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七年级学生识谱水平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载:83 浏览:467

王娅雯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识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音乐课是素质教育环境下必不可少的内容,识谱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必备音乐技能之一。[1]上海市的音乐课程系统如下:初中音乐课程是六、七年级,艺术课程是八年级和九年级。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对七年级学生通过测验的方式收集资料,结合课堂观察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影响其识谱水平的因素,为中学的识谱教学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有助于教师对识谱学习设计有效的活动对策。

写作教学从散文诗中汲取营养的几点启示——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为例 下载:49 浏览:350

王欣琪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散文诗具有短小化的篇幅设置、叙事化的散文内容、诗歌化的抒情语言、象征化的寓意表达等特点,其融合了散文和诗歌文体的部分特征,属于吸纳两种文体特色而存在的文体。正是这种介乎散文与诗歌的特性,为读写结合提供了契机,对于写作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分析散文诗的独特之处,能给予教师写作教学以新的启示。

科学运用首因效应解决古诗词默写易错字问题——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为例 下载:86 浏览:482

​王敏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学生默写古诗词常会出现错别字,纠错中教师常忽视学生出错的原因,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抄写惩罚,学生也只是机械地重复书写,纠错效果甚微。科学的运用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和"强化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古诗词默写中的错别字问题,大大提升纠错效率。

七年级语文古诗词选文的价值取向研究—以2016年“部编本”和2001年人教版教材为例 下载:74 浏览:502

童志斌 戴泳洪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对比"部编本"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价值取向发现,外在价值层面上,古诗词在"部编本"教材中占的分量更多,地位明显提升,而且古诗词的单元编排更科学合理。内在价值层面上,两版教材都重视"进取""爱家乡""友情""自然""亲孝""爱情"几个道德价值取向,但也存在差异。政治价值取向上,"部编本"教材突出了"爱国"取向。两版教材中,"自由"价值取向的变化最大。

精准解读教材 整体设计教学—以部编本《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为例 下载:85 浏览:497

骆殿兵1 管爱花2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要用好部编本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就要做到以下三点:熟悉教材安排,读懂编者意图;明确栏目功能,重在方法引领;基于教材体例,整体设计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材激趣、启思、导行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双减双新”背景下七年级历史个性化作业设计 下载:85 浏览:581

许先俊 《历史教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双减双新”教育政策背景下,七年级历史个性化作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双减双新”政策的核心要求及其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意义,随后分析了当前七年级历史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包括结合学生兴趣与认知水平设计作业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作业形式,以及注重作业反馈与评价机制的完善。通过个性化作业设计,旨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作业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七年级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浅谈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艺术素养 下载:254 浏览:2333

黄正石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持续性推动初中生美术兴趣的培养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应有之策,也是锻炼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措施。

探索七年级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解析与构建 下载:131 浏览:1552

陈月媚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5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其中,社会责任在生物学核心素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社会参与具有重要意义。七年级作为学生生物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尤为关键。因此,本文旨在深入解析七年级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内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构建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探索七年级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解析与构建 下载:95 浏览:1775

陈月媚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5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其中,社会责任在生物学核心素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社会参与具有重要意义。七年级作为学生生物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尤为关键。因此,本文旨在深入解析七年级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内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构建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基于大单元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策略 ——以“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下载:321 浏览:3597

郭怡然 《历史教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大单元整体学习是落实历史大概念教学的重要方式,是“以学科核心概念为主构建,通过知识的研究理解学科本质,通过迁移应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尝试依托大概念进行大单元整体学习,并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基于新课标的七年级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92 浏览:1143

李秀 《生物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七年级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当前,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培育的需求,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成为当前生物教育领域的迫切任务。本文通过实践研究,分析了当前七年级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旨在推动七年级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为生物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浅析七年级学生学习生物学科适应及对策研究 下载:175 浏览:1784

张杏 《生物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生物是初中教学的主要学科,从某种角度上分析,小学所接触的科学是为初中生物教学作铺垫,也可以说是初中生物的启蒙课程,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增强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可以做好初中生物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衔接,并利用小学科学逐渐引入初中生物知识,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帮助。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教师都忽视初中生物与小学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未能利用小学科学引出初中生物知识,造成两者之间脱节,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初中生物知识。

例谈几种合作策略在七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以《追赶小明》教学为例 下载:189 浏览:1588

谭凤霞 《数学应用》 2024年1期

摘要:
目前,为了更好帮助学生发展数学的核心素养,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课堂小组合作活动环节,主要是通过小组成员根据学习问题,在进行独立思考后开展小组内或外的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根据学习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比如坐庄法、接力法、MURDER法等,能更好地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不一样的发展的目标。

​思维可视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以浙教版七年级“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为例 下载:326 浏览:3230

钭设光 《数学应用》 2022年11期

摘要:
思维可视化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是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构建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关联性,能够促使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兼顾解题方法和零碎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能够有效营造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思维开放化的价值和优势,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加清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