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改良Trizol法提取血浆游离RNA 下载:73 浏览:476

陈雪梅 李聪 丁雨 吴思思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建立一种成本低、得率高的血浆游离RNA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Trizol法、改良Trizol法、试剂盒法提取200μL健康成年人血浆中游离RNA,并比较三种方法所得RNA的浓度、纯度及大小片段RNA得率的差异。[结果]改良Trizol法所得RNA浓度是常规Trizol法的21. 7倍(P <0. 01),是试剂盒法的6. 4倍(P <0. 01);三种方法所得RNA纯度(A260/A280)无显著差异;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血浆游离RNA大小片段的回收率,外参秀丽线虫miR-39-3p(cel-miR-39-3p)代表小片段RNA,GAPDH代表大片段RNA,改良Trizol法检测Cq平均值分别为15. 64和33. 34,平均低于常规Trizol法2. 05~3. 62个Cq,低于试剂盒法0. 32~3. 34个Cq。[结论]改良Trizol法提取血浆游离RNA相较于常规Trizol法提高了10~20倍,增加了得率。

单独及混合胶原酶消化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组织获取细胞活性比较 下载:64 浏览:471

郭婷婷 王方芳 黄巧容 陈正举 孟文彤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比较单独及混合胶原酶消化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组织后获取的细胞活性。[方法]用4T1细胞建立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待成瘤后取乳腺癌肿瘤组织。比较4种消化酶(Ⅰ型胶原酶、Ⅳ型胶原酶、Ⅰ+Ⅳ型混合胶原酶和商用胶原酶),两种消化方法:单酶或多酶单次消化30 min;单酶或多酶分次消化30 min。用碘化丙啶(PI)染色各组消化后的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率。[结果]不同酶单次消化后的细胞活率分别为:Ⅰ型胶原酶为55. 5±7. 2%、Ⅳ型胶原酶为26. 9±7. 6%、Ⅰ+Ⅳ型混合胶原酶为43. 5±10%、商用胶原酶为30. 4±10. 6%;在分次消化后分别为:Ⅰ型胶原酶为70. 6±4. 1%、Ⅳ型胶原酶为65. 5±17. 2%,Ⅰ+Ⅳ型混合胶原酶为78. 3±2. 2%,商用胶原酶为48. 5±11. 6%。[结论]使用Ⅰ+Ⅳ型混合胶原酶分次消化得到的乳腺癌移植瘤细胞活性最高,并为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组织消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血液透析患者多维症状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下载:51 浏览:340

张颖君 石梅 陈林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引进血液透析患者多维症状评估量表(Multidimensional Symptoms Tool,MST),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四川省某三甲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65例,使用中文版MST对患者进行调查,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表示重测信度,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评定内部一致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评定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中文版MST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重测信度ICC=0.989(95%CI:0.977,0.995),Cronbach’S a系数为0.811。内容效度指数I-CVI取值范围0.875~1.00。各条目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范围在0.454~0.751之间。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共提取3个公因子,分别为活力症状群、疼痛症状群、肾性骨病症状群,3个症状群的相关系数0.405~0.59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文版MST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提取的症状群为医护人员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采用XGBoost和随机森林探索中国西部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 下载:72 浏览:448

彭佳丽1 刘春容2 李旭1 易芳1 李佳圆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采用XGBoost和随机森林法探索中国西部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方法 2014-2015年间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序贯收集病例788例,对照801例。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采用飞行时间质谱生物芯片技术检测对象乳腺癌易感基因的SNPs突变,并估计多个基因的联合评分(polygenetic risk score,PRS)。按绝经状态为分层因素,分别用XGBoost和随机森林构建绝经前/后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筛选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并进重要性排序。结果两种算法筛选的乳腺癌危险因素清单前10位显示,绝经前/后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总哺乳时间、人工节育器累积使用时间、PRS、被动吸烟年限、BMI及体重信息和年龄。两种模型在绝经前后AUC值均大于70%。结论通过两种机器学习法筛选的危险因素较为一致,这些因素将有助于筛选中国西部女性的乳腺癌高危因素,以实现乳腺癌风险分级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22 浏览:1538

陈凤1 郑永利2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在接受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6例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n=28)和实验组(n-28),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两组接受护理后的疼痛情况、嗅觉功能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嗅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鼻腔气道阻力小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优势明显。

