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诺贝尔物理奖“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案例研究 下载:45 浏览:250

董彦邦1 刘莉1 姜燕媛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创了华人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先河。本文通过对李政道好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叶铭汉院士及王垂林研究员的半结构式访谈以及李政道个人传记的整理,深入分析宇称不守恒理论的产生过程及成功要素,旨在为促进我国重大科学发现的产生提供对策建议。

新西兰科研绩效拨款(PBRF)计划2018年质量评价项目研究及启示 下载:3 浏览:363

张梦琪 刘莉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新西兰科研绩效拨款(简称PBRF)计划是较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性、周期性科研评价制度模式之一。新西兰政府于2003、2006和2012年相继启动了三次PBRF计划的质量评价项目,目前2018年质量评价项目正在筹备当中。本文通过分析PBRF计划,尤其是其2018年质量评价项目的相关要素,发现其在如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具有启示意义:通过同行评价确保评价质量;评价工作重点针对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评价过程效率高且周期合理;评价内容关注科研质量和科研影响;注重分类评价且评价标准多元化;避免高等教育过度市场化。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行政执法和解的模式及其运用 下载:78 浏览:511

方世荣1,2 白云锋3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执法和解作为一种执法方法,能够发挥提高执法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化解执法纠纷等重要功能。丰富多样的执法活动和执法场景决定了执法和解的运用不能局限于某一固定模式,而需要有多样化的安排。和解的适用前提不应限于事实或法律状态不确定且不能查明,在事实或法律状态易查或已经查清的情形下也可以进行和解。和解的意愿表达无需拘泥于双方协商谈判的形式,公示回应同样能够发挥作用。和解的实现并非只能通过签订行政契约,单方行政决定亦能实现和解。这些不同的适用前提、表意形式和实现方法经过组合变化,能够形成八种不同的执法和解模式,不同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执法情境,执法主体应根据执法实践的需要灵活运用。

现代监护理念下监护与行为能力关系的重构 下载:86 浏览:512

彭诚信 李贝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民法总则继续将监护理解为行为能力的补正工具,实行两者之间的全面"挂钩"。在行为能力采"三分法"的语境下,该"挂钩"关系使得我国监护制度存在适用范围过窄、忽视被监护人意思自治、保护内容缺漏等问题,并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倡导平等、反对歧视、尊重残疾人意愿偏好的基本精神不合。监护与行为能力的"挂钩"成因在于对两者本质的混淆,同时两者在制度功能、适用对象和时间效力上的部分重合以及"监护"概念的歧义性都加剧了该"挂钩"现象。现代监护理念指引下的监护制度应兼顾被监护人的利益保护及其意思自治,未来立法应致力于实现监护与行为能力的有限"脱钩":一是建立并完善独立的监护程序,使监护启动条件与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相分离;二是建立包含自治型、协助型、替代型决策模式的多元监护体系,限缩法定代理权的适用范围,完善行为能力的类型划分。

比例原则位阶秩序的司法适用 下载:45 浏览:323

蒋红珍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位阶秩序构成比例原则的规范内涵和操作路径,为比例原则调整目的与手段关系提供了重要基础。与学理建构的"三阶论"不同,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比例原则,至少存在位阶秩序的"全阶式适用""截取式适用""抽象式适用"三种类型。位阶秩序在司法实践中的多样化呈现,既与分支原则的独立性和附属性有关,也与位阶秩序构成论的自身特点有关。分支原则的"显性"与"隐匿",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司法审查介入行政判断的意愿强弱。近年来,司法审查强度及其界定标准已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得到发展,对比例原则的本土适用产生影响。从位阶秩序适用的多样模式到司法审查强度的多元选择,代表着比例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特性与监管创新 下载:78 浏览:483

许多奇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于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得到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两大社会特性:一是多节点之间的连接密度具有分散、降低金融风险和加剧金融风险积聚、扩散的双重作用;二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形成和社会放大受到"所嵌入的关系网络"的制约。由互联网建立起来的金融关系网络使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不仅具有复杂、传染快、波及广等基本特征,而且具有"太多连接而不能倒"以及"太快而不能倒"的新的表现形式。在我国互联网金融新业态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监管层分阶段地以包容性监管、原则性监管和运动式监管三种监管方式,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了防范回应。实践表明,"一行三会"式的分业监管体制及缺乏科技支撑的传统监管模式难以遏制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和传染,须以先进的监管理念、信息共享与合作联动的监管主体、与基础风险源相匹配的监管原则以及科技化的监管模式为内容,建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使互联网金融监管朝着应然方向前进了一大步,而科技监管是互联网金融监管从应然走向新的实然的必由之路。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 下载:78 浏览:505

