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25 浏览:2500

朱美宇 吴晓雯 刘雪(指导教师)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通过对某三甲中心医院康复科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调查,分析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于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从某中心医院康复科选出6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与运动疗法治疗,实验组在进行常规药物和运动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两组分别进行为期5个月的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将两组Berg评分、Holden分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实验组治疗后Berg评分、Holden分级、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于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着显著的作用。应用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的患者较进行常规药物和运动疗法治疗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更明显。

针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的研究 下载:255 浏览:2413

王衍翔 张凯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针刺治疗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1月-2022年5月某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的患者中筛选出4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只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进行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针刺疗法,每组治疗5个周期,每个周期18天,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前后对比。研究结果:经过针刺疗法及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ADL、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肌张力状况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结合针刺的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更加有效。

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237 浏览:2435

王艺康 申云海 吴鉴锋 刘雪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是探讨采用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采取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住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的第6周相比于治疗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的第12周与治疗第6周相比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第6周和12周的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UEFT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义意(P<0.05)。结论 使用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等。

核心稳定性训练在产后康复中的应用 下载:249 浏览:2396

贾晶婷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在产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产妇80位,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和传统的康复治疗),每天一次治疗,30min/次,3次/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核心稳定性训练,每天一次治疗,1min/节,每节间隔休息1min,10节/组,3组/天,4次/周,每隔一天休息一次。 所有患者进行24周康复训练。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MT肌力分级标准、拍CT或X光、身体姿势评定、vas疼痛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耻骨联合加压实验,骨盆分离测试,生活质量满意度作为评定进行疗效观察,采用统计学SPSS 20.0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9例,有效17例,无效14例,总效率为65%。数据统计证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核心稳定性训练应用于产后康复的效果优于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使产妇核心稳定肌不同程度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康复训练相比,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明显改善产后问题,提高肌力,降低肌张力,改善患者体态,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PNF技术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57 浏览:2462

贾晶婷 刘雪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PNF技术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标准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和传统的康复治疗),每天两次治疗,30min/次,7次/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PNF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每天两次治疗,30min/次,7次/周。 所有患者进行24周康复训练。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MT肌力分级标准,上肢FMA测定作为评定进行疗效观察,采用统计学SPSS 20.0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4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效率为67%。数据统计证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NF技术联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治疗优于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使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不同程度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康复训练相比,PNF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肌力,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具有良好的疗效。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下载:238 浏览:2544

郝晴 刘雪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医院康复科2022年1月-2022年4月接诊的4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Fuger-Merger评定量表(FMA)评估了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Jebsen手功能评分评估患者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完成情况;Barthe指数(bi)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结果:改良Ashworth评分(mas)、Fuger-Merger评分(FMA)、Jebsen手功能评分和Barthel评分(bi)实验组受训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常规康复训练与镜像治疗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康复效果。结论:脑卒中偏瘫病人可以增强镜像神经元的兴奋性,激活脑部记忆中某些区域运动皮层。大量重复的镜像练习可以导致相应条件的形成反射,加速形成常规运动反射弧。可促进上肢功能及手部功能的恢复,缓解上肢痉挛,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损害。

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34 浏览:2394

崔芸菲 刘雪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程在1-3个月内且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强度为20%和60%的最大运动能力的电动脚踏车训练,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肌力耐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三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2组患者的改善优于治疗1组。结论:适宜强度的有氧运动结合常规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的恢复。

MTT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下载:234 浏览:2484

崔展肇 褚晓晴通讯作者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为探讨MTT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选取实习医院2022年1月-5月期间收入符合标准的30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名患者和实验组15名患者,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传统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每周6天,每天3组,每组10次的MTT训练。对患者的步行能力使用6min 步行试验,10m 步行试验简化, 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 ,Berg 平衡量表进行评定。进行常规传统康复治疗并同时也进行MTT训组(实验组)各项评定指标均高于只进行常规传统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联合MMT力量训练在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方面显着优于单纯综合康复治疗。

IE-CDIO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下载:161 浏览:1518

赵华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做的教育模式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在校大学生目前接受的教育现状调研,并以CDIO教育模型等为理论依据,结合所在行业的社会需求,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根据对物流行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具有普遍实施意义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念,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框架,希望能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进一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发展。

基于角色转变冲击模型ICU新护士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下载:2 浏览:425

薛友儒1 张蔚1 孙高翔2 陈美1 林小红1 何良辉1 武会芬1 巩健1 2019年6期

摘要:
构建基于角色转变冲击模型的ICU新护士培训课程体系,用于指导护理实践,科学评价ICU新护士的培训质量。方法以角色转变冲击模型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检索法、专家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建立ICU新护士培训课程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4.44%,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90,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412。最终确定的培训课程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126个。结论基于角色转变冲击模型构建的ICU新护士培训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较好,为ICU新护士的培训提供了参考。

民办高校文化软实力实现路径研究 下载:64 浏览:531

殷秀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软实力作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民办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实现路径三方面进行探讨,为实现民办高校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下载:342 浏览:3581