联合救治模式下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的护理管理 下载:20 浏览:422

冯梅1 王茜2 苏洁2 曹晓翼3 王文秀1 吴小玲1 吴颖1 朱晶1 张焱林1 李玲利4 蒋艳3 2020年11期

摘要:
探索联合救治模式下,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中应急护理管理的方式和效果。方法通过对病房环境、医疗条件、患者病情和护士结构现状进行评估后,对武汉市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采用联合救治模式进行护理管理。通过重构三级责任制护理管理,进行护士优势组合排班、多形式规范培训、"两手准备"保障物资供应、"双保险"供氧、落实网格化督导防控措施等方式对隔离病房实施应急护理管理。结果在医护人员的紧密合作下,联合救治模式开展顺利。2020年1月27日—3月15日,病房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97例,治愈出院84例(86.59%),病死1例(1.03%)。无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发生。结论通过开展联合救治,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人力资源、医疗物资和专业技术支援,为患者成功救治赢得时间,同时有效避免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

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策略 下载:11 浏览:237

贾丹 何谦 赵淑珍 胡晓坤 曾忠仪 杨晓蓉 杨玲 郭媛 苟悦 胡晓兰 吴玮 何晓俐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有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在门诊正常医疗工作开展的同时保障医疗环境安全。方法优化门诊空间布局,调整和管控患者进出路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控制出诊医生人数及号源总量,管控人流量;借助信息系统平台进行患者流行病学及相关症状筛查,建立严格、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加强各岗位医务人员相关防护知识的培训。结果 2020年1月28日—2月6日,该院门诊共筛查出高危患者82例,全部护送至发热门诊作筛查,其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1例,疑似病例1例。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全院多部门联动,建立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能有效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疑似病例,从而保证门诊医疗环境的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管理及培训 下载:2 浏览:304

冯梅1 曹晓翼2 龚姝2 魏申毅2 王磊2 李进2 蒋艳2 李继平2 2020年8期

摘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的背景下,强化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培训和关键环节管理,保证疫情救治、培训工作和人员安全的多重需求。方法通过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强化管理、培训、防控3大环节,进行合理纵深分工,协同网格管理;科学评估疫情,动态人力调整;专项在线培训,保证全员覆盖;及时评价考核,注重实战演练;实时动向管理,有效隔离管理;充分重视人文,做好心理调适。结果疫情防控期间完成46名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科室调配;完成专项在线培训4场,平均培训参与率≥90%,课程满意度≥95%,指导完成19名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有效隔离,做到规范化培训护士院内零感染。结论疫情期间采取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策略,可切实保障规范化培训护士工作安全,保证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安全进行。

在中国使用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单药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比较:一项开放性、非劣效性试验的主要结果 下载:87 浏览:503

​廖卫平1 周东2 Toru Osakabe3 Christian Loesch4 杜新鲁5 Frank Tennigkeit4 王学峰6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针对≥16岁、新诊断或最近诊断为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中国患者,比较左乙拉西坦和速释卡马西平(CBZ-IR)单药治疗的疗效。方法在Ⅲ期、随机分配、开放性试验N01364(NCT01954121)中,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左乙拉西坦1 000 mg/d或CBZ-IR 400 mg/d,记录6个月无癫痫发作的患者比例及患者保留率、首次癫痫发作的时间、因不良事件或缺乏疗效导致首次癫痫发作/中止试验的时间、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在对符合方案集进行的分析中,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的186例患者中有88例(47.3%),接受CBZ-IR治疗的171例患者中有117例(68.4%)达到6个月无癫痫发作;校正后绝对差值为-22.9%(95%CI:-33.1%,-12.6%),其下限低于非劣效性界值-20%。左乙拉西坦组的患者保留率为48.4%,CBZ-IR组为70.2%。对于评估期首次癫痫发作时间,左乙拉西坦与CBZ-IR的风险比为2.686(95%CI:1.838,3.927);对于因不良事件或缺乏疗效导致首次癫痫发作/中止试验的时间,风险比为2.338(95%CI:1.629, 3.356)。使用左乙拉西坦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61.9%)略低于CBZ-IR(67.9%)。结论在低剂量单药治疗下,无法确定左乙拉西坦的疗效不低于CBZ-IR。左乙拉西坦的安全性/耐受性情况优于CBZ-IR。

改良阿特金斯氏饮食治疗成人耐药性癫痫的系统综述 下载:84 浏览:483

​侯锦 邓一伦 吴雪瑞 邹晓毅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改良阿特金斯氏饮食(MAD)治疗成人耐药性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全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18年11月3日前的文献,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非随机研究方法学指标,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包括7项非随机对照研究及2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357例患者。在治疗成人耐药性癫痫第1个月时,MAD已显效且有效率较高,各研究间有效率为17.6%~63%不等。在整个治疗期间,几乎所有研究均显示出MAD治疗有效率随时间推移逐次减低,治疗初期最高。在完成治疗的患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体质量减轻或体质量指数(BMI)下降,血脂异常也较为常见。结论对于不能接受手术或神经调控治疗的成人耐药性癫痫患者,MAD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使部分患者从中获得癫痫发作减少甚至无癫痫发作。该治疗方法可能导致的体质量减轻或BMI下降的不良反应使其更适用于伴有超重或肥胖的癫痫患者。

