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电动牙刷设计中的设计心理学研究 下载:16 浏览:202

龙婷薇 《设计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为了让电动牙刷更好地融入市场,帮助用户更好地呵护口腔健康。文章站在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对电动牙刷的外观和用户操作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当下电动牙刷在视觉形态和操作设计在用户心理上的优势劣势,为电动牙刷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方向,帮助企业和设计师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科学合理的产品。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 下载:44 浏览:297

朱滢 《心理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美国心理学会关于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和相关的规定,以及结合心理学科研实践讨论怎样实施这些原则与规定。本文对我国心理学的伦理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主要内容如下:1.人类参与的研究; a.知情同意及欺骗; b.自由退出; c.保护免受伤害和事后情况说明;d.清除有害后果; e.保密。2.动物研究的伦理:a.反对研究动物的论点; b.赞成研究动物的论点。c.研究动物的指南。3.科学欺诈。4.监督伦理实践。

心理学研究中的还原主义问题考察 下载:45 浏览:431

葛鲁 嘉陈雷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还原主义是主导心理学研究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原则。其核心思想是认为,世界是分层的梯级系统,可以通过已知的、低层级的事物或理论来解释与说明未知的、高层级的事物或理论。实证的科学心理学在自己的起步的阶段,曾经把物理学当成了自己的榜样,当成了自己的标准。心理学在解说人的心理行为的过程中,就把心理行为的规律归结为物理主义的规律。生物决定论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或行为主要受人的生物因素所决定,人类的社会行为、人格乃至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都决定于这些个体、群体、种族或人种的生物因素。还原论与还原方法既有联系又存在着质的差别。还原论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其合理的地方。这也就可以区分出所谓的物理主义的还原,化学分析的还原、生物决定的还原、生理机制的还原、社会决定的还原、文化制约的还原,等等。在表面上看,心理学研究中的还原主义是一种简单化的或简约化的研究处理。但是,在深层上看,心理学研究却借助于还原论而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框架。并且,这也是将各自不同学科的相关的探索转换成为了心理学的学术性资源。

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危机”:一些积极应对策略 下载:55 浏览:443

刘佳霍 涌泉 陈文博 解诗薇 王静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不高是目前心理学研究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不仅是由于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复杂性及实验操作、环境等无关变量的影响,排除个别学术不端行为,许多研究者偏差性的操作也是影响可重复性的重要原因。由于一些偏差性操作可能已经被当成研究惯例,因而有必要明确具体操作来源并据此提出解决策略,为促进心理学界关于研究程序、数据分析、结果呈现等操作惯例的转变提供参照。

人工智能助力心理学研究的应用场景 下载:16 浏览:268

黄诗雨1 陈广舜2 王誉璇2 黄宇诚2 莫子君2 林刚2 《人工智能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以及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高速发展,该项技术也为心理学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应用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获得的生态化数据,可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以及外部效度。因此,本文将从心理测量、心理变量预测以及心理症状的识别与诊断等多个角度探究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式,并提出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未来可以有效促进心理学研究发展提供思路。

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下载:211 浏览:2190

张小梅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为了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大学生网贷行为,探讨了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心理学基本概念,社会心理学涵盖的领域。分析了社会心理学与大学生网贷行为:大学生网贷现状,大学生网贷的利与弊,运用社会心理学分析大学生网贷原因。总结了大学生网贷行为的干预建议:教育和信息传递,增强金融意识,提供支持和建议,社群支持以及寻求专业帮助。

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下载:190 浏览:2133

戎晶晶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1期

摘要:
新时期媒体环境的形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环境。这些亚文化在满足青年多元需求的同时,也对青年群体的认知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只有对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选择恰当的方式对青年亚文化进行引导,才能从最大程度上发挥亚文化的积极作用,为高校教育提供方向指导。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年亚文化现象,并对后续亚文化的发展展开讨论。

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下载:227 浏览:2383

戎晶晶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新时期媒体环境的形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环境。这些亚文化在满足青年多元需求的同时,也对青年群体的认知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只有对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选择恰当的方式对青年亚文化进行引导,才能从最大程度上发挥亚文化的积极作用,为高校教育提供方向指导。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年亚文化现象,并对后续亚文化的发展展开讨论。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