曹金云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6期

摘要:
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介入术后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心脏康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作为心血管疾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脏康复正在变得越来越完善和标准化。持续性心脏康复护理主要包括:综合护理评估、控制危险因素、运动与饮食护理等。本文总结了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康复护理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临床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传统诗词文化与绘画的融合创新 下载:216 浏览:2203

苏宇旋1 张雪冰2 《当代中文学刊》 2022年8期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与古典绘画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诗词意境长期以来是中国人所向往和造求的一种精神生活的理想状态。在油品创作中融入诗词意境,表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通,使油函创作呈现出冰厚的东方气质,应成为中国油画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油画民族化之路的有效途径。通过油画的方式切入、求新求美、兼收并蓄,创新诗词表达和传承方式。要求学生每幅油画都以诗词为主基调,画中有诗,进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将历史文脉融入绘画作品。达到提升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油画创作技能和树立文化自信的目的。

《 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思考 》 下载:415 浏览:3204

​郑杰 张欢 吴宝珠 《文学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文学圈是一种集合文学同好,共同阅读文本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文学模式曾演变成咖啡馆式学习模式、沙龙学习模式等。本文主要探讨语文教师应用儿童文学圈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方法。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载:244 浏览:2337

车孟巧 孟珍珍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幼儿期是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有利于幼小衔接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能够促进幼儿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济南市某社区老年女性宫颈癌知信行现状调查 下载:159 浏览:1490

田倩 林辉 《肿瘤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调查济南市某社区老年女性宫颈癌知信行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法对2023年1月~2023年3月济南市某社区老年女性的宫颈癌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共327例纳入本次研究,运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老年女性宫颈癌知识认知得分为(71.35±8.50)分;老年女性宫颈癌防治所持态度得分为(87.85±15.92)分;老年女性宫颈癌防治健康行为得分为(62.66±35.60)分。结论:济南市某社区老年女性宫颈癌知信行处于中等水平,尤其对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还不够了解,有预防意识,但是没有实际行动。因此,加强健康宣教,积极推进筛查项目对防止社区老年女性宫颈癌发生非常重要。

CTA和MRI对膀胱移行上皮癌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下载:172 浏览:1601

高溪溪 刘永 《肿瘤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CTA和 MRI两种检查方法对膀胱移行上皮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在2022年7月-2022年12月时段收治疑似确诊的60例膀胱移行上皮癌患者,均进行CTA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和诊断效能。结果:MRI的检出率、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CTA,其中检出率、准确性、特异性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结论:MRI比CTA更为准确和权威,临床上对疑为膀胱移行上皮癌者给予 MRI影像学检查,其检出率和诊断效能将会大幅度提高,从而更高效地为膀胱移行上皮癌的患者提供治疗与服务。

CT和MRI对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104 浏览:1226

焦子爽 孙利利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本组中选取了44例节细胞神经肿瘤患者均为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旨在分析CT和MRI对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回顾性研究,选取了在济南千佛山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的疑似44例节细胞神经肿瘤病例,其中男16例,女28例,年龄为18-65岁。“金标准”是病理检查,MRI和CT对检查提供帮助,病例均行CT和MRI扫描,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病例的检出情况。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39例,阴性5例。CT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确诊病例为32例,真阴性确诊为3例,MRI检查显示真阳性为35例,真阴性为3例。得出CT检出率为72.72%,MRI检出率为79.54%,MRI 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79.54%、60.00%、89.74%;CT 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 72.72%、60.00%、82.05%,MRI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有助于辨别肿瘤内部成分特点,MRI检查可以进一步辨别内部形态,CT和MRI 检查各有优点,针对患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CT和MRI对确诊节细胞神经瘤有重要意义。

血清CEA、CA199与CA125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77 浏览:1841

刘雨奇 白婧 《肿瘤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CA125、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贵州省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与此同时,另外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将健康组与研究组进行血清CEA、CA125、CA199检测,先对其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再依据检测结果对比两组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及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健康组;Ⅱ、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Ⅰ期,且Ⅲ、Ⅳ期均高于Ⅱ期,Ⅳ期高于Ⅲ期(P<0.05);血清CEA、CA125、CA199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均高于CEA、CA125、CA199单一诊断(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CA199三者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三项联合检测具有比单项检测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对结直肠癌的高效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该做法值得临床推广。

NLR、PLR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 下载:177 浏览:1882

朱蕊 和静 《肿瘤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NLR和PLR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价值,为甲状腺癌及其预后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方法:通过选取淄博市某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月收治入院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一时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数据。观察组依据肿瘤大小分为两组:可疑恶性肿瘤组(肿瘤大小大于1cm)50例,甲状腺微小癌组50例(肿瘤大小为0~1cm);依据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两组,转移组50例,非转移组50例,分别进行NLR、PLR数值对比,进一步评估其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特征。结果:对照组的NLR、PLR均低于观察组;在观察组中,甲状腺微小癌组NLR、PLR值小于可疑恶性肿瘤组患者;转移组NLR、PLR值均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肿瘤直径大小与患者的NLR、PLR呈正相关;甲状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也是影响NLR、PLR增高的因素之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