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刊物之大关怀:《西风》《家》与性教育及心理卫生普及 下载:60 浏览:257

张济顺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由圣约翰大学的黄嘉音、黄嘉德弟兄主办的《西风》和黄嘉音夫妇主办的《家》杂志,在传播性科学知识、推动心理卫生方面着眼于"下层工作",力求普惠都市大众。通过这两个刊物,黄氏兄弟和他们的读者共同营造了一个身体与社会的话语空间。这些本属于卑污、忌讳或神秘的私密话题从精英笔下步履艰难地走向公众论坛,黄嘉音亦成为心理卫生运动的践行者。天翻地覆的中国历史剧变中,黄氏兄弟营造的这一方空间与都市大众文化一起走到了尽头。

磁性多孔RGO@Ni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吸波性能 下载:62 浏览:443

刘佳良1 陈平1,2 徐东卫1 于祺3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以氧化石墨烯和乙酰丙酮镍为原料,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三维多孔RGO@Ni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组成,根据拉曼谱分析了材料内部的石墨化程度和结构缺陷,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RGO@Ni纳米复合材料的填充量(质量分数)为25%时在最小反射损耗(RLmin)和最大有效吸收带宽(EAB)方面显示出优异的EMW吸收性能;厚度为2.2 mm的RGO@Ni纳米复合材料其RLmin为-61.2 dB,而在2.5 mm匹配厚度下覆盖的EAB范围最广,为6.6 GHz(10.5~17.1 GHz)。这种复合材料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归因于协同效应的增强和特殊的多孔结构。

MoP纳米粒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下载:67 浏览:451

肖雅丹 靳晓哲 黄昊吴 爱民高 嵩刘佳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金属钼纳米粉体再使其与赤磷发生固相反应,用两步法制备出磷化钼纳米粒子。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表征磷化钼纳米粒子的结构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oP纳米粒子呈球状,粒径为20~50 nm;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的条件下MoP纳米粒子负极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746 m 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241.9 mAh/g;电流密度为2000 mA/g时放电比容量为99.90 m Ah/g,电流密度恢复到100 mA/g其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247.60 mAh/g。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MoP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逆性。

氧等离子体处理对国产芳III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57

王静1 任航1 陈平2 时晨1 任荣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用氧气等离子体处理芳III纤维的表面,考察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芳III纤维表面性能的变化。使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动态接触角等手段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芳III纤维化学结构、表面元素组成、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浸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保持纤维本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用氧等离子体处理在纤维的表面引入了含量分别为20.1%和8.1%的新极性官能团(C-O和COO)。经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表面的沟槽和起伏增多,粗糙度增大。用等离子体处理使纤维表面的浸润性能明显提高,总表面自由能由49.9 m J/m2提高到67.1 m J/m2。

对非批判性教育政策转移的审视:比较教育学的文化视角 下载:38 浏览:459

吕云震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国际转移一直是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国际学业成就测试及排名表的兴起,教育大数据风靡全球,带来教育政策的去背景化以及基于政治功用的政策借鉴导向。从比较教育学的文化视角审视与分析这些问题十分有必要,一方面可以厘清教育政策转移的正确逻辑,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非批判性的教育政策转移为世界各国带来的负面教育影响。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 下载:45 浏览:351

黄志敏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不可替代的学科,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章主要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并分析了实行的方法,即回归生活、注重体验以及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以红色文化资源提高党校党性教育成效研究 ——基于云南曲靖市红色文化资源的调研 下载:125 浏览:1319

史静 史涛 宋家美 陈艺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红色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党性教育的“活教材”,具有独特的基因、内容、方法和效能优势。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系统性不强、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不足、硬实力薄弱、软实力欠缺等瓶颈,要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优势,需从局部或者重点关节上逐一突破,增强系统性,创新教学形式,规划内容框架,夯实软硬实力,不断“精耕细作”,释放党性教育的效果合力,以此提高党性教育质效,真正做到引红色文化资源之“源”,活党性教育之“水”。

学习共同体:名师农村工作站培训的组织形态——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 下载:50 浏览:398

唐良平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从名师农村工作站培训的结构与特征出发,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构建名师农村工作站的学习共同体,突出工作站导师与学员间的平等、和谐、互动关系,是名师农村工作站提升培训效果的必然选择。学习共同体是名师农村工作站崭新的组织形态。在学习共同体中,导师与学员通过良好的学习情境,进行言语对话和行为互动,共同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生命的价值。

