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强基层”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的分析 下载:83 浏览:462

高鹏 范君晖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强基层"是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对比了上海市"强基层"战略的实施程度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并从提升"强基层"战略的实施力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切实降低医疗费用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强基层"战略的实施能够减缓上海地区个人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比率,但难以控制人均卫生费用的大幅上涨。建议从构造上海地区新型就诊秩序入手,实现行政区域基层医疗机构对普通诊疗的"全兜底"模式,借助医保杠杆作用,实现"患者—医院"的双约束,采用行政区域基层医疗服务的"差异互补化"模式等手段,切实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支出。

用户目标作用下在线产品视频信息传播价值分析 下载:34 浏览:312

刘尊礼1 鲁成2 王丽丽3 《管理与科学》 2020年8期

摘要:
产品视频信息已成为在线零售企业或电商平台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以往研究强调视频信息比图文展示更具形象性、更容易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然而,依据用户目标不同,电商平台可以更有效地选择信息传播形式,以最大化平台和商家的收益。实验一研究发现,仅是图片叠加而成的视频信息不会对消费者偏好产生影响,也不会因用户目标不同而产生差异。实验二进一步研究发现,场景与功能相结合的信息中,用户目标不明确(娱乐浏览)时,会对视频(而非图片)呈现的产品产生更强的偏好,而用户目标明确(产品搜索)时,产品偏好不会受到产品信息传播形式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在线零售企业设计基于用户目标场景的在线产品信息传播形式,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目标越精确越不愿意从线上转换到线下?——目标精确性,产品信息强度与渠道转换意愿 下载:35 浏览:314

吴婷婷1 陈洁1 刘尊礼2 王俊杰1 《管理与科学》 2020年2期

摘要:
重点探讨了目标精确性对消费者线上转线下渠道意愿影响的心理机制,以及使用线上渠道态度的中介机制。同时,研究产品信息强度对这种影响关系所产生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240份问卷数据,发现目标精确性和线上向线下渠道转换意愿呈负相关,态度在目标精确性与线上向线下渠道转换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目标精确性与线上向线下渠道转换意愿的关系受到产品信息强度的负向调节,即在产品信息强度低时,消费者目标精确性越高,线上向线下渠道转换的意愿越低;在产品信息强度高时,消费者目标精确性高和低时线上向线下渠道转换意愿无差异。态度在产品信息强度调节目标精确性与线上向线下渠道转换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融合时空信息的端对端目标跟踪算法 下载:71 浏览:449

陈凯峰 梁鉴如 《数据与科学》 2019年9期

摘要:
视觉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采用深度卷积方法的相关滤波器(DCF)在目标跟踪领域取得了优秀的成果。然而,大多数现有的跟踪器仅考虑当前帧的外观特征,几乎不考虑目标运动和帧间信息,不能很好地解决诸如遮挡、阴影和变形等问题。因此,我们将利用连续帧中丰富的运动信息来提高跟踪性能。首先,我们将光流信息,特征提取和相关滤波表示为深度学习网络中的相关特殊层,从而能够进行端对端深度学习网络的训练。然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时空注意力机制,通过时空注意力机制的加权,将预定间隔的历史特征图相融合并与当前的特征图进行自适应聚合。最后,在公共数据进行了大量实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传统零售企业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导向吗?——传统产业中企业提高适应性能力的机制 下载:58 浏览:248

鲁成1,2 汪泓1,2 刘尊礼2 陈洁1 《管理与科学》 2018年6期

摘要:
缺乏互联网技术基础的传统零售企业是否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导向提高企业适应性营销能力?以实体零售业产业变革为依托,构建互联网技术导向与适应能力关系模型。实证揭示互联网技术导向对适应性营销能力的作用和机制:传统零售业的互联网技术导向推动适应性营销能力是通过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传统产业的技术转型和适应性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量-电价动态仿真 下载:66 浏览:420