庄加园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立法者在引入动产抵押时,只借鉴了相对粗陋的规则,既未考虑到担保物权在担保人破产、遭受强制执行时的作用,也未考察声明登记制的公示原理,使其不仅难以发挥预期功效,而且在理论上屡遭误解。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要件并非用于解决无权处分时的所有权归属,而是具有不同于不动产登记的消极公示、分配清偿顺位、防止欺诈的功能。未经登记的动产抵押权仍具支配权属性,但其优先受偿顺位在破产、强制执行程序中都处于相对劣后的地位。若抵押人将其未经抵押登记的动产无权转让给他人,未登记的抵押权命运应视物权法第106条而定。

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需求分析研究 下载:65 浏览:395

唐寅1,2 陈敏1 蒋家健1 黄琳琳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摘要:
在利用典型工程测算的人工消耗量下降幅度数据的基础上,选用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GM(1,1)模型分别进行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预测,但鉴于两种模型的局限性,引入线性回归与灰色预测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并通过3种预测方法结果的对比,论证了组合模型预测结果的合理性。选取2020年与2025年两个典型时间点,预测建筑业从业人员需求量。考虑装配式建筑比例和现场作业人员比例,计算因发展装配式建筑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的用工量,结合预测数据得出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需求量,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健康人格教育研究 下载:51 浏览:243

张旭 孙涵 《体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人格教育作为德育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当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当前学生健康人格教育领域相关研究颇多,并且都有着一定成果,但大学生运动员的人格教育不同于普通学生,更多注重于技能提升,往往易于忽视人格培养。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大学生人格特质分析高水平运动员健康人格培养方向,为高校塑造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提供经验与研究基础。

大众媒体社交媒体智能媒体之比较 下载:67 浏览:393

孟东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大众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带着明显的精英化特征,由科技、产业、人才共同支持,在微信和微博社交媒体未出现之前,我们在互联网进行交流,几乎都是通过论坛、博客这样单向或双向的沟通方式。人们的影响力非常有限,而社交媒体的出现赋予每一位普通人信息生产的权力和功能,受众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积极的信息生产者,而随着人工智能的急速发展,科技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观,定义我们的交互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智能机器人通过算法来识别研判、加工处理文本和数据,这种由人工智能产出的"智能记者"拥有巨大的优势,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是人类记者无法与之相比的,可以在一瞬间基于内容大数据分析平台,选出所选的数据,并通过模板迅速形成文稿,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将内容生产从生产链条的顶端逐渐地驱向末端,资本和技术开始走向顶端。拥有、掌握高端人工智能技术和资本也将意味着成为信息寡头,他们可以按照用户的喜好推送信息,同时也可能使人们变成附属于技术和资本的信息闭环,机器生产取代体验,加剧信息茧房和知识沟。本研究从新闻生产、受众-用户转换、传播效果的角度,分析大众媒体、社交媒体、智能媒体的区隔和共性,探讨未来媒体形态的布局重构。

蒸发器水位控制系统的优化分析 下载:48 浏览:397

邓天1,2 《中国仪器》 2018年6期

摘要:
以蒸发器水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将传统PID控制技术与模糊控制技术的优点有效地结合起来构成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对蒸发器水位控制器进行优化,使其既具有常规PID控制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有效消除系统静差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模糊控制器适应于变参数、非线性、时变控制对象的优点。

基于青年生活形态研究的集装箱公寓空间设计 下载:86 浏览:490

刘烨 雯施 陈辉 《设计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为集装箱公寓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以满足当下青年人多样化的居住需求。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当下青年群体价值观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他们的生活方式发展趋势,通过归类法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居住需求。结论:居家休闲型、交友娱乐型以及从业办公型为当下青年人主要居住需求类型,分别针对这三种不同需求类型的用户提出相应的空间设计原则及策略,并提出相关的集装箱公寓空间设计方案。

