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的生源吸引力——基于对湖南省的调查研究 下载:78 浏览:513

李静美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1期

摘要:
生源质量是判断农村教师补充渠道优劣的重要标准。对湖南省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有较强生源吸引力,生源质量"次优化"且初招项目生源质量优于高招项目;生源"农村化"且以农村家庭学习优秀、县城家庭成绩中上等的子女为主;生源主要来自中下和中中社会阶层家庭,后者更倾向让女孩或成绩中上等的子女报考。就业有保障、公费教育、回避高考风险等是促使学生报考定向培养项目的主要因素,教师职业稳定是重要因素。定向培养政策有较强生源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其满足了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公费教育切合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就业保障符合中下阶层家庭回避风险的逻辑,职业特性契合各阶层家庭对子女的职业期望。

城乡教师TPACK差异及原因分析 下载:59 浏览:439

钟炯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9期

摘要: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城乡教师TPACK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城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差距。缩小城乡教师TPACK水平的差距有利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分析城乡教师TPACK水平现状以及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并将TPACK与教师学历、培训和信念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真实数据探究城乡教师TPACK水平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从而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出合理建议。结果表明:城市教师的TPACK水平高于农村教师,城乡教师在PCK、TCK、TPK各维度上和TPACK总体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城乡教师在学历和培训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参与培训情况明显优于农村教师;学历与教师的TK、PCK、TCK、TPK和TPACK存在相关关系;培训以及信念与教师的TK、TCK、TPK和TPACK存在相关关系。

可行能力视阈下新时代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下载:48 浏览:377

马丽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1期

摘要:
振兴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待遇不高、城乡教师流动失衡以及职业倦怠等问题,实质是教师的可行能力—贫困引发的问题。以往单纯依靠外源型输血的办法,难以保证输入的教师在理念上认同农村特色文化和农村教育,也不能保证他们会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农村教育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不持久。由此,从可行能力的视角,扩展农村教师的实质自由入手,充分发挥自由的建构性和工具性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应分别从农村教师的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及防护性保障五个方面全面保证农村教师的实质自由的实现,从而为农村教师的内生均衡发展提供条件支撑,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农村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制度偏失与修复 下载:53 浏览:344

殷世东1,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1期

摘要:
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差异以及相关制度赋权不公导致农村教师生存境遇和生活状态等方面不理想,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不高,职业的吸引力不强,职业身份认同度低。其中制度偏失是导致农村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度低的原因之一。从制度层面进行修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制度修复体现着国家与社会对农村教师的认同,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职业身份的认同度。

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调查研究——基于黔、豫、渝三省市的实证研究 下载:91 浏览:468

皇甫倩 李宜珂 曾威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3期

摘要:
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通过对贵州、河南和重庆3省市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且在不同教龄、职称、学校类型等方面显示出不同的差异和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措施,旨在促进农村教师教学诊断能力水平的快速提升。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性政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下载:69 浏览:358

王国明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4期

摘要:
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发展,相关的支持性政策包括教师招聘、教师待遇保障与激励、教师专业发展与支持等方面,但教师培养方面的政策较为欠缺。在具体政策之间的统整性、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执行力度以及有效性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因此,为促进农村教师支持性政策的完善,应注重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加强政策的针对性,提升政府的统筹能力

农村教师招募与保留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为例 下载:27 浏览:276

付卫东1,2 刘源3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摘要:
城乡教师数量、质量存在巨大差距,农村教师吸引、留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阻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共性问题。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三国拥有丰富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分析总结其教师招募与保留政策经验,可为我国农村教师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并对当前保障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下载:156 浏览:1578

贺洪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6期

摘要:
农村教师的师资力量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不平衡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农村地区的农村教师的职业发展一直受到制约。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其发展趋势就是信息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不但使人类的生产模式发生变化,而且使教育与学习模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这给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与机会。通过对目前农村中小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剖析,探索农村中小学的发展道路,对于农村中小学更好地开展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论如何以乡村振兴为基础建设农村教师团队 下载:116 浏览:1164

杨森来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7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教育的力量助推乡村振兴,聚焦于六个核心分论点: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教师队伍结构优化、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以及社区参与与家校合作。文章深入分析了各分论点在乡村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具体策略,以期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对本土资源的认知与创新能力,从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和文化基础。

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优化策略 下载:114 浏览:1154

顾元钦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7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培养一批高素质、留得住的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是振兴乡村、实现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随着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启,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助力乡村振兴,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初探——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教师的历史定位 下载:458 浏览:3375

丁勇 《中国城镇》 2021年8期

摘要:
振兴乡村教育是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基于乡村振兴和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坚持“自主+行动+合作”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自主+行动+合作”的农村教师共同体专业发展模式明确了教师在共同体教学中的不同角色,明确了行动学习者和行动研究者的角色同时在教师群体中又扮演了促进者、维持着、监督者、调解者和创新者角色,共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质量。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突围 下载:196 浏览:2007

贾兆茹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7期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成为当今中国农村的时代性课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是乡村教师。因此,乡村教师队伍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主力军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兴国必先强师,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2]。”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乡村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乡村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浅谈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及缓解策略 下载:95 浏览:1925

高峰 《中国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摘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状态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教师在工作时是否具有激情、是否状态饱满,直接决定孩子的状态。截至当前,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农村教师,他们需要处理多重复杂的关系,除了学校的工作,还有自己的生活,身上肩负着重大的压力。教师工作压力繁重,如果不能将其有效地排解,将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则会表现出职业倦怠的现象。因此,对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对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农村教学生态的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下载:56 浏览:1673

​张帆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领域,如何推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地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探讨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以期为相关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