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微创介入全降解血管支架和心脏瓣膜国内外研发现状与研究前沿 下载:89 浏览:470

杨立 罗日方 雷洋 王云兵 《新材料》 2019年1期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头号健康杀手。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近3亿人,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300万人/年,占所有疾病致死总人数45%。临床主要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疾病。目前,微创介入治疗因风险小、手术时间快、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最为有效的手段和主流趋势。因此,心血管微创介入材料与器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稳健快速发展,心血管器械已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中仅次于体外诊断的第二大市场。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个市场前景广阔的代表性产品是全降解血管支架和经导管心脏瓣膜。全降解支架克服了传统支架植入后长期存留在血管中会引起潜在的慢性炎症、晚期血栓及需长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等问题,已成为当下心血管植介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焦点。全降解血管支架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全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与全降解金属血管支架。因采用的材料性能各异,支架的制备方式也大有不同。近10多年来,微创介入式生物瓣膜产品研发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关国产产品自2017年起已获得CFDA批准上市并在临床上大规模应用。然而现有的生物瓣膜仍然存在使用寿命较短、适用人群受限、置入准备过程繁琐、无法紧急应用导致的各类手术风险等不足,因此,研发具有更加优良的抗钙化、防周漏、可预装等性能的瓣膜已成为当前微创介入瓣膜研究的趋势与前沿。本文详细总结了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个代表性产品(全降解血管支架和经导管心脏瓣膜)的国内外研发现状及研究前沿,并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难题和解决思路。最后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前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生物材料细胞毒性评价研究进展 下载:88 浏览:470

马凤森1 喻炎1 章捷1 陈海波2 《新材料》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生物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临床前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亦愈加重要。细胞毒性检测是一种体外试验方法,与体内试验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干扰少、可避免伦理问题等优点,已成为生物材料临床应用前的常规检测项目,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毒性评价试验中出现了一些国内外标准尚未收录的评价新指标与新方法。同时,材料不同的使用目的与使用部位以及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决定了细胞毒性试验方法的多样性。就生物材料相关的细胞毒性试验方法、常用材料细胞毒性评价以及生物材料细胞毒性评价尚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经销商的关系绩效:基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实证研究 下载:53 浏览:483

朱晓艳 《管理与科学》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围绕"经销商关系绩效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这一问题展开。首先通过文献回顾,界定了关系绩效的概念,明确了关系型治理的构成维度,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以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渠道沟通-关系型治理-关系绩效"作用机制概念模型,并提出了各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最后,使用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和解释。通过实证检验,本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工具性沟通和社会性沟通会显著提高经销商的关系绩效,其中工具性沟通对关系绩效的影响作用要强于社会性沟通;(2)工具性沟通和社会性沟通会显著增加经销商对关系型治理的使用,其中工具性沟通的作用更明显;(3)在关系型治理的使用中,联合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经销商的关系绩效,而且在渠道沟通与关系绩效之间起着中介效应,但是联合规划并不会显著提高经销商的关系绩效。

基于稀疏化双线性卷积神经网络的细粒度图像分类 下载:382 浏览:396

马力1 王永雄2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双线性卷积神经网络(B-CNN)在细粒度图像分类中因参数过多、复杂度过高而导致的过拟合问题,提出稀疏化B-CNN.首先对B-CNN的每个特征通道引入比例因子,在训练中采用正则化方法对其稀疏.然后利用比例因子的大小判别特征通道的重要性.最后将不重要特征通道按一定比例裁剪,消除网络过拟合,提高关键特征的显著性.稀疏化B-CNN属于弱监督学习,可实现端到端训练.在FGVC-aircraft、Stanford dogs、Stanford cars这3个细粒度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稀疏化B-CNN的准确率高于B-CNN,也优于或基本接近其它通用的细粒度图像分类算法.

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风险及管理措施 下载:47 浏览:408

卢裕超 《中国设备》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风险及管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院内82台正常使用的大型医疗器械,按照维护保养措施异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台。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维护保养处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维护保养处理。对比分析两组维护保养情况。结果:管理后,观察组医疗设备完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疗设备故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保养维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大型医疗设备采取风险管理维护保养处理可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医疗故障,提高管理质量。

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 下载:50 浏览:419

杨春梅 《中国设备》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效果。方法:选120例行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室腔镜设备共12套按抽签分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确保管理操作准确性,值得推荐使用。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及设备维修保养探究 下载:33 浏览:273

李跃鹏 《中国设备》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不断升级和进步的医疗技术,各种医疗设备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及设备维修保养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关键工作。本文通过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及设备维修保养现在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及设备维修保养的对策,旨在为医疗机构改进安全管理和设备维修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有效的措施实施,我们希望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腔镜手术器械清点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下载:53 浏览:499

朱艳 翟安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通过对腔镜手术器械清点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加强腔镜器械培训、制定腔镜手术清点制度,制作腔镜器械图册,加强事件追踪分析。提高了手术室腔镜手术器械的清点工作质量。

品管圈模式对提高手术室器械清点率及减少差错发生率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474

郑小燕 颜阿梅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实施品管圈模式提高手术室器械清点率及减少差错的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2016年3-8月开展品管圈模式收治的112例患者设为品管圈组,另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未开展品管圈模式收治的136例患者设为常规组,分析两组器械清点符合率和差错发生率。结果:品管圈组器械清点符合率99.1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组器械差错发生率1.79%,显著低于常规组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品管圈模式,不仅能降低差错发生率,还能提高器械清点符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骨外科手术室护理中器械准备与消毒流程的优化研究 下载:64 浏览:687