我国国际新闻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载:66 浏览:370

张舒欣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在国际范围内控制舆论使之有利于自己的权力,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软硬实力均得到了世界瞩目的提高,但随着中国崛起国际舆论导向成为阻碍中国发展及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因素,因此如何改善中国国际舆论形象是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必然要重视的问题之一。目前,中国的国际话语形势与中国的国家实力存在"错位",不完全同步,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中国国际舆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试图从文化方面提出建议和突破点。

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观察 下载:58 浏览:438

范海燕 孙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改良Hotz术矫正上睑瘢痕性睑内翻59例(10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55~82岁。双眼患者有50例(其中术后复发15例,原手术方式不详),单眼9例,共有10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Hotz术,随访3~6个月。结果 59例手术均成功,睑缘形态良好,睑内翻矫正,瘢痕不明显,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主观感觉良好,94. 4%患者重睑形态自然并对外观满意。结论改良Hotz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有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和外形美观等优点。

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观察 下载:67 浏览:377

范海燕 孙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改良Hotz术矫正上睑瘢痕性睑内翻59例(10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55~82岁。双眼患者有50例(其中术后复发15例,原手术方式不详),单眼9例,共有10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Hotz术,随访3~6个月。结果 59例手术均成功,睑缘形态良好,睑内翻矫正,瘢痕不明显,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主观感觉良好,94. 4%患者重睑形态自然并对外观满意。结论改良Hotz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有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和外形美观等优点。

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观察 下载:45 浏览:368

范海燕 孙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改良Hotz术矫正上睑瘢痕性睑内翻59例(10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55~82岁。双眼患者有50例(其中术后复发15例,原手术方式不详),单眼9例,共有10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Hotz术,随访3~6个月。结果 59例手术均成功,睑缘形态良好,睑内翻矫正,瘢痕不明显,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主观感觉良好,94. 4%患者重睑形态自然并对外观满意。结论改良Hotz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有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和外形美观等优点。

改良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 下载:57 浏览:369

宋晶1 孙英2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内眦赘皮的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的不同发病机制及对症治疗的效果。方法 35例(68只眼)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年龄3~15岁。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法予以矫正。结果无明显内眦赘皮或合并轻度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下睑内翻者行单纯下睑内翻矫正术10例(18只眼),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逆向型内眦赘皮者行L型切口内眦赘皮矫正+下睑内翻矫正术11例(22只眼),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非逆向型内眦赘皮者行Y-V型切口内眦赘皮矫正+下睑内翻矫正术14例(28只眼)。术后随访2~6个月,100%的患眼下睑内翻得到完全矫正。结论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者根据其临床体征的不同,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细胞焦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72 浏览:436

曾琬琴1 殷霞2 傅小龙1 《肿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细胞焦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机体固有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以炎性小体组装、Gasdermin蛋白家族在质膜上形成孔道、炎性介质通过孔道释放为特征。根据是否依赖Caspase-1,细胞焦亡可分为经典途径和非经典途径。细胞焦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反应有关,可能为癌症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全文对细胞焦亡的相关机制和细胞焦亡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锥型束CT在泪道造影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下载:64 浏览:412

王玉凤1 吴元庆1 肖彩雯2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评估锥型束CT在泪道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眼科门诊经泪道冲洗初步诊断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的11例(11只眼)患者,使用口腔科锥型束CT进行泪道造影检查,并利用设备附带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及造影结果分析。结果锥形束CT用于泪道造影时可以清晰的显示泪囊的形态、泪道阻塞部位,其检查结果与常规CT检查基本相符。结论锥型束CT泪道造影是评估溢泪患者鼻泪管系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未来有望在泪道疾病及眼眶疾病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10万+资讯为何会被疯传?——基于《疯传》STEPPS原则以及吴晓波频道样本资讯的实证分析 下载:60 浏览:384

刘建平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所谓10万+资讯,是指对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的资讯浏览量的一种衡量,顾名思义,10万+就是指单篇文章的阅读浏览量超过了10万次以上,这也通常被当做文章的发布者成功造就了一篇被广泛流行传播的资讯。
[1/14]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