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多维指标的省域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分析 下载:21 浏览:220

欧阳 峥峥 陈云伟 杨思飞 刘小杰 熊永兰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当前各省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基础研究。本文从省域视角出发,遴选东部、中部和西部共11个省市,从基础研究相关的科研政策环境、科研体系基础、科研人力资源、科研经费投入、科研论文产出和国际科研合作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由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多维度、多层次地反映各省市基础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东、西部省市的科研政策环境各有侧重,政策的执行与落地程度各不相同;基础研究在科研体系基础、经费、人才上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现象,呈现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的态势;部分中西部省市表现出较高的基础研究效率,呈现出追赶势头,但仍未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科研体系基础优势;基础研究学科分布在省域之间同质化明显,区域特色不够突出;国际合作能大幅提升省域基础研究影响力,但大部分中西部省市的国际合作仍需加强。

基于高情感的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创新 下载:28 浏览:219

田映霞 《设计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后现代消费时代下,人们的消费已经由"物的消费"转化为了"符号的消费"。概念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的符号载体,成为消费者的关注对象是市场进化的结果。文章从消费社会人们的认知倾向和价值判断变化切入,分析概括了多维空间设计的演变历程,进而提出了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的要点:创造高情感的多重个性化体验空间是基础,空间建构下的跨文化认同为设计原则,空间资本属性的价值体现是终极目标。

基于高情感的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创新 下载:39 浏览:358

田映霞 《设计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后现代消费时代下,人们的消费已经由"物的消费"转化为了"符号的消费"。概念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的符号载体,成为消费者的关注对象是市场进化的结果。文章从消费社会人们的认知倾向和价值判断变化切入,分析概括了多维空间设计的演变历程,进而提出了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的要点:创造高情感的多重个性化体验空间是基础,空间建构下的跨文化认同为设计原则,空间资本属性的价值体现是终极目标。

基于用户体验下的VR模拟滑雪器概念设计 下载:35 浏览:192

张简一 任伯晨 《中国设计》 2020年3期

摘要:
模拟滑雪器借助于虚拟传感(VR)技术,真实还原模拟滑雪场景。为保证滑雪运动的真实性,分析用户体验得出需求,提出了新型可实现多维度滑雪运动模拟的模拟滑雪器构想。针对该类滑雪器中关键硬件机构自平衡踏板结构进行了系统设计,从而满足模拟滑雪装置偏转、俯冲、避障等多项滑雪技巧。通过Rhino3D NURBS软件绘制了其三维模型,利用Rhino3D NURBS软件模拟了滑雪中X、Y、Z轴方向运动,验证了机械传动的有效性。虚拟现实技术与多维度硬件结构设计相结合,由滑雪主机、VR虚拟现实场景及其多维度脚踏板构成设计可以实现多感官交互效果。该设计结合头戴式VR设备达到手眼一致、身临其境的效果,是一种新型模拟滑雪器的概念设计。

乡村振兴中多维度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实现 下载:24 浏览:300

田川流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当代乡村存在多维度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公共文化、产业文化、审美文化等。多维度文化出现各种衍变,既影响其他文化,同时也受其他文化的碰撞与制约。当下人们在认知上存在一定误区,认为乡村文化建设主要属于娱乐性、文化经营性活动,忽视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地位,将文化建设与乡村农业产业相分离,片面追求文化建设的速度和声势。实现多维度文化的有机协同,应当做到促动多维度文化的内在和合与外部链接,推进多维度文化的交叉互渗与相互掣制,强化多维度文化间的互补互助与同兴共赢。

基于多维度分析法的鲁迅三种文体比较研究 下载:29 浏览:269

范楚琳 刘颖 《中文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该文从鲁迅书信、小说和杂文中提取出376个语言特征,采用随机森林和k-means聚类算法筛选出58个能够对三种文体取得较好区别效果的特征。该文采用比伯的多维度分析法对这些语言特征进行因子分析,得到7个比较重要的因子。根据每个因子中具有显著负荷值的语言特征,该文将7个因子解释为4个能够体现文体在写作角度、叙述视角、形式、语言系统等方面差异的维度,以及3个能够体现文体存在某种特点的特征组合。书信和小说在互动性上相似,然而书信更具议论性、文言性和详细的写作特征,小说更具描写性、白话性和简短的写作特征;书信和杂文在议论性和详细的写作特征上相似,而书信互动性较强,杂文互动性较弱;小说和杂文则没有相似的维度。

基于CO-OP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多维实践教育平台构建研究 下载:67 浏览:371

