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保温措施对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变化的效果分析 下载:327 浏览:3688

乔建军 窦雪艳 吴星明 马伟强 王艳玲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保温措施对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变化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21年12月8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棉被保温措施,观察组实施全方位保温措施。比较两组术中应激、术中平均体温、清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干预满意度、麻醉恢复期体温。结果:观察组术中应激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低体温、躁动、寒颤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干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期体温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患者实施全方位保温措施效果确切,做好保温措施,有利于减少术中的不良应激,减少低体温的发生,提高麻醉恢复期体温,缩短清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动态对比增强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患者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336 浏览:3102

张文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动态对比增强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MRI检出淋巴结89枚,通过T1WI平扫,均为等信号或者低信号,T2WI平扫后均为等信号或者高信号,DWI均为高信号,淋巴结转移率为40.4%(36/89),淋巴结非转移率为59.6%(53/89),转移淋巴结患者和非转移淋巴结患者的ADC值分别为:(0.84±0.21)×10-3mm2/s、(1.29±0.3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MRI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得到的宫颈癌分期结果为:ⅠB期有20例、ⅡA期有18例,ⅡB期为12例,病理检查后,宫颈癌分期结果为:ⅠB期有21例、ⅡA期有18例,ⅡB期为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磁共振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检查,可以有效确认宫颈癌分期结果,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0 浏览:412

丁月茹 《肿瘤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宫颈癌病人在接受护理期间,予以宫颈癌护理+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3.1-2024.5时间阶段中,提取出50名病人,将其实行划分,将医院日常护理运用在对照组,将心理护理运用在观察组,数值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逐步改善,P<0.05。结论:宫颈癌病人在实施护理期间,为其实行心理护理,以及对宫颈癌患者护理之后,病人的心理状态逐步改善,促进病人的预后。

系统规范化联合个性护理模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影响 下载:73 浏览:818

杨丽芹 《肿瘤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系统规范化联合个性护理模式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早期宫颈癌患者80例为研究的对象,均于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设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系统规范化联合个性护理模式护理,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为评估的指标。 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yin-Germeys情绪问卷评分比对照组低,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系统规范化联合个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研究 下载:165 浏览:1575

崔玲玲 《心理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多样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均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采纳“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n=40)开展多样性心理护理,分析对比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HAMD、HAMA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HAMD、HAMA评分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开展多样性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病情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满意的护理体验。

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 下载:98 浏览:915

桂莲 《肿瘤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评析循证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手术治疗病人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62名患者,时间确定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区间。经由抽签法分为两组,各组31例。参照组为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各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临床相关指标比参照组优异,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护理期间,将循证护理模式落实到位,对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作用显著。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抑郁、焦虑及细胞免疫的改善探究 下载:191 浏览:2924

李玲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抑郁、焦虑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36例宫颈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未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与实验组(18例: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CD3+、CD4+、CD4+/CD8+等细胞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期抑郁、焦虑以及细胞免疫功能。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下载:289 浏览:2917

方雪 《肿瘤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得到了合理优化,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经护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了合理优化,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针对数据差异,以P<0.05,表示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颈癌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下载:151 浏览:1940

方雪 《国际护理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得到了合理优化,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经护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了合理优化,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针对数据差异,以P<0.05,表示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颈癌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保温护理对老年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研析 下载:189 浏览:2710

郭小凤 《国际护理学》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保温护理对老年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年宫颈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目标,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9例。常规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保温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和麻醉诱导开始时体温对比常规组患者得出(P>0.05),差异对比无临床意义,研究组患者手术开始、术中30分钟、术中90分钟、手术结束时体温比常规组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麻醉复苏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温护理干预对老年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具有积极、正向影响,可维持围手术期患者体温状况,减少寒战、躁动、延迟苏醒等并发症,提高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