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再识王光祈的音乐思想 下载:89 浏览:508

赵钰茜 杨美嫒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关于王光祈音乐思想的分析,学界普遍认为可从唯物音乐观、比较音乐观和进化音乐观这三类深入。重读他的著作及论文,可以感受到这三种音乐观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就音乐学术研究来讲,其思想对学术视野的拓展和创新、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在中国的延伸、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扬以及民族音乐的继承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

“晦涩”论争与现代诗派的诗学构建 下载:61 浏览:482

尚婷 《文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1930年代的晦涩诗风论争,大大增强了现代诗派的理论自觉和流派意识。经由对"晦涩"诗艺的深入阐扬,现代诗派的诗学主张和艺术理想得到进一步完善、传布。论争的深层动因是,中国新诗所借鉴的诸多西方文艺思潮在本土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剧烈的板块冲撞,其间涉及象征主义、意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古典主义等。论争过程中,现代诗派及其同盟者梳理、开掘了这些诗学资源的源流演变和丰富内涵,特别是围绕诗歌与散文的分界问题,着力区分了意象主义的"散文性"与胡适、梁实秋"散文化"理论的差异,有效修正了"诗体大解放"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遗留的种种积弊。

《新月派诗选》与《新月诗选》的“历史对话” 下载:49 浏览:342

白杰 《文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时隔半个世纪,陈梦家《新月诗选》在1981年影印重版,此后蓝棣之又编选了《新月派诗选》。新月诗派及其倚重的现代主义诗脉、艺术审美维度在新时期语境中获得合法地位,有力推进了文坛学界的"历史重叙"。《新月派诗选》整体承续了《新月诗选》的编选原则和艺术理念,但又在新的历史基点上着力凸显文学史的整体观照,通过选篇、目次、序文等调整完善新月诗派的边界范围和诗史坐标,更为完整地勾勒诗派发展脉络、演进轨迹。不过受限于诗派分界、人事纠葛及意识形态导向等因素,新月诗派仍有待在选本空间内展开更深层次的修复与重叙。

关公信俗与民间演剧述评——以山西为例 下载:66 浏览:362

刘霄 《当代艺术》 2020年3期

摘要:
关公崇拜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本身并不是以个人的历史功绩来阐述其文化内涵的,而是一种通过社会信仰、民间习俗、文艺作品等形式来传承的文化形态,戏曲表演更是传播、发展关公信俗的重要载体。山西作为关羽的故乡所在地保留了大量祭祀演剧的资料,这些文字(或文物)直观地反映出当地关公崇拜的活动内涵,对关公信俗的形成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经典化趋势 下载:88 浏览:494

路遥 《文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刘慈欣的科幻创作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现象,对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他的科幻小说进行经典化研究,就是用经典理论对刘慈欣科幻创作进行理解和阐释。研究刘慈欣必须用创新的方法和独特的视角,综合运用文学经典理论及科幻美学原理进行观照。

中国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下载:59 浏览:434

贾培煜 高晓琴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今天,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形式,研究直接投资、地理距离以及自由贸易协定对产业内贸易的作用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以中国与欧盟、东盟中的主要贸易对象为对比样本,选取2005~2016年面板数据,对中国与欧盟、东盟部分国家构建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中国未来贸易政策提出建议。

古村落旅游地社区居民感知研究——以碛口古镇为例 下载:75 浏览:373

刘丽娜1 邵秀英1 王利珍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居民态度与幸福指数等五个方面,对古村落旅游地社区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碛口古镇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中,居民的正面感知较强,负面感知相对较弱,对旅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社会影响方面的感知差异较大,随着文化程度和在本地居住时间的增加,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强度逐渐增强。

论琵琶曲《春雨》的创作风格与演奏特点 下载:78 浏览:415

赵雅琪1 汪岷1,2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琵琶曲《春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碰撞之下产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琵琶独奏曲。这首琵琶曲中最值得探究的是其以苏州评弹风格作为主题素材,以西方古典吉他中的指法为原型,与琵琶本有的指法相结合,使得乐曲将各种雨势描写得惟妙惟肖,将灵气十足的水乡雨景在人们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旨在从创作风格和演奏特点两部分向大家细致地描述并解析这首琵琶独奏曲。

当代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及取向 下载:46 浏览:501

王智红 王绍伟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民族声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审美韵味更是十分深厚,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的精华,我们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当然,面对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时代,我国的民族声乐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深入了解当代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不断反思多元文化背景下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这样才有助于构建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民族声乐艺术。因此,本文首先介绍民族声乐的含义,然后分析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最后探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从“数学信念”到“数学世界”:数学教育的新视角 下载:96 浏览:541

王文静1 彭刚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5期

摘要:
数学信念已成为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以往的研究通常较为重视个体的数学信念类型,而忽视这些信念产生的原因。由"经验空间"概念引出"数学世界"的概念。"数学世界"的概念对教育的启示在于:对一些教育现象的诠释,对数学教学的启示,对数学信念研究的启示。

中小学教师培训由“知”到“行”路径选择 下载:95 浏览:432

樊香兰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2期

摘要:
当下教师培训存在低效和失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小学教师在培训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体系、教学技能和方法,不能转化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跨越"知"与"行"之间的鸿沟,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正确的路径是:精准选择培训内容,防止培训信息错位;精熟学习培训内容,达到培训迁移;及时跟进培训,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建立完善的训后激励机制,完善跟进服务保障体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教学路径研究---以《哲学与文化》为例 下载:128 浏览:1315

高放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11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教学对于滋养广大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及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就目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教学的价值进行探讨,进而优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教学的路径。

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论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对比视角 下载:140 浏览:1416

李韵语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种研究范式容易因表面的相似性被作并置思考,但如果进一步分析两种研究范式关于社会实在与社会规律认识上的本质差异,可以发掘马克思主义更胜一筹的科学性来源。实证主义的影响不可忽视,但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可以吸收、借鉴其研究范式的优势。因此本文旨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关于社会研究范式的区别,表明对二者并置的态度,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与建构 下载:72 浏览:957

刘锋宇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当前,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国际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建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以下简称“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为全面实施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和基础。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的运行模式与人民的观念。因此,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必须认真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继而建构起能够真正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切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首先,本文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其次,本文将分析如何通过教育途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中。最后,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在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有效传播与传承。

经济体制转型中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究 下载:245 浏览:2044

李汶睿 《金融研究杂志》 2021年5期

摘要: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学前教育需要充分的对儿童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培育,并且使学生能够对更为优质的人生观及世界观予以养成,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对更为优质的学习习惯予以建立。近年来,社会的发展水平对不断提升,由此也使得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得以进一步的优化,诸多家庭在开展过程当中,已经能够将儿童的培训重点放置于学前教育阶段。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在构建过程当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起步相对较晚,并且现阶段仍然存在一定程度问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而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拥有较为明确的认知。需要以此确保学前教育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文章对我国经济体制在转变过程当中,学前教育发展所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以及整体转型方式进行综合性的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学前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现实性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