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斜视手术中不同切口对患者泪膜功能与预后疗效的影响 下载:54 浏览:385

代书英 王亚楠 徐红佳 孙卫锋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斜视手术中不同切口对患者泪膜功能与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109例斜视患者(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术中作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观察组术中作改良Parks切口,比较两组的干眼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满意度。结果 (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泪液分泌量均较治疗前增多(P<0.05),两组治疗后的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其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多于对照组(均P<0.05)。(3)组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组间手术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斜视矫正手术中作改良Parks切口,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干眼症状,改善泪膜功能,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满意度。

微切口白内障术中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的远期疗效观察 下载:52 浏览:350

管宇 王惠芬 吴坚 管怀进 周婧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评估微切口白内障屈光手术中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IOL)的远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术前角膜规则散光≥0. 75 D的白内障患者87例(96只眼),其中42例(46只眼)植入Alcon Acrysof Toric IOL(试验组),45例(50只眼)植入Hoya YA-60BB IOL(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2年的视力、残余散光、角膜内皮计数(EDC)、IOL旋转度和旋转稳定性及脱镜率等。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84例患者完成2年随访。与术前相比,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未矫正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 01和<0. 05)。试验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UCVA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周至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1)。两组术后1 d的EDC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两组术后平均残余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术后1 d至2年的Toric IOL轴位旋转度<3°的病例≥70%,轴位旋转度<5°的病例≥81. 8%。术后2年,两组视远脱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70,P <0. 01)。结论微切口白内障屈光手术中远期植入Toric IOL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轻中度角膜散光,减少对眼镜的依赖,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并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

陡峭轴向与非陡峭轴向透明角膜切口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结果比较研究 下载:61 浏览:351

冯桂强1 曹珊2 万小波3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陡峭轴向与非陡峭轴向透明角膜切口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IOL)的临床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至2018年在我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植入Toric IOL的白内障患者86例(86只眼),随机分为陡峭轴向组和非陡峭轴向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陡峭轴向切口和非陡峭轴向切口,进行植入Toric IO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值、Toric IOL旋转度数、轴位差以及对比敏感度。结果陡峭轴向组和非陡峭轴向组两组患者术前裸眼视力值低于术后,陡峭轴向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显著高于非陡峭轴向。陡峭轴向组和非陡峭轴向组两组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值高于术后,陡峭轴向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散光值显著低于非陡峭轴向。陡峭轴向组和非陡峭轴向组两组患者术前晶状体旋转度低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晶状体旋转度,陡峭轴向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散光值显著高于于非陡峭轴向。陡峭轴向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轴位偏差显著小于非陡峭轴向组;非陡峭轴向组患者术后3个月不同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正常值,陡峭轴向组患者术后3个月不同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接近于正常值,陡峭轴向组患者3个月不同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高于于非陡峭轴向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陡峭轴向透明角膜切口植入Toric IOL的临床效果优于非陡峭轴向透明角膜切口,可以矫正患者的视力和角膜散光,对于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良好恢复意义重大。

多元化切口个性化矫正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 下载:57 浏览:354

闫丽钱勇赵娜刘菊段文静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多元化切口、个性化矫正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的手术方法以期获得最佳临床矫正效果。方法按照老年人不同的个人意愿,依据眉的位置和形态、睑缘位置及上睑提肌肌力、上睑臃肿及凹陷、眼睑的皱纹等,选择多元化切口和有针对性术式,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91例(182只眼)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者85例。满意者共70例,占82.35%;较满意者共12例,占14.12%,其中4例眉上切口瘢痕评分>1分,1例眉尾下垂,术后重睑线不流畅1例,4例重睑皱褶不对称,2例上睑皮肤松弛改善不明显;不满意者共3例,占3.53%,其中2例眉上瘢痕评分>1分,1例重睑皱褶不对称。满意率为96.47%。结论对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的患者,应采用多元化切口,根据个性化特点和个人意愿,选择适合的切口和术式,不仅改善了患者症状,同时也获得令人满意的美容效果。