1例支气管肺前肠畸形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11 浏览:422

李进辛 文琼 冯黎维 李宇 2019年7期

摘要:
介绍1例交通性支气管肺前肠畸形、脓毒症、右旋心、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吊带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为主进行病情监测,适时调整饮食,加强以斜坡卧位、坐位及左侧卧位为主的体位管理,术后进行出血的预防及管理,加强营养支持,进行限制性液体管理,间断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及气道管理。结果经过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与护理,患儿未出现并发症,体重逐步增加,术后第10天病情平稳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监测、适时调整饮食、呼吸功能训练及术后限制性液体管理等护理措施对交通性支气管肺前肠畸形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康复尤为重要。

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在病房实施日间手术的管理及效果评价 下载:23 浏览:372

刘常清1 任宏飞2 周倩3 李继平4 苟菊香5 龚仁蓉1 2019年5期

摘要:
探索在乳腺外科病房对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实施日间手术管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抽取医院乳腺外科实施日间手术管理的18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试验组,并同期选配180例实施常规住院手术管理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的日间手术管理方法,患者术前检查、健康教育、麻醉咨询等医疗服务提前到门诊完成,专设医疗与护理小组,在手术室行日间手术,术后常规护理,评估满足出院标准后于术后第2天08:00出院。结果试验组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时间、直接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者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6%)低于对照组(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外科病房对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可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 下载:93 浏览:509

曾素根 毛志刚 朱新勤 郭曼英 庄利芳 韩秀华 左永太 李倚 江虹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评估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简称DI-60系统)对外周血细胞的认知和分辨能力。方法对随机选取的322份血液标本采用SYSMEX XN-9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流水线检测后用SP-10自动涂片染色仪进行自动推片、染色,然后使用DI-60系统对已经染色好的血涂片进行血细胞预分析识别,再由有丰富形态学经验的主管技师对预分类的细胞进行复核。结果 DI-60系统对322份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WBC)预分类,共扫描记录了56 728个细胞及杂质,正确数为51 704个,正确率为91.14%,错误数为5 024,错误率为8.86%。结论 DI-60系统只能对WBC进行预分类,识别WBC分叶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涂抹细胞及人造细胞(杂质)等的正确率较高,均在95%以上,而对变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的识别正确率低,均在5%以下。

PBL用于健康体检中人性化护理培训的研究 下载:91 浏览:485

​刘莎 吴琳娜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健康体检中人性化护理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78名在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实习护士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PBL组和基于讲授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模式组(LBL组),每组各39例。比较教学前后实习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及护理体检能力考核成绩,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其进行自我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两组体检实习对象(各200例)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PBL组教学后理论考核和护理体检成绩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2、6.171,P<0.01);PBL教学后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团队协作评分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0、6.208、4.402,P<0.01);PBL组体检实习对象的服务态度、沟通交流、专业知识、操作技术满意度评分均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42、10.829、5.209、18.697,P<0.01)。结论 PBL教学模式用于健康体检中人性化护理培训的效果优于L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护理体检能力。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效果观察及康复护理探讨 下载:330 浏览:2395

陈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观察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效果观察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2019.8-2020.12,抽取112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结局。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及并发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月板损伤应用膝关节镜治疗期间实施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干预,可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

程序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04 浏览:2064

黄丽萍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对象为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采用程序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继而改善护患关系。

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临床分析与研究 下载:333 浏览:3637

张戎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2期

摘要:
探究分析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与意义。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中各抽选63例,对两组受检者采取肝功能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胆汁酸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843、8.624、11.149、41.016,P<0.05)。结论: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检测肝功能能够很好的诊治疾病,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下载:99 浏览:1008

刘然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本研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开展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并对病症管理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观察联合用药对病人神经痛症状的影响及药物对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对药物副作用及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进行了细致监测,分析联合用药对神经痛缓解及神经功能改善的作用。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轻神经痛症状,并对改善肺功能有积极影响,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可控,展示出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本研究的结论对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神经痛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思路。

对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121 浏览:1199

张娆 《肿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膀胱癌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膀胱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依从性率为76.1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6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社交功能、肢体功能与心理功能评分,观察组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膀胱癌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恢复。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分析 下载:334 浏览:2201

周萤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本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观念(主要包括胃炎知识、科学饮食、健康作息、运动锻炼)。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4.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观念,从胃炎知识、科学饮食、健康作息、运动锻炼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应用中,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