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下载:82 浏览:720

​胡周 冯政熙 《纳米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纳米技术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已成为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DDS)利用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通过控制药物释放的时空特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本文综述了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涵盖了纳米载体材料、药物递送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

观察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行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 下载:281 浏览:3012

窦林 吴小娜 《肿瘤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 对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肿瘤骨转移性疼痛 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患者共5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5例;分别采用常规化疗(常规组)和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率为92.00%(23/25),常规组的疼痛缓解率为68.00%(17/25);经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毒副作用之间对比,并未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下载:203 浏览:1651

郭栋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时间2020.11至2021.11之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展开研究,以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两组,西医组患者应用西医药物治疗,中医组患者应用解郁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症状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高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后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解郁汤治疗能够降低抑郁症状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发生风险,值得应用。

中药毒副作用的预防策略及药理分析 下载:331 浏览:3660

姜再超 《当代中医药》 2021年11期

摘要:
由于中药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因此在近些年中得到了较高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很多患者在患病时都会选择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不过在对中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却伴随着一定的毒副作用,使得患者怀疑中药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文章将会针对中药毒副作用的预防策略和其药理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益脾祛湿理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探讨 下载:134 浏览:1359

惠修燕 刘海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探讨益脾祛湿理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从时间2017年02月至2021年0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调查,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个不同小组,参比组50例应用单独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50例在西医药物基础上增加益脾祛湿理肠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肠黏膜屏蔽功能、临床疗效、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在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肠黏膜屏蔽功能好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与参比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益脾祛湿理肠汤治疗能够降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善肠黏膜屏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推荐使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