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培育“工匠之师”的新时代特色思政教育实践与探索——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 下载:88 浏览:498

马雷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11期

摘要:
"工匠之师"这个词汇,源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7年教师节前夕的9月8日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考察时对学生们的勉励。总理对同学们说:"你们不是一般的工匠,你们是‘工匠之师’![1]"总理的到来,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这所有着近40年历史的全国第一所培养职教师资的高校呈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之中,也使更多的学者对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文章以该校特色人才培养为基点,重点挖掘其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工匠之师"的重要作用,提出在顶层设计上要依据生源的禀赋差异处理好"师能"和"傅能"的传递与传承,构筑培育"工匠之师"的思想高地、打造特色思政教师队伍、营造"工匠之师"的文化氛围等特色思政实施方略。

浅谈红色儿童剧在幼儿园思政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下载:255 浏览:1051

张皓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红色主题儿童剧在幼儿园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红色主题儿童剧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幼儿园思政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本文探讨了红色主题儿童剧在幼儿园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红色主题儿童剧在幼儿园思政教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思政素质和爱国情感。

微文化下文化自信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实践的路径研究 下载:59 浏览:409

邹杰婷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10期

摘要:
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向心力、民族凝聚力,因而对学生而言,既是其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其独立思考、辩证思维的重要衡量标准,如何让学生在暗流涌动的文化环境中坚定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处于当前的微文化环境,如何充分利用微文化环境在信息传播、分享等方面的优势,使文化自信自然地融入到思政教育实践中就成为当前教育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将以高职院校为例,对微文化下文化自信融入思政教育实践的路径进行探究。

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下载:287 浏览:3000

温泉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爱国情感的重要阵地。将红色音乐文化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传承红色音乐文化,是践行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良好策略。教学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红色音乐文化对于培育学生红色精神,砥砺学生前行动力的重要意义,采取多元化策略推进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用红色歌曲为思政课堂注入高尚灵魂,让学生在红色歌曲传唱中坚定信仰,推动音乐与思政同向同行。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尚存缺憾,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尚需调动,为更好促进贛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达到双赢局面,双方应主动建立合作关系,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

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路径探析 下载:63 浏览:475

陈冬仿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爱国主义、进取、仁爱、修身、贵和尚中等思想是高校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及精神导引的主要内容。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对我国大学校园的渗透,高校应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进教案、进课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下载:63 浏览:468

胡韦琳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高中语文课程包含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载体。积极利用高中语文教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对促使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提出了将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高中语文的思政教育作用。

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班主任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策略 下载:42 浏览:274

孙晨燕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疾速发展,多元文化思潮如潮水般席卷而来,小学生作为时代的敏感触角,对新鲜事物满怀好奇,却也更易受外界纷扰影响。作为班主任,应紧握时代脉搏,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学生心灵,精准把握其成长需求。通过整合社会经验,提炼积极元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为学生筑起坚固的思想防线,守护他们纯真无邪的心灵世界。我们致力于培养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时代责任感的高素质新一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不懈奋斗,共同绘制教育新蓝图。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 下载:33 浏览:1362

胡馨月 《当代管理》 2025年4期

摘要: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因为人力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我国国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持续的突破,这也更加增强了其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压力,因为企业不断发展就需要人力资源不断发挥调控作用。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企业人才管理与配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思政管理部门的帮助,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传达和施行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员工的诉求和心理状态,此时就需要思政管理部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疏导,因此可以说良好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结合,这样才能坚定企业发展信念,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原则入手,对二者融合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进而论述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和有效作用。

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300 浏览:3017

王静 《中国音乐学报》 2022年2期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育当中,是新时代育人理念的新要求与新挑战。小学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能为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高校就业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指导策略 下载:158 浏览:2590

刘睿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高等院校学生自身素养与就业的能力培养将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深入探讨的是高校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意义,提出高校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指导策略。

新时代技工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下载:166 浏览:2692

何威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劳动教育对技工院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技工院校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劳动教育存在着短板。

融媒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创新研究 下载:163 浏览:2723

梁琼丹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在融媒体时代中各种媒体均体现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作用,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使得融媒体功能逐步完善与升级。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融媒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创新进行研究,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 下载:130 浏览:726

陈丹云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也为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理念强调的是,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而是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并且在各个领域和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深入挖掘网络思政教育的潜力,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互动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下载:116 浏览:1217

李美玲 潘临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使其全面发展。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构建研究 下载:157 浏览:2682

易建平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大思政”主要是指在系统论的观念下,对学校教育内存在的多个要素进行结合,随后利用思政队伍、教学资源以及方式,优化、改革我国高校教学内容,其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以及育人观念。因此,高校进行思政教学的过程中,也需结合大思政构建育人模式,以此完善教学效率。

基于思政教育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路径研究 下载:132 浏览:1024

于江雪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语文课程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不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影响了他们对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思政教育是当前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将其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173 浏览:2674

赵雨 柳叶 赵宇虹 修翰江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中的具体作用,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实现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作用的有效措施,其内容包含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强化教育管理内容、增进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等,从而利用思政教育有效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下载:165 浏览:2683

修翰江 赵宇虹 柳叶 赵雨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红色文化是我国现代思政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更全面发展以及人格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从红色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红色文化传承的教育原则以及教育方式的强化进行探讨和分析。

思政教育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88 浏览:1895

陈巨东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中职学生管理中思政教育作为常见教育方式,在对学生价值观与道德素养影响方面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融合,能够提升中职学生管理效率,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思政教育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展开情况,提出思政教育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路径,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建议。

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路径研究 下载:169 浏览:1874

张永金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我国经济转型,在此环境中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为重视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传统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诉求,为了能够推进民办高校与时俱进,需要民办高校能够提高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全面融合。创新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民办高校育人水平,为社会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1/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