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炒焦类中药历史沿革及差异性分析 下载:77 浏览:505

王玉霞1 徐瑶1 夏满琼1 兰泽伦2 周霞1 万军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最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之一。中药炮制研究是连接中医和中药的桥梁,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节点。炒焦是中药炮制特色之一,中药炒焦后原有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含量降低或增加,同时生成新成分,增强原有功效或产生新的作用。对历代炒焦中药进行梳理,主要分析其炒焦前后功能与主治、化学成分的变化,探讨相关性及差异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炒焦类中药提供借鉴。

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其药效影响 下载:152 浏览:1693

朱明玉 《中国中医药》 2024年8期

摘要:
中药炮制通过特定工艺改变药材性味与成分,提升药效并降低毒性。炮制过程中,药材化学成分经历水解、异构化、氧化等复杂反应,影响药物性味、归经及药效。研究表明,炮制能增强或改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并改善储存和使用性能。同时,炮制还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作用机制。深入探索中药炮制化学变化及其药效影响,对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加强炮制标准化与规范化,确保中药质量与安全性。

常见中药炮制工艺及现状分析 下载:154 浏览:1450

李学军 《中国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中药炮制工艺是中药领域的一大特色,在中药材加工中,技术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中药标准化的关键所在,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分析中药炮制工艺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着诸多不完善之处,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与完善,以此来保障中药炮制的质量和成效。同时,针对常见中药炮制工艺进行分析,促进我国中药产业的良性发展。

中药炮制对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下载:654 浏览:4168

刘蓉 张悦 张秀兰 《中国中医药》 2023年9期

摘要:
观察中药炮制对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我院2023年1月-2023年8月160位接受中药制剂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中药制剂是否接受过规范化中药炮制处理均分为对照组(80位:常规炮制处理)与实验组(80位:规范化炮制处理),比较两组接受中药制剂治疗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75%)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学验证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炮制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规范化炮制可确保药物治疗效果,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药特色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分析 下载:101 浏览:1251

赵宝珠 《当代中医药》 2024年2期

摘要:
中药特色技术是中医药历代名家留给我们的瑰宝。传承创新是我们作为传承人的历史使命。并将所学灵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大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关键字:中药特色技术传承运用创新文化自信作为一名年轻的中药人,非常有幸能够参加河北省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项目的培训。这为我的中药生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其中包括中药鉴定、炮制、制剂、养护以及处方点评等。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将中药事业融入自己的生命中,让中医药更好地为国人地健康保驾护航。1体会感悟热爱中医药事业,开拓眼界,提高标准意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标准,细致深入研究,不急于求成,每天进步一点点。先社会效益再经济效益。提高文化自信,珍惜老祖宗传下来了的东西。

探讨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效果 下载:176 浏览:714

常慧芳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德风热感冒患者90例开展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饮片治疗,并根据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分成炮制前分档组、水处理前分档组、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将每组患者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治疗后结果比较显示,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67%,明显高于炮制前分档组、水处理前分档组有效率的73.33%、76.67%,最终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组患者对治疗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炮制前分档组、水处理前分档组,三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热感冒患者采用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方式下炮制的中药饮片治疗获得的效果更加理想,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效率,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及满意。

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影响探讨 下载:166 浏览:1635

王欣 《当代中医药》 2023年1期

摘要:
中药的药性包括冷热温凉的属性、辛甘酸苦咸的味性,升降浮沉的趋向性、归经的引导性以及有毒无毒的作用性。中药的炮制对中药的药用特性有着深远的影响。清代医学专家徐大春的药学理论指出,是药力强者,药性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发挥其优势,消除劣势,通过改变中药的药学性质,确保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炮制质量对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下载:420 浏览:3192

梁杏梅 苏凤仙 杨艳娟 《中国中医药》 2021年11期

摘要:
研究中药炮制质量对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治疗的180例中药治疗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分析。采取随机法将其平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未经炮制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炮制后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及治疗有效率做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95.55%),P<0.05,(83.33<95.5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分别为(22.22%)、(4.44%),P<0.05,(22.22>4.44)。结论:对中药进行炮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改善药性,使用药安全性得以提升。

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及疗效影响的分析 下载:95 浏览:2557

吴雪 《当代中医药》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旨在探究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及疗效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主要采取对比法以及资料调查法等进行研究,调取某地132例患者,均服用过相同中药饮片,由于中药饮片炮制前筛选方式不同,再据此进行分组,主要分为A组、B组以及C组三个组别。其中A组为水处理前分档组,B组为炮制前分档组,C组为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组,三组患者人数相同,各44例。最后将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比对。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2%、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相比于A组和B组,C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达到95.5%。结论: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组的治疗效果更好,要求炮制中药饮片之前,必须严格进行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减少其中有毒的化学成分,提高实际疗效,取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更快恢复健康。

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下载:241 浏览:3005

周庆丰 《当代中医药》 2021年8期

摘要:
中药性论涵盖了中医虚热温凉的性质、辛甘酸苦咸的味性、起落浮沉的倾斜性、归经的指导作用,及其对有毒无毒物质的功效性。中医学炮制技艺对中医学的药性研究有着巨大的作用,清代中医药物名家徐大椿的《制药论》就认为,凡是药性较强人,药性无所不偏,偏之则有利必害。而中医学炮制技艺的重要目的正是在于取利去害,并利用对其药性的影响,以保证由中医学所炮制出的中医药物饮片在中医学临床应用的安全与效果。

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下载:231 浏览:3180

谢木友 《中国中医药》 2021年7期

摘要:
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200例医院内科收治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使用未经炮制中药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炮制后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炮制后的中药相比于未炮制的中药,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少,可在实际治疗中推广使用。

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下载:354 浏览:1779

冯为玲 《中国中医药》 2021年2期

摘要:
中药药性包括了中药寒热温凉的属性、辛甘酸苦咸的味性、升降浮沉的趋向性、归经的引导性以及有毒无毒的作用性。中药炮制对于中药的药性有着深刻的影响,清代医学大家徐大椿的《制药论》就指出,凡是药力强者,药性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而中药炮制的目的就是取利去害,通过对其药性的改变,来保障炮制后的中药饮片在中医临床应用的安全和有效。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