李仲1 孔令丞2 梁玲3 《管理与科学》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售电商从发电商那里以不确定的批发价格购电,然后以相对稳定的电价出售给电力消费者,通过构建模型来描述发电商-售电商之间的Stackelberg关系,研究竞价上网和管制零售电的混合型电力市场中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投资决策。进而,借助随机仿真法拟合可再生能源电波动在时间上的自相关性和实时电价的均值回归性,重点研究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可得性与最优产能组合,仿真模拟发电投资的最优容量决策;探讨实时价格波动性和供给不确定性对实时电价的影响,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践提高决策的效率。

低压电力线通信双端耦合滤波器设计 下载:66 浏览:353

姚德亮1 曾国辉1 李明齐2 《数据与科学》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外耦合滤波器制作方式存在较大地衰减和通带内波动的问题,将采用无源元件实现滤波耦合的方法。该方法放弃变压器耦合,结合无源元件的频率特性和阻抗特性,设计一种"双端"宽带无源耦合带通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耦合滤波器可几乎隔离工频电压和完全隔离直流分量,并具有平稳的带内波动等性能,最优可降低90%的噪声,提高接收信噪比。

协同治理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意涵、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 下载:30 浏览:416

吴磊1 谢璨夷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加快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能够最大限度拓宽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文章结合新时代思想教育工作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两个层面剖析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以协同治理理论为视角,提出当前课程思政存在多元主体协同不一致、参与主体的沟通尚待完善、主体认识存在分歧等实践困境,最后从主体参与、机制保障、资源整合角度探索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

基于C++的课程思政库调用探索 下载:36 浏览:355

​梁威 汪子晨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2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本研究通过探索借助C++语言对课程思政库的调用来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影响。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课程思政库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并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鳜视觉转变期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的发育 下载:60 浏览:378

张瑞祺1,2,3 张炎4 赵金良1,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为研究鳜Siniperca chuatsi视觉转变期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结构变化,利用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技术与几何构型分析对鳜视觉转变期3个阶段(出膜后第28、42、63天,记为D28、D42和D63)视网膜中感光细胞数量增长方式和视锥细胞排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鳜视觉转变期视网膜各区域视杆细胞数量显著增加,D63时期已达4 500~6 000 cells/100μm2;单锥细胞(SC)数量上升缓慢,D28时期为20~40 cells/100μm2,而D63时为5~8 cells/100μm2,同时双锥细胞(DC)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单锥细胞,D28时期为70~100 cells/100μm2,而D63时期为100~150 cells/100μm2,视锥细胞中双锥细胞比例显著上升,D63时期DC/SC已接近50;视锥细胞在视网膜腹侧的增长均快于背侧,而增长的视杆细胞未影响视锥细胞排布的构建。研究表明,鳜视觉转变期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在结构上发生了剧烈变化,视杆细胞在视网膜各区域均匀增长,视锥细胞腹侧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背侧,鳜感光细胞发育特点为其底栖暗光生活的视觉转变提供了结构基础。

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对学龄前儿童抚育的影响研究 下载:52 浏览:357

刘娜 罗娟 《老龄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讨论愈发热烈,延迟退休带来的影响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探究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是否会带来家庭抚育幼儿的缺口。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和通过人口阻滞增长模型预测的人口数据,对抚育群体和需要抚育的幼儿数量进行整体计算,并引入"抚育力""抚育比"等指标,将延迟退休前后的抚育比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后,每年由于延迟退休而减少的抚育力会被上一年或者上几年增加的退休人口所增补,最后由于延迟退休而减少的实际抚育力波动不大;同时,抚育比虽然整体有所降低,但下降幅度很小,不会造成较大的幼儿抚育缺口。在不考虑个别群体和个别家庭的情况下,从宏观角度出发,发现延迟退休并没有带来较大的幼儿家庭抚育缺口,但其所带来的对幼儿照料的影响仍然需要关注。将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视为一个很好的契机,建立完善的0~4岁儿童照料体系,鼓励开办0~4岁幼儿辅助照料机构,打造生育友好型环境,为年轻父母在抚育幼儿方面提供社会支持,这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从根本上改善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重要举措。

老年数字鸿沟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下载:80 浏览:422

张未平 范君晖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在融入数字生活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构建老年数字鸿沟社会支持体系刻不容缓。综合来说,造成老年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支持体系的系统支持。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构建由政府、社区、新媒体和智能产品开发商、老年人自身、老年人人际关系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数字鸿沟社会支持体系,以期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系统、科学的全方位支持。

