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阶段式康复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对其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235 浏览:2471

何婕 李丽丹 周红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 探究阶段式康复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对其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从医院选取7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救治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和基于常规护理的阶段式康复干预。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较低,NIHSS评分较低,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阶段式康复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下载:79 浏览:774

周世春 《计算数学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数学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高效地进行知识学习运用,提升学习实效性。但一直以来,计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多在机械式地训练中完成,过程枯燥,导致学生盲目追求结果的对错,而忽视了计算思维、纠错意识、良好习惯的形成。对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 下载:103 浏览:1070

何丽华 蔺以啟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结合原因制定预防方法。方法选择在2021年9月~2023年5月在我院进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总结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在服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胃肠反应、肝功能损伤,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液系统反应或肾功能损伤。结论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着显著应用效果,但是患者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所以要积极应用预防措施,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464 浏览:1995

刘大飞 吴雪源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9期

摘要:
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主要以讲授的方式为主,并将记忆学习作为核心任务,导致学生的课堂实践内容有所缺失,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无法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文章对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实践与进行思考,进而分析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医学影像学的应用价值,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下载:183 浏览:2360

赵兴景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教育形式的不断改变,各个学校的教育都逐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中,初中作为学生成长阶段的首要阶段,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以及良好素养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引导方式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教育任务,从而使其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基于此,文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渗透核心主义价值意义,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渗透策略,以期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互联网+护理模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母乳喂养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下载:114 浏览:1282

张宁 胡艳 杨赛萍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互联网+护理模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母乳喂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德宏州人民医院产科68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为前半年孕产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另一组为后半年孕产妇,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互联网+护理模式,两组均为34例,依次设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后42d、180d的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后42d的纯母乳喂养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1.76%(P<0.05);观察组产后180d为70.59%,高于对照组的44.12%(P<0.05)。结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产妇采用互联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180d内纯母乳喂养率。

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研究 下载:265 浏览:2688

张丽娟 《体育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而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正是一种能磨炼人的意志、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及增强团队凝聚力的运动项目。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积极融入拓展训练的理念,并尝试创新多种训练方法,为学生今后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探究 下载:191 浏览:1186

郝永顺 《地理研究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是学生接触地理的一个重要载体,地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储备,并构建相应的框架,有利于推动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于遇到的困惑和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结合教育经验和相应理论找到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方法,继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学习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下载:132 浏览:1348

康艳梅 《地理研究进展》 2023年7期

摘要:
目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正在经历逐步转型期,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学生的思维意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教师要以时代为背景,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打造创新型地理课堂,使学生在先进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指引下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提升核心素养。文章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探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从而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与高质量。

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趣味化学实验 下载:147 浏览:168

陈会珍 《化学研究前沿》 2023年9期

摘要:
趣味化学实验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基于此,文章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采取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趣味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并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参考建议。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探讨 下载:121 浏览:1203

罗有辉 《计算数学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通过深化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理解,提高分层作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而提升教师的综合执教能力和水平。本文将从分层设计的意义、原则及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30 浏览:732

刘大飞 吴雪源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12期

摘要:
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主要以讲授的方式为主,并将记忆学习作为核心任务,导致学生的课堂实践内容有所缺失,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无法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文章对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实践与进行思考,进而分析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医学影像学的应用价值,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33 浏览:773

周红 丁蕊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8期

摘要:
探讨脑外伤应用人性化护理,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62例脑外伤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人性化护理,组间比较症状缓解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脑外伤缓解有效率96.77%,高于参照组77.42%(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脑外伤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对提高疗效及对生活质量评分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应用。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 下载:121 浏览:1697

蔺以啟 何丽华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高血压是老年患者群体中易发生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会有头晕目眩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当前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一般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不同的药物类型,在疗效和适用性上有较大区别,因此值得高血压患者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将综述高血压主要药物类型和用药原则。

心境稳定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及精神症状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239 浏览:2398

何丽华 蔺以啟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属于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进行性,能让患者逐渐丧失记忆、言语、行为等功能,超过70%的患者在疾病某一阶段会产生痴呆行为及精神症状。除了抗精神病药物之外,心境稳定剂也能有效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控制患者神经退行性的性变,减少大脑神经元的丧失。但现阶段临床针对心境稳定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及精神症状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缺乏统一性,该药物的最终疗效与安全性仍需深入探究,并完善说明书用药,确保该药治疗的相关依据更具可信度。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277 浏览:2944

周红 何婕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探讨研究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中抽出76例,以观察、对照形式分组。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镇痛、镇静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镇静镇痛护理,观察组选择实施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NRS评分、Ramasy评分、I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行颅脑损失术治疗患者术后配合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措施,能将药物的镇静、镇痛效果发挥至最佳水准,降低患者颅内压,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