改良信封式撕囊辅以颞下角膜缘侧切口在成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373

戴巧云 张鹏飞 刘银萍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信封式撕囊辅以颞下角膜缘侧切口法在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6例(16只眼)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时,采用改良信封式撕囊法撕除前囊膜,同时在颞下角膜缘做一辅助侧切口,其余后续步骤按照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结果 16只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有13只眼采用改良信封式撕囊辅以颞下角膜缘侧切口法顺利完成后续环形撕囊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超声乳化手术顺利实施成功率达81. 25%。结论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采用改良信封式撕囊辅以颞下角膜缘侧切口法施行超声乳化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避免了患者因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术式带来的诸多缺点。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短眼轴膨胀期白内障临床观察 下载:55 浏览:392

朱云喜 邓吉安 车玲 董云云 刘婧 吴从霞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对短眼轴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房角、眼压等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我院眼科就诊的49例(61只眼)膨胀期白内障合并短眼轴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标准组及改良组,其中标准组22例(30只眼)行标准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下称为标准组),改良组27例(31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以下称为改良组),观察术后1周,1、3、6个月的矫正视力、房角、眼压,术后3、6个月前房深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的改变。结果对两组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AOD)500、AOD750,前房角(ACA)500、ACA750,RNFL颞侧、鼻侧、上方、下方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间矫正视力、眼压、AOD500、AOD750、ACA500、ACA750,组间差异P值均<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相同时间点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两组间眼压、AOD500、AOD750、ACA500、ACA750组间差异,P值均<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矫正视力、眼压、AOD500、AOD750、ACA500、ACA750、RNFL颞侧、前房深度进行时间差异检验,P值均<0.0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用LSD-t检验分析存在时间差异的指标。结论短眼轴膨胀期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术后房角开放明显增大,眼压明显减低,对降低白内障术后并发高眼压及青光眼有很好的疗效。

近视SMILE手术健康知识问卷的研制及其应用 下载:54 浏览:377

谢颖1,2 余克明3 尤黎明1,2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制并应用近视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手术健康知识问卷。方法通过两轮德尔斐法(Delphi Technique)研制近视SMILE手术健康知识问卷,选择10名近视SMILE手术患者进行预调查,修订后形成最终问卷,测量问卷的信度、效度,应用问卷对201名SMILE手术患者调查并分析教育前后健康知识差异。结果近视SMILE手术健康知识问卷包括手术相关知识、术前注意事项、注视训练及术中配合方法、用药知识、术后眼部护理及注意事项、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方法、复诊时间7个方面,共41个条目,该问卷的重测信度r=0.839,内容效度指数(CVI)=0.98。应用问卷对201名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知识水平进行测量,教育后患者健康知识得分显著提高(P﹤0.001)。结论近视SMILE手术健康知识问卷涵盖近视SMILE手术患者需要掌握的手术相关知识,信效度良好,本问卷为近视SMILE手术患者制定及评价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胀断连杆体盖裂解剖分应力影响试验分析 下载:63 浏览:459

张浩强1 覃东强2 杨义喜2 余立新2 谢科2 蔡柳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连杆裂解质量差的问题,通过设计计算建立胀断连杆模型,运用ANSYS和MATLAB仿真软件,对胀断连杆体盖裂解剖分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切口深度为0.45 mm,曲率半径r为0.3 mm,切口张角为50°,连杆裂解的第一主应力可达到最大值,加快起裂过程,缩短起裂时间,提高裂解质量。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68 浏览:274

金松臣 《诊断医学》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对自发性气胸(SP)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病程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76例SP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施行全胸镜手术(VATS)治疗,观察组施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治疗。统计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术后24、48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MT可明显改善SP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病程。

20例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护理 下载:54 浏览:471

郭娟 薛维娜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总结20例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护理。彻底开放手术切口,拆除缝线,清除切口坏死组织;根据切口处理的TIME原则,为防止切口感染应用含藻酸盐银敷料填塞切口,隔日换药。待创面呈现100%红色肉芽组织,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进行切口换药,直至切口全部愈合。20例患者治疗后切口全部愈合。平均治疗天数31.6天,随访1~12个月无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