基于FSEC赛车电池包的强制风冷系统的热仿真及优化 下载:154 浏览:884

江永涛 徐华源 李思杭 黄碧雄(通讯作者)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1期

摘要:
以电动方程式赛车队参加FSEC的纯电动赛车钴酸锂动力电池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热管理的研究。利用fluent对动力电池包进行仿真设计和结构优化。首先搭建电芯的热模型及其极耳和本体的生热速率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所得电芯等效密度、等效比热容、各向异性热导率、生热速率等参数。接着利用fluent对电池包在自然冷却和强制风冷条件下进行热仿真,得到其温度场分布和流道流速、轨迹线云图。通过仿真结果可知,改变压力出口的位置和形状对于空气流动过程中涡流的产生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增多压力出口和增大速度入口的流速可以有效改善电芯受热不均的问题。

基于FPGA的图像去雾实时系统 下载:128 浏览:2171

罗朝亮 《光电子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去雾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水汽的存在,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往往会被雾霾所遮挡,导致图像质量下降,视觉效果模糊。雾霾的存在对军事侦察、监控、交通以及自动驾驶系统等领域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艺术设计课程实践评价模式探究 下载:36 浏览:1297

李春晓 《当代艺术》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提出混合式教学将成为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的观点;并基于而约翰·杜威的实践评价理论,研究并构建多次提交、指导修改、成绩迭代的“以评促优”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评价模式,以探讨解决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问题的方法。

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下载:77 浏览:743

张晨 《传感器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电气工程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其中,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提升效率、保障安全的关键技术,已经在电力、制造业、建筑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潜力。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念、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理解和参考。

基于微型传感器的自动削皂机的系统设计 下载:76 浏览:775

张宏博 陈平洋 覃宇 张发程 施奕宏 陈雨涵 《传感器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肆虐已有三年有余,尽管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已达到转折点,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避免病毒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仍是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勤洗手作为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的方式,通常受到使用场地和便捷程度的限制。目前市场上的洗手液机器主要存在使用成本高、跑冒滴漏、使用量难以调节等缺点,削皂机设计以可控、可调节的方式,定量切削固体肥皂,有助于减少洗手时肥皂的浪费,提高使用和维护的快捷性。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卫生转型做出突出贡献。

20世纪绘画艺术对教学中首饰设计方法的启发 下载:298 浏览:2436

张晓燕 《当代艺术》 2021年9期

摘要: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继而在工艺美术领域,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随后受各种因素影响形成装饰艺术运动。20世纪的艺术运动、绘画艺术以及以绘画艺术家为主导的风格流派纷繁呈现,形成了各种艺术风格之间的相互碰撞发展。研究20世纪的绘画艺术,在首饰教学中,融入绘画艺术的创作方法,画面设计以及色彩色调情感表现技巧,可以激发学生在首饰创作方法中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理解不同画家所形成的不同的个性化创作风格,有利于学生个体首饰个性化设计表现风格的形成。

基于艺术类高校实训平台的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研究 下载:263 浏览:2223

邢洁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艺术类高校实训平台的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研究,是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研究。作为高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验实训平台,在推崇现代设计理念和时尚文化的同时,对于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传统手工艺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是民族情感、个性特征和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体现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个表现,手工制作工艺美术是生产者的艺术,它将实用和审美融合于一体,带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传承传统手工艺不但对创意设计的表达有重要价值,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叔本华的死亡哲学与印度哲学的关联研究 下载:91 浏览:941

陈雨涵 胡雪艺 唐佳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死亡这个问题处于叔本华人生哲学的核心。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指出世界是表象的世界,也是意志的世界。生命意志是所有一切表象背后的本质,包括人本身。他又指出人生因为人的认识能力的高级而格外痛苦。接着,他讨论了各种逃离痛苦的方法以及死亡对于生命的真正意义,其中很多观点和古印度哲学有着相通之处。叔本华在现代西方哲学上的伟大之处也就在于他融合了西方和东方的哲学,为后人开辟了新的哲学之路。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