许琴1 贾良权2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12期

摘要:
普通高校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使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突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毕业时更具职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充分调研CO-OP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实践少、合作教育开展困难的问题,提出从"基础实验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科研训练平台"以及"校外实践基地"四个维度搭建多维实践教育平台。通过该平台的搭建可以有效综合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习环节及校企联合教研环节,完善校内实验实训的建设和运作管理,为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提供先导基础,增进校企双方的多方面合作,做到相互间的协调、互通互利、资源共享。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 下载:54 浏览:340

李子龙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2期

摘要:
当前互联网已经带领播音行业进入多维传播发展新阶段,这对播音主持来讲是机遇亦是挑战。本文通过对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功能与拓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播音主持行业稳健发展提供依据。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的进化论析——法律文本内外的多维解读 下载:401 浏览:405

周一颜 《争议解决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近百年以来,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实现了从弗洛伊标准到达伯特标准的革命性巨变,其发展进化历程令人瞩目。但作为规则的创制者,联邦最高法院至今未公开揭秘改革的真正动因或内在的政策考量。从根源上看,由此引发的诸多猜疑和批判均是围绕裁判权在陪审团和法官之间进行部分让渡或转移的合理性而产生的争议。相较于旧法,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的进化客观上导致事实认定权向法官的适度回归,无论在法治价值视域还是在认知心理视域均具理性。但与此同时,新规则与司法实践的磨合难度也随之提升。跳出局限于法律文本的狭隘视角,探寻规则演进的本质、理性及实践契合度,更有利于我们客观冷静地看待他山之石与自身改革。

多维度视域下半工半读办学模式探索 下载:29 浏览:317

李瑞 李明鑫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9期

摘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使企业和学校再一次紧密地联系起来。文章从国家、学校、企业、学生、家庭等五个维度对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境进行探讨,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学校管理,激发学生内动力,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家校合作等对策建议。

生死之间——晚清临终诗的多维考察 下载:39 浏览:213

郭文仪 《国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临终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主题,往往产生于作者在死亡焦虑下的不朽追求。由于临终诗的预期阅读者并不是作者本人,而是生者,因此,作品的写作就成为一场预设有观众的公开告别,不同的创作情境影响了作品的呈现与表达。晚清临终诗的写作与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局密切相关,其流传与影响也有其叠加性与偶然性。

面向问答文本的属性分类方法 下载:56 浏览:348

江明奇 沈忱林 李寿山 《当代中文学刊》 2019年10期

摘要:
属性分类是属性级情感分析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该任务旨在对文本包含的某些具体属性进行自动分类。已有的属性分类方法研究基本都是面向新闻、评论等文本类型。与已有研究不同的是,该文的研究主要面向问答文本的属性分类任务。针对问答文本的属性分类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多维文本表示的方法。首先,该方法进行中文句子切分;其次,使用LSTM模型对每个子问题和答案学习一个隐层表示;再其次,通过融合多个隐层表示,形成多维文本表示;最后,使用卷积层处理多维文本表示,获得最终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属性分类方法。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补偿性模型参数估计: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集合 下载:52 浏览:353

王鹏1 孟维璇1 朱干成1 张登浩2,3 张利会1 董一萱1 司英栋1 《心理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运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方法对小样本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IRT)补偿性模型的项目参数进行估计,尝试解决传统参数估计方法样本数量要求较大的问题。MIRT双参数Logistic补偿模型被设置为二级计分的二维模型。首先,模拟二维能力参数、项目参数值与考生作答矩阵。其次,把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前两个因子在每个题目上的载荷作为区分度的初始值以及题目通过率作为难度的初始值,这两个指标的初始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集成100个神经网络,其输出值的均值作为MIRT的项目参数估计值。最后,设置2×2种(能力相关水平:0.3和0.7;两种估计方法:GRNN和MCMC方法)实验处理,对GRNN和MCMC估计方法的返真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样本的情况下,基于GRNN集成方法的参数估计结果优于MCMC方法。

中国基本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的横向不平等——多维福祉测量的视角 下载:35 浏览:410

白晨1 顾昕2,3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在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如何科学度量并分析其均等性始终是学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议题。本文基于阿玛蒂亚·森等发展的多维福祉测量法,通过混合多维不平等指数的度量与分解,分析2011-2015年地级市间基本养老服务的均等化情况。结果显示,基本养老服务的横向不平等问题突出,以东部最为严重。其总体不平等性主要源自社区和居家型养老服务;特别是与老年人能力建设密切相关的权益保障、社团生活、医疗保健及学习教育服务,不仅产出不足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平等。因此,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在平衡地区差异的基础上,有必要强化"发展型"养老服务理念,以更为精准的方式引导地方提升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产出及均等化水平。

