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新生儿网络转运实践 下载:214 浏览:2571

伍莉 刘慧 李雪莲 郭力华 朱恋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新生儿网络转运策略,总结经验。方法 根据国家卫健委及近期行业发布的相关指南和学术研究成果,结合本单位工作实践,制定新冠病毒病疫情下适用于本中心新生儿转运工作的流程。结果 于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6月28期间,共转运新生儿211例。转运过程顺利,转运途中患儿病情平稳,医务人员未发生疾病暴露和感染。结论 新冠病毒病疫情期间,通过合理制定方法和流程,可以安全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和实现疫情防控。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率研究 下载:269 浏览:2254

卢宗会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率研究。方法: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7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观察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最后将两组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观察组的有效人数为12(34.0%),显效人数为21(60.0%),无效人数为2(6.0%),总有效率为94.0%;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的有效人数为18(51.0%),显效人数为9(26.0%),无效人数为8(23.0%),总有效率为7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研究表明发现,观察组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无并发症的有8例(23.0%),1~3个的有20例(57.0%),3个以上的有7例(20.0%),总发生率为77.0%,对照组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无并发症的有3例(9.0%),1~3个的有18例(51.0%),3个以上的有14例(40.0%),总发生率为91%,在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困难的症状,恢复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呼吸功能,为呼吸衰竭新生儿带来益处,值得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241 浏览:2571

王均凤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大多数新生儿黄疸在出现之后都会自行消退,然而由于受到胆红素毒性所造成的影响,病情程度严重者,会使中枢神经受到一定的损伤,进而对智力和运动的发育造成影响,所以对该类新生儿在治疗期间实施积极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研究黄疸新生儿在治疗期间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下载:289 浏览:2444

胡梦娟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分析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抽取对象为本院收治的3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将36例患儿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8例。对照组单独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则再给予固尔苏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疗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取固尔苏+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疗效率。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问题和对策 下载:236 浏览:2446

蒋学佳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时段内收治的静脉留置针新生儿共140例,以抽签法纳入A组和B组,各70例。A组使用常规护理,B组使用预见性护理,比较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5.71%,B组为95.71%,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B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72%,A组为17.14%,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静脉留置针新生儿,预见性护理行为可在有效把控护理潜在风险事件的同时,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降低或预防不良事件,可推广。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63 浏览:2165

何薇羽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探究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行蓝光照射治疗的86例新生黄疸患儿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均等分为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43例实验组(常规护理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结论 黄疸新生儿在蓝光照射治疗期间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各类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使患儿家属更加满意护理人员带来的服务。

新生儿早发败血症病原与抗菌药物治疗研究 下载:253 浏览:2252

邹启明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新生儿早发败血症,这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一种疾病,对新生儿的存活率有着很大影响。本文的主要论述目的就是,探究新生儿早发败血症病院和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通过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分析,促进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做到对新生儿早发败血症最有效的治疗和防范,不断完善新生儿早发败血症治疗方经验,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做到效果好副作用小的新生儿败血症治疗。

血糖异常孕妇分娩前血糖控制水平对新生儿的影响 下载:288 浏览:2384

张琰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探析血糖异常孕妇分娩前血糖控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血糖异常孕妇70例入组,分娩前均接受血糖控制,根据控制效果划分两组,一组为控制理想者35例纳入观察组,一组为控制不理想者35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统计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糖异常孕妇分娩前血糖控制水平越理想,新生儿的健康水平越高。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222 浏览:2384

幸伶俐 胡琦(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分析高效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通气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O2、PaO2较对照组高,PaO2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效果理想,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且并发症少,安全性值得肯定。

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下载:263 浏览:2447

李金花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探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产科的15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硬币法分为对照组(75例,行常规护理管理)和实验组(75例,行优质护理管理),评比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其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4.67%,组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效果,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喂养方式的观察 下载:263 浏览:2441

徐菲 谢小群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分析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护理组和观察护理组,各40例。对照护理组给予常规化护理,观察护理组开展综合性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血清胆红素监测值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护理组血清胆红素监测值优于对照护理组,P<0.05。观察护理组黄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对照护理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监测值,加速黄疸消失,减少并发症。

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下载:254 浏览:2878

戴春才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分析和探讨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儿。前者采用蓝光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生理指标,还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的认识探讨 下载:236 浏览:2404

吴修娟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以妇产科进行足底采血的128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n=64)。其中,对照组进行抚触护理干预,研究组进行非营养吸吮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吸吮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其疼痛缓解效果显著,并且家属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对非营养吸吮护理干预的运用表示认可。

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青霉素钠治疗对血浆凝血功能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下载:265 浏览:2409

崔琨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青霉素钠治疗对降凝血功能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6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患者共300例,以抽签法纳入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0例)。对照组未采取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实验组采取青霉素钠治疗,比较患者血浆凝血指标、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血浆凝血指标较差于实验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为16.6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患者,青霉素钠静脉滴注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机体凝血指标,还可预防或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可推广。

妇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的护理效果影响分析 下载:258 浏览:2499

吴苗苗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深入分析妇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妇和新生儿预后的护理效果及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4月份-2020年4月份妇产科接收的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24例。将所选产妇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影响。结果:研究组产妇在产后出血、产后抑郁、产后失眠方面数据低于对照组,产后泌乳方面数据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在肺炎、湿疹、感染方面数据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妇及新生儿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 下载:254 浏览:3552

钟菊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380例,在确诊后24h内,均实施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在1年后,以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分析神经发育结局。结果: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中,正常组、轻度异常组、重度异常组Gesell发育量表各维度评分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明显;以Gesell发育量表评定结果为金标准,振幅整合脑电图预测患儿神经发育结局的敏感度为90.67%,特异度91.30%,准确度91.05%。结论:振幅整合脑电图能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发育结局进行预测,准确度较高。

光疗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探讨 下载:296 浏览:2395

张晓莉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研究光疗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疗法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5月-2020年3月本院接诊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联用光疗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照组仅行光疗。对比黄疸消退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3d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67.92±10.36)umol/L,比对照组(134.19±29.47)umol/L低,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1.01±0.18)d,比对照组(2.42±0.37)d短,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比对照组80.0%高,P<0.05。结论: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联用光疗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疗效确切,黄疸消退迅速,且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改善明显,建议推广。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下载:298 浏览:3283

唐溶 宋晓洁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探讨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5例,予以参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对观察组新生儿采取对应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与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与家长满意度分别为2.2%(1/45)、93.3%(42/45),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新生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分析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生不安全事件的风险,新生儿家长的满意度更高,利于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45 浏览:2394

宋晓洁 唐溶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将12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方式以及循证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脑水肿消失、肌张力恢复以及意识状态恢复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7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相较于传统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缩短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下载:231 浏览:2729

杨会茹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分析研究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黄疸患儿70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35例,采取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采取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黄疸情况,值得于临床推广运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