32例瘢痕子宫切口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观察与护理 下载:57 浏览:477

王云 龚园园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总结32例瘢痕子宫切口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加清宫术患者的护理,栓塞术前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栓塞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穿刺点伤口出血,患肢制动时间,疼痛,发热,感染情况,栓塞术后第一天行清宫术,清宫术后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积极做好出院宣教,32例患者结局均良好。

小切口负压治疗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 下载:69 浏览:445

庄增根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小切口负压治疗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1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6例加用小切口负压治疗。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肢周径减少值、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RP、PCT、白细胞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3 d患肢肿胀周径减少值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5、7 d患肢肿胀周径减少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患者实施小切口负压治疗安全有效,有助于炎性因子水平的降低,促使肢体症状在短时间内消退。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265 浏览:2761

吴小玉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研究。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5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将其作为样本对象,所有样本均为我院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内收治。上述样本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25例纳入常规护理组,25例纳入手术室护理组。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干预前后的VAS评分、Harris评分。结果:组间干预前的VAS评分、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手术室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Harris评分相较于常规护理组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其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更低,且结果对比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取手术室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干预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同时能够降低其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切口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528

王丽娜 马贵芳 冯红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切口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12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12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6~12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的2000例该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2120例患者中12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观察组2000例患者中69例,两组间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及医院感染管理质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切口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483

王丽娜 马贵芳 冯红燕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切口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12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12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6~12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的2000例该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2120例患者中12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观察组2000例患者中69例,两组间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

横切口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层300例效果分析 下载:325 浏览:3883

焦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横切口剖宫产术后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直接进行皮内连续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医院接受横切口剖宫产分娩的300例产妇,所有产妇术后均行皮内连续缝合,但此之前,将常规缝合皮下脂肪层设为对照组,未开展该项操作设为研究组,各150例,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5.83±5.79)min 、(16.92±6.54)h、(3.25±0.46)d、(24.86±4.36)h、(4.11±0.68)d,短于对照组(41.32±6.44)min、(19.84±7.09)h、(5.27±0.83)d、(47.11±6.82)h、(5.52±1.15)d,P<0.05;研究组切口愈合有效率为98.67%(148/150),与对照组96.67%(145/150)无差异,P>0.05;血常规方面,术后研究组WBC、NE及NE%比率分别为(11.44±1.25)×109/L、(10.11±1.86)×109/L、(81.29±7.65)%,与对照组(13.58±1.64)×109/L、(11.78±2.25)×109/L、(85.86±8.12)%,存在差异()d,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6/150),低于对照组12.00%(18/150),P<0.05。结论:横切口剖宫产术后不缝合皮下脂肪,有利于加快切口愈合,减少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产妇满意度高 ,确保产妇尽快康复出院,值得推荐引用。

单切口可调节式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探讨 下载:325 浏览:3494

马筱俊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单切口可调节式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单切口可调节式尿道中段悬吊术,并在术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7.95±3.2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23±3.62)ml;患者术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单切口可调节式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后,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更好地保证疗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运用推广的方式。

微创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的效果 下载:42 浏览:447

孙文静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的效果。方法将76例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微创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与对照组(常规大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各38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均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可有效提高患者裸眼视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切口对术后干眼的影响 下载:28 浏览:312

王华 王满华 贺春香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手术切口对术后干眼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173例(194眼)根据手术切口方式的不同分为巩膜隧道切口组89例(103眼)和透明角膜切口组84例(91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1周、1月、3月的干眼症状评分及BUT、FL检查结果。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先升高后降低,BUT先缩短后延长,且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1月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均高于术前,BUT短于术前(P<0.05);术后1 d、1周透明角膜切口组干眼症状评分及FL评分高于巩膜隧道切口组,BUT短于巩膜隧道切口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均可引起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干眼症状,且前者较后者引起干眼症状更加严重。

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下载:17 浏览:178

霍婕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与探究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6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30只患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加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1.0以上的占比略高,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角膜高阶像差、晶状体高阶像差、全眼高阶像差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