来自卫生管理、高校、科研及疾控部门的专家15名,进行2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各指标专家意见变异系数均小于0.1,第二轮总体协调系数为0.478,克朗巴赫α系数=0.965。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为疫情处置准备、疫情调查过程、疫情控制措施和疫情控制效果,权重系数分别为0.1468、0.2598、0.3492和0.2442。结论初步构建一个能够体现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作为应急处置效果的衡量工具,具备合理性和有效性。

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54 浏览:482

代金香 苏爱军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探讨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产妇100例,将2016年6月至12月接受常规术后疼痛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1月至5月接受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估情况、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情绪状态及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自评进行功能活动时的疼痛强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能有效提高产妇剖宫术后疼痛管理质量,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率。

探索京剧艺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多维度渗透及其教育意义 下载:32 浏览:335

易爱苹 《课程教育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索京剧艺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多维度渗透方式及其教育意义。通过分析京剧艺术与幼儿园课程的结合点,以及京剧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揭示了京剧艺术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文化传承意识以及提升艺术教育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诺舒围手术期护理流程 下载:52 浏览:489

韩清波 罗艳 廖爱红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运用管理工具,优化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围术期诊疗护理流程,保障患者安全。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的围术期诊疗护理流程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及潜在原因,通过HFMEA危险评估矩阵表和决策树分析图针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对流程改进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前后的宫腔完整性评估(CIA)测试一次性成功率由原来的81.67%增加为96.67%;非计划性终止手术发生率由原来的13.33%降低为1.67%;术后6 h患者下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发生率由30%降低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FMEA能优化诺舒手术围术期诊疗护理流程,保障围术期安全,增进患者舒适。

浙南山区马铃薯稻草覆盖优质高效栽培改良技术探讨 下载:71 浏览:464

谢小聪 黄铮铮 林爱真 《中国农业》 2018年4期

摘要:
稻田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是省工节本的新型栽培技术,针对推广应用存在难点和问题,在选地整畦、施肥播种、覆盖方式、田间管理、采收时机等方面提出改进对策。

串联质谱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下载:77 浏览:463

刘洪喜1 朱志平1 虞斌2 杨宇奇2 秦志强2 吉昕1 秦卫英1 曹爱邡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TMS)联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又称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托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对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常州地区出生的50 844例新生儿开展TMS初筛,对初筛阳性病例运用NGS等技术进行鉴别诊断和基因诊断。结果 50 844例新生儿经TMS初筛阳性650例,召回再次TMS检测结果阳性54例,对该54例病例运用NGS技术进行检测,最终确诊19例为遗传代谢病患儿,总体发病率为1/2 676。结论 TMS联合NGS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能更早、更多地发现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从而达到早干预、早治疗的目的。

2015-2017年云南省普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下载:81 浏览:489

李永飞 杨华 董晋 王海燕 张锦 张爱琪 周晓冬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普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麻疹疫苗免疫效果,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2017年对普洱市10 413名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对麻疹血清进行麻疹Ig G抗体检测。结果 2015-2017年普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1.95%(9 575/10 413),麻疹抗体总保护率为60.15%(6 263/10 413),不同年份、地区、年龄、有无免疫史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普洱市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但麻疹抗体保护率偏低,麻疹抗体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加强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及时发现免疫薄弱地区和空白人群是防治麻疹的关键。

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下载:63 浏览:510

田海娃 耿爱香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总结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颅内压增高患者脑疝的先兆表现,通过卧位、吸痰、饮食、大小便等基础护理来预防和控制颅内压增高,注意脱水降颅压及抗凝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注重心理护理,以及头痛、腰椎穿刺、产褥期的对症护理,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获得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基于预切换状态的电热水器负荷群调控策略 下载:74 浏览:462

孙毅1 王欣1 许鹏1 李彬1 孔祥玉2 郑爱霞3 《电力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风电消纳问题已成为我国风电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需求侧资源逆向匹配生产端的风电能源,是促进风电消纳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家用电热水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需求响应调控策略:首先建立电热水器的热力学模型和动态调控模型;将电热水器在自然运行状态下1min之内将要开启或关闭的状态定义为预切换状态(pre-switching state,PSST);采取考虑PSST的分群策略,并基于Tse和Cse联合指标分别对开启群和关闭群中的电热水器进行优先级排序,生成负荷群优先序列;最后建立负荷群功率调整量优化模型。将调控策略应用于风电消纳场景并与其它策略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SST的负荷群调控策略能够较好地跟踪风电响应目标,在有效减小响应误差的同时,能够均衡负荷群加热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神经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 下载:83 浏览:466

雷爱弟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观察组),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纳入同时期于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均高于治疗前,FIB、D-D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Qmin、Vmin均高于治疗前,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其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下载:32 浏览:1343

朱爱芹 郭兴 《当代管理》 2025年4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增大,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有效的工程管理对促进工程的施工和质量的提高大有益处,但问题范围过大,需要多方协调,处理力度不够。因此,在本文中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入手,探究如何进行施工管理。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365

黄飞1 沈爱明1 卫燕1 花佳佳2 顾琦3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技术(VR)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VR组在常规康复治疗训练基础上加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减重组在常规康复治疗训练基础上加用减重步行训练技术,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训练基础上加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减重步行训练,观察治疗前后下肢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步态分期,统计临床疗效。结果:四组治疗后FAC和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FAC、FMA评分均高于其余三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Holden分级优于其余三组(P<0.05);四组治疗后患侧支撑期比例均高于治疗前(P<0.05),VR组、减重组及联合组治疗后双侧支撑期比例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与减重步行训练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价值优于单纯虚拟现实技术、减重步行训练。

探讨康复训练配合超激光疼痛治疗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及疼痛评分、功能障碍、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387

汤炳煌 赵翠平 陈灵丹 王柳玲 俞陈雨 李健 黄艳莲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超激光疼痛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资料,按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超激光疼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疼痛评分、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项评分指数改善及综合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实施超激光疼痛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效果良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及改善其功能障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的巧妙渗透分析 下载:324 浏览:3255

牛军利 王爱萍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小学时期,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人生观还不成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价值取向,避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音乐教师在情感教育基础上,寻求渗透策略,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本文论述了话题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提出了 相应的策略,为音乐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生物作业设计——以“生物的变异”为例 下载:45 浏览:380

邢爱妹 《教学管理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新一轮课改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内容。文章以高三微专题"生物的变异"为例,阐述高三生物作业设计的思路,分析如何科学设计作业并巧妙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更好地发挥作业功能,落实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研究 下载:50 浏览:313

邓家勇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爱国主义教学案例,教师应该全面把握教材,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方法,将教学任务与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巧妙地结合起来。文章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善用多元表征 优化数学教学 下载:59 浏览:496

成爱梅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多元表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多元表征的方式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之间的联系,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积累抽象的活动经验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要求。文章从"丰富多元表征,尊重个体差异""层次化多元表征,依从认知顺序""互动多元表征,互补认知过程""系统化多元表征,完善认知结构"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怎样使用多元表征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抓住思维特点,提升解题水平——刍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载:73 浏览:453

毛爱英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高中物理学科知识复杂、抽象、生涩、难懂,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有效理解、运用物理学科中的相关知识,解决相应问题。为提高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题的水平,文章对如何抓住思维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解题实效的方法进行分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