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日间病房管理 下载:51 浏览:467

赵婕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分析针对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al angiography,CAG)患者实施日间病房管理模式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了为避免和减少安全事件发生而采取的各项安全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规范日间CAG绿色管理流程,护理管理干预,护理沟通干预,认真落实并记录随访工作等。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25例临床分析 下载:71 浏览:414

朱良枫1 胡晓晟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通过对25例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潜在病因、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入选25例MINOCA患者,根据其病因学特点分为心肌炎组和非心肌炎组,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辅助检查及转归情况的差异。结果与非心肌炎组比较,心肌炎组患者更年轻,血象更容易偏高,肌钙蛋白升高更明显,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心包积液更多(P<0.05);而冠状动脉情况较非心肌炎组更好(P<0.05),但预后较差(P<0.05);血脂异常更易出现在非心肌炎患者中(P<0.05),两组在性别、发热者、血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心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肌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炎引起的MINOCA,较其他病因发病更为凶险,更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预测及早期诊断价值 下载:85 浏览:491

吕玲春1 徐剑1 吴小燕1 李珊1 李开军1 曾春来1 沈珈谊1 韦铁民1 毛威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在对比剂肾病中的早期价值和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我院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且基础肾功能正常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46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血浆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S),同时所有患者分别于造影前24h内,造影后12h、24h和48h抽血检测NTproBNP、B型脑钠肽(BNP)、胱抑素c(Cys 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根据MDRD公式推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根据患者在造影后48h内是否发生对比剂肾病(CIN),分为CIN组18例和非CIN组96例。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及回归方程,评价NTproBNP对CIN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术前NTproBNP截断值为863ng/ml,+LR:3.94,-LR:0.07,仅NTproBNP为预测因子。截断值取1200ng/ml时多变量回归方程中高脂血症(OR=0.032)、LDL(OR=14.665)、年龄(OR=205.741)、NTproBNP(OR=3.716)均为预测因子。术后12h内Sc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0.5即P>0.05,而NTproBNP曲线下面积0.719,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NTproBNP对CIN具有预测价值,年龄和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是发生CIN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术后12h内NTproBNP对CIN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Scr。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143 浏览:1987

谢元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讨论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效果观察。方法:试验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入选40例疑似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主要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心内科接受病情诊疗,将其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超声检查,本次试验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两种诊断方式准确性、心脏超声诊断效能、两种检查方式不良反应率。结果: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性为92.50%,虽然低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敏感性为93.33%(28/30),特异性为90%(9/10),阳性预测值为96.55%(28/29),阴性预测值为81.82%(9/11)。心脏超声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0%,明显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诊断效能理想,且不会造成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 下载:110 浏览:1757

贾桂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实际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21年下半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从中根据纳入与排除的标准选取70例存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对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准确率进行核验,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计算核验后发现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的准确率高达95%以上,且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不仅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出患者是否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而且其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影响更小,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研究 下载:261 浏览:2499

肖立义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使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现对临床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间,选取其中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GAG),以G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意义。结果 CTCA检查的狭窄占比率为71.97%,正常的占比率为28.03%;而GAG检查的狭窄占比率为77.27%,正常的占比率为22.73%,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比较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CTCA检查后的符合率为93.21%、特异性为93.33%、灵敏度为91.18%,。结论 CTCA检查结果和GAG检查结果之间无明显区别,且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分析 下载:56 浏览:880

王珊华 宋小润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护理方法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138例病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穿刺并进行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穿刺并进行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x线曝光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平均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要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0%,对照组的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55%(68/69),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9.86%(62/6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模式对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疗效更好,可以明显地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冠状动脉内超声引导支架置入与冠状动脉造影引导支架置入在冠心病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31 浏览:1318

张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急性期患者治疗中不同影像学技术引导支架置入的效果。方法:本次从我院冠心病急性期患者共选取90例入组,将采取双盲法分组对比,单一小组45例。探讨组应用冠状动脉内超声引导支架置入,参照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引导支架置入,对比两组支架植入率、支架植入合格率、治疗后患者病变血管最狭窄部位血管直径、病变血管斑块负荷百分数、直径狭窄率指标结果。结果:探讨组支架植入率、支架植入合格率与参照组相比更高,有统计学比对意义(P<0.05),治疗后,探讨组最狭窄部位血管直径、病变血管斑块负荷百分数、直径狭窄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急性期患者临床应用冠状动脉内超声引导支架置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植入成功率,降低直径狭窄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