多维添加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 下载:85 浏览:264

白萍 王清芬 杨彩平 《诊断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维添加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绘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NOSIE和N-BPRS各因子分和总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OSIE各因子及其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N-BPR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性(97%)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添加画治疗能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恢复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智能时代下的新型柔性压阻传感器 下载:87 浏览:437

骆泽纬 田希悦 范基辰 杨鑫 樊天意 王超伦 吴幸 褚君浩 《新材料》 2020年3期

摘要:
传感器是能将外部物理激励转换为电信号的核心器件。随着物联网、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传感器的性能与其适用环境的标准愈来愈高,全球的科学技术研究学者在不断地探索各类新型传感器技术。近年来,具有新材料、新结构、高性能的柔性传感器已被广泛报道,其材料选择、结构控制、制备工艺流程等技术不断完备。其中,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一系列的外加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性能优异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线性度、大测量范围、快速响应和高重复性等特点。传感器的微观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主要调控因素。传统的传感器表征测试方法只能静态地测量器件的结构,却无法在器件工作状态下实时地、动态地监测材料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原位表征测量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传感器性能提供了直观的实验支持。与此同时,单一传感器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技术需求,阵列化、智能集成系统成为未来传感器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智能传感系统不仅具备柔性压阻传感器采集信号的功能,还将传感器与设计的集成电路相连,通过电路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与处理,使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计算,完成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最终将数据传输到终端显示,展示出人体生理健康信息监测所需要的信息与智能化分析结果。本文主要归纳了近年来柔性压阻传感器的智能化进展,结合原位表征技术阐明了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联机制,探讨了基于柔性压阻传感器的智能系统构筑,最后展望了柔性压阻传感器与多功能智能传感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区域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下载:68 浏览:471

何维印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辽宁省水资源多维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纵向3层次、横向4大系统的体系结构,共选取20个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选取基本反映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协调管理等实际现状和发展需求,评价方法合理可行。

基于SC教学模式提升计算机网络课程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67 浏览:477

苗强 李慧 王红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分析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改革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反向矩阵的形式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转变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地位。通过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达到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依托于丰富的教学资源实施课上课下的多维度一体化教学;在学习成果考核评价方面实施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多维度考核,实现基于SC的教学改革。

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上震旦统灯四段气藏动态监测及认识 下载:47 浏览:449

严鸿 商绍芬 张铭 季晓靖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上震旦统灯影组灯四段气藏受地层剥蚀尖灭、岩性及构造等控制,为构造背景下的高温常压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为了深化认识复杂气藏特征及气藏开发动态规律,实现气藏高效合理开发,以高石梯区块灯四段气藏为研究对象,从气藏试井、生产测井和流体分析等多方位开展动态监测。分析了气藏动态监测典型事例,并结合气藏地质认识及开发动态指出了气藏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气藏储渗模式及开发方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灯四段气藏为中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气藏,气藏划分为高石3储渗区、高石2储渗区和高石9储渗区3个储渗单元;②气藏未见明显的边水底水,高石1井产出液体来自于灯二段,部分气井存在井底污染;③气藏存在孔隙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3种不同的储渗模式;④利用动态监测调整配产工作制度合理。结论认为,对于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全方位及多角度、多阶段及多类型地进行动态监测是正确认识复杂类型气藏开发特征及开发规律的有效手段,所形成的分析方法可以为类似气藏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上震旦统灯四段气藏动态监测及认识 下载:47 浏览:449

严鸿 商绍芬 张铭 季晓靖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上震旦统灯影组灯四段气藏受地层剥蚀尖灭、岩性及构造等控制,为构造背景下的高温常压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为了深化认识复杂气藏特征及气藏开发动态规律,实现气藏高效合理开发,以高石梯区块灯四段气藏为研究对象,从气藏试井、生产测井和流体分析等多方位开展动态监测。分析了气藏动态监测典型事例,并结合气藏地质认识及开发动态指出了气藏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气藏储渗模式及开发方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灯四段气藏为中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气藏,气藏划分为高石3储渗区、高石2储渗区和高石9储渗区3个储渗单元;②气藏未见明显的边水底水,高石1井产出液体来自于灯二段,部分气井存在井底污染;③气藏存在孔隙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3种不同的储渗模式;④利用动态监测调整配产工作制度合理。结论认为,对于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全方位及多角度、多阶段及多类型地进行动态监测是正确认识复杂类型气藏开发特征及开发规律的有效手段,所形成的分析方法可以为类似气藏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