展庆余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在骨外科手术领域,手术室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其中器械准备与消毒流程更是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与患者的安危。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外科手术日益复杂,对器械准备与消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流程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准备不及时、消毒不彻底等。因此,深入研究并优化这一流程,是提高骨外科手术质量、保障患者健康的必然要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处置流程专家共识 下载:8 浏览:392

岑颖 钱黎明 张青 姚卓娅 王瑾 2020年8期

摘要:
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和物品的处置。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技术指南、相关指引和诊疗方案、结合前线护理专家的实际操作经验和部分省份专家制订的操作流程,形成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处置流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通过4轮线上讨论和专家咨询,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基本原则、人员防护、设备设施、处置流程及环境与用物处理等要求。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规范科学处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工作提供指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复用医疗物品的处理方法与效果 下载:22 浏览:386

朱娟1 尹世玉2 汪晖2 刘于2 曾铁英2 王颖2 2020年6期

摘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院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无菌物品物资保障供应部门,根据病毒特点和国家发布的各项相关文件和指南,针对疫情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了各项应对措施:确定消毒供应中心隔离要求和各区人员防护措施,落实人力资源优化和人员培训,修订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复用医疗物品消毒预处理、回收和清洗消毒流程,并通过实践确保方法正确,符合院感要求,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合格的无菌物品供应。

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的现状调查 下载:12 浏览:326

卫晓静1 闫凡2 景孟娟1 李黎明2 王志霞3 2019年1期

摘要:
调查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开展相关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护士预防危重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量表,使用便利抽样法从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中各选取1所三级医院及1所二级医院成人ICU的1 664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610份。ICU护士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总量表、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136.93±20.42)分、(50.21±11.28)分、(38.14±5.46)分和(48.58±9.0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职称、职务、科室类别,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知识、态度、年龄、性别及职务。结论 ICU护士对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态度较为积极,但知识及行为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特征进行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识的培训,通过强化知识建立积极态度,从而带动护理行为改变,提高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改良双关节撑开器在器械清洗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2 浏览:441

张耕瑞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改良双关节撑开器在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双关节类手术器械的清洗提供借鉴。方法根据双关节类手术器械的清洗难点,改良了双关节撑开器。将514件术后双关节咬骨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7件,实验组采用改良双关节撑开器撑开关节后上机清洗,对照组用双关节撑开钉撑开关节后上机清洗,采用蛋白残留清洗测试棒法、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同时向53名清洗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清洗人员一致认为改良双关节撑开器支撑力均衡、关节撑开角度更为合理、更利于器械摆放,功能优于撑开钉。结论改良双关节撑开器具有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结构合理等优点,有效解决了双关节撑开钉存在的着力不均、支撑不牢、不利于器械摆放等缺点,提高了双关节器械的清洗质量。

品管圈活动在骨科手术器械台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22 浏览:941

李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骨科手术器械台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4月(活动前)骨科手术121台为对照组,2020年5~6月(活动后)骨科手术119台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流程摆放器械台,观察组则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对照组骨科手术器械台摆放存在的问题采用鱼骨图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骨科手术器械台摆放缺陷率及整理准备时间。结果:观察组骨科器械台整理摆放的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器械台整理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规范骨科手术器械台的摆放,提高器械台整理的工作效率,做到准确高效配合手术,提高医护合作度。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感染控制策略分析 下载:294 浏览:2825

杨宇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感染控制策略。方法:数据取自本院消毒供应室2019年5月~2020年8月的500套再生医疗器械,“双盲法”分传统组(2018年2月~2019年12月行传统管理,n=250)、全程组(2020年1月~2020年11月行全程质控管理,n=250),两组感染控制情况比较。结果:与传统组比较,全程组工作质量评分更高;②全程组满意率(95.00%)高于传统组(70.00%),全程组院内感染率(4.00%)低于传统组(8.80%),2=4.3290,4.0398;P=0.0374,0.0444,P<0.05。结论:全程质控管理能提高再生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严控感染,值得借鉴。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 下载:253 浏览:2741

王莉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通过 PDCA循环,规范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为降低手术器械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间88例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及500件手术设备作为试验样本,根据医院管理年工作计划要求,对所有资料进行收集及筛查统计分析。最后按入职时间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44),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一组为观察组(n=44)采用PDCA循环管理,并对比两组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和医护人员自身工作满意度。结果: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和医护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可明显看出,观察组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和医护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使消毒供应室各项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可有效减少手术器械感染发生,具备推广价值。

声波手机联合镍钛器械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3 浏览:365

张立娜 朱利娟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声波手机联合镍钛器械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30例(130颗牙)需行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5例(65颗牙)。联合组采用声波手机和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仅采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疼痛程度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恰充率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8%(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声波手机联合镍钛器械应用于老年人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根管填充效果及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在骨科外来器械消毒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132 浏览:1251

纪晓慧 陈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分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在骨科外来器械消毒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时间锁定在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之间,选取此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骨科外来器械包500件纳入参比组,此时间段内我院运用基础方式管理。将时间锁定在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之间,选取此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骨科外来器械包500件纳入观察组,此时间段内我院运用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后的管理服务质量、器械处理合格率、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对骨科外来器械包进行管理后,观察组的管理服务质量高于参比组(P<0.05);观察组的器械处理合格率高于参比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骨科外来器械包进行管理时,应用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管理能够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提高器械处理合格率,减少不良管理事件发生,建议使用。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与监管对策 下载:301 浏览:3267

李建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近些年,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目前,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进步,新型的医疗机械越来越多,人们对医疗器械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愈加提高。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虽然可以促进疾病治疗的效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本文对新时期的医疗器械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推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进步,优化医疗器械的质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