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关于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的思考 下载:36 浏览:413

冯琦 《中国音乐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小学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是当前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之一。小学音乐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科融合为突破口,促进教育创新发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下载:60 浏览:343

徐艳花 《中国教育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跨学科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小学美术学科跨学科教学进行了探索。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跨学科学科教学对学生美术素养、创新能力和整体素养的提高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小学数学高年级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 下载:40 浏览:394

林智泉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5年3期

摘要:
本研究深入探讨并设计了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的跨学科教学模式,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融合数学、科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采用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实践案例表明,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研究还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为跨学科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段的进一步推广和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政学科教学探析 下载:175 浏览:2678

李敏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依据我国实际国情,有效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通过高中教育提升学生后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高中学生综合素养。我国现阶段教育专家对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策略、教学模式的专题研究,有着新的突破,但是在个别地方,思政教材与实践的结合,以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就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政教学进行探讨。

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 下载:28 浏览:241

王琼 李崇爱 陈梦迁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缩写为TPACK)是"互联网+"时代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活动的重要知识基础。研究以S市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为对象,构建了TPACK发展的微课设计项目。该项目设置了"案例分析—微课设计—微课制作—总结评价"四个环节和"相互讨论、自我提问、迭代设计"三条支撑性策略。研究对17名志愿者教师开展了为期4周项目学习实践,采用TPACK前后测、微课教学设计评价两种方法收集实验数据并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的TPACK框架整体水平还较低,虽然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但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专业知识的二维融合、三维融合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2)微课设计项目能显著提高TPACK四个复合维度水平。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下载:73 浏览:494

杨琳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5期

摘要:
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设计开发信息化教育资源,并立足初中语数外教学,探索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研究发现,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突破教学重难点,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备课说课“二位一体教学设计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下载:98 浏览:520

王保祥1 王振临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1期

摘要:
学科教学作为与学生最接近的媒介,在传递学科知识、学科方法的同时,还承载着"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依托学校的课堂教学,从最基本的教学行为入手,开展备课、说课"二位一体教学设计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由此界定了该教学设计模式的含义,阐述了建构的原因、依据、指导思想和结构,同时还设定并完善了实施步骤,最终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教学尝试—以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为例 下载:63 浏览:498

洪成旗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地理教育已经进入素养本位的新时代。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尝试以素养立意,用地图识绘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用问题导学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用模拟演习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用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思考 下载:55 浏览:386

欧佩玲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2. 0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所呈现的巨大推动力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切入点。如何优质化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当今教育信息化时代下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亟待探究与思考的焦点话题。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做出了一定的概述,并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客观事实,从教学主体、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下载:36 浏览:435

黄明全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会让教学的有效性获得稳步提升。在开展教育系统搭建的过程中,德育教育目标和具体学科教育的紧密联系,能让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对学科进行客观、真实的看待,并在辩证思想的引入中,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立德树人”落地化研究——以《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例 下载:68 浏览:356

吴子兴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摘要: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语文学科教学论》作为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同样要重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立德树人"落地化的问题。

教师资格面试科学化:问题与对策 下载:36 浏览:341

钱海锋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7期

摘要:
面试由于其直观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成为教师资格认定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面试的关键问题是评分的客观性和一致性,这也是提高教师资格面试科学性的关键。对考生和考官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科学地考查教师能力,教师资格面试考核需要采用更简明的评价指标,加强对学科教学认识的考查,强化教师资格考试的实践导向功能,密切与教师教育课程的联系,形成公正的、技术全面又目标有效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德育实效性提升新视野:补齐责任意识教育短板 下载:63 浏览:353

杨美芳1 李茂红2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6期

摘要:
德育实效性问题是困扰众多德育工作者的难题。不少人对此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但是效果似乎并不佳,因此改变思路,寻找新的突破口显得紧迫而必要。责任意识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凸显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然而,部分学校教育中却存在责任意识教育的缺失现象。为此,补齐责任意识教育短板,提升德育实效,就需要学校转变思想,强化认识,把责任意识教育纳入德育范畴;协调一致,统筹安排,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在实践中的落实;开展研究,总结经验,积极将责任意识教育研究成果推广出去。

信息科技与数学跨学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下载:15 浏览:170

陶秋荣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4期

摘要:
信息科技与数学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围绕如何有效整合信息科技与数学教学资源,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跨学科教学模式。通过分析现行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融合信息科技与数学教学的必要性。介绍了以信息科技为支撑的数学教学方法,包括使用数学建模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工具,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接着,探讨了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和技能需求,强调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的重要性。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验证了该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高中历史、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以历史视角品读《乡土中国》 下载:14 浏览:182

张琦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3期

摘要:
进行历史、语文跨学科教学需要寻找两个学科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上的交叉,找到跨学科教学的融合点。乡村基层治理是高中历史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高中语文阅读书目《乡土中国》也有相关论述,而阅读学术作品、获取知识、形成认识,不仅是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因此本文以从历史视角出发品读《乡土中国》为例,简述历史、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施。

基础教育低年级体育学科与语数英学科有效整合的探究 下载:43 浏览:468

梁安庆 《中国体育科学》 2025年4期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全面综合性发展,在学习中具备跨学科意识,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将各科知识整合起来为学生进行讲授,将各学科之间所涉及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有机的串联起来。对于低年级的体育老师而言,开展体育教学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之外,还要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在班级中的适应能力,要让学生生理心理都得到关注。因此,基础教育低年级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时要将语文数学和英语各学科与体育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下面将对此观点展开逐一探讨。

诗词与科学跨学科教学模式探究 下载:72 浏览:743

庞振楠1 吴佩娟2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0期

摘要:
诗词与科学跨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将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本文从诗词与科学的内在联系和学科价值出发,对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和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诗词与科学跨学科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简析 下载:50 浏览:531

李应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改变。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进行充分的彰显,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相应的传统文化,可以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熏陶,能指引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并且能强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感知,这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发展有极大帮助。因此,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策略。

小学古诗词跨学科教学策略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 下载:58 浏览:591

林娜 《中国文学》 2025年4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跨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将古诗词与跨学科教学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古诗词跨学科教学策略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以期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浅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120 浏览:1520

王立杰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生必学的一门科目,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并不只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也会为学生讲解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就目前初中生心理现状来看并不理想,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心理上的引导,使其能够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成长。本文概述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具体推进策略进行了分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