论课堂突发事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下载:73 浏览:431

徐飞1 徐学福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课堂突发事件常被视为中断教学进程的干扰,令教师避之不及。实际上,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生活意料之外的遭遇,它具有磨练职业心态、激发教学反思、促进自我实现等作用。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过程,可视为非连续性教育的过程。这种非连续性教育具有不确定性、非连续性、转折性、排他性等特征,需经过遭遇、震惊、反思、领悟四个阶段。要充分发挥课堂突发事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拓宽视野,提升专业判断力。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视域下幼儿家庭个性教育审思 下载:126 浏览:176

刘晗冰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7期

摘要: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在家庭对幼儿个性教育中,出现了忽视幼儿主体性、教育内容“唯智”倾向、教育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因此父母应要尊重幼儿,平等沟通;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关爱幼儿;与幼儿交往互动,在互动中帮助与引导幼儿,以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冲突与协调 下载:84 浏览:969

周宇霞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现阶段,显性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占据主要角色,通过教材使用、讲授等形式实现教育目标,相对来讲,较为忽视隐性教育功能,缺乏对其实施合理设计与科学控制,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两者间产生反向作用力下的冲突。有鉴于此,文章从两者在高校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内生逻辑出发,探讨两者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现实冲突本质、维度、源流,从显性教育向理性与人性转向、隐性教育向环境与资源倾斜两个方向深入性探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协调。

红色资源用于党性锻炼实践的探索 下载:35 浏览:470

王贵林 《管理与科学》 2025年1期

摘要: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加强党员党性锻炼,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延安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性教育的实际,针对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性锻炼的现实困境,提出新时代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 展党性锻炼的对策,对于干部加强党性锻炼,不断坚定对党忠诚、为党尽职的政治担当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探索小学班主任视角下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的实践意义及策略 下载:68 浏览:711

李海润 段焕菊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小学班主任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的实践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通过整合课程资源、设计实践活动、借助家校合作以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方式,班主任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促进他们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并培养他们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的强化路径探析 下载:128 浏览:1307

曹莹娜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11期

摘要:
党性教育一直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变的话题。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党建的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特别是要把好党性教育这一中心环节。基层党校是培养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强化基层党校的党性教育,是提升党员干部修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三个角度探讨了强化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的有效路径,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助力于提升党性教育质量。

精准教育帮扶实践创新探索 下载:197 浏览:1997

王春兰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2期

摘要:
2020年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告别绝对贫困,但是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相对贫困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破解相对贫困难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拔穷根”的根本政策之一,它推动贫困地区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在整个脱贫攻坚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能有效防止返贫,必须被坚定不移地得以实施。如何提高深度贫困乡镇教育扶贫的效率?在教育扶贫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途径,凝练教育扶贫实践成果,提高对教育扶贫对象的识别、帮扶、管理的效率,本文从高职院校师生对贫困乡村小学的一对一帮扶中,总结提炼一些新的帮扶实践方法,以期为推进当前我国教育扶贫问题的研究做出一点努力和贡献。

以支教促高校“知行合一”型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探究——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模式探索 下载:268 浏览:2698

魏唯 丘怡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11期

摘要:
本文是基于福建闽东乡村振兴政策,发挥全国样板党支部的示范作用,探索以党建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以智力扶贫形式推进服务乡村振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为例,探究党支部如何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报国信念相结合;充分运用主题党日、微党课、现场教学、支部共建、专题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丰富党性教育活动方式,推动样板党支部建设;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视域下幼儿家庭个性教育审思 下载:97 浏览:1778

刘晗冰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7期

摘要: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在家庭对幼儿个性教育中,出现了忽视幼儿主体性、教育内容“唯智”倾向、教育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因此父母应要尊重幼儿,平等沟通;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关爱幼儿;与幼儿交往互动,在互动中帮助与引导幼儿,以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女性教育与社会公平 下载:120 浏览:1248

徐紫盈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10期

摘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指标, 在男女平等的背景下研究女性教育,对于推进社会公平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女性教育公平问题在世界各国具有推进,尤其是在我国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仍旧需要结合女性性别特征,实现实质上的女性教育公平。

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下载:153 浏览:1585

符艺潇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3期

摘要:
幼儿的社会性教育要靠“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环境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兴趣具有广泛性、易变性、肤浅性,面对幼儿的这些兴趣特点,教师在环境创设方面需要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根据教育目标,为幼儿创设物质环境,是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有效办法。教师对待幼儿必须尊重和爱护,只有教师主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才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元素的灵活有效运用研究 下载:61 浏览:1591

​陈玥西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它是通过节奏、音高、音强、音色、曲式、结构等音乐元素造成的特定音响所引起的联想来达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的,而幼儿则通过音乐教育活动能够体验感受到音乐美妙的艺术形式,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形成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提升音乐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所以,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到音乐元素的应用灵活性,将音乐元素巧妙地渗透到教学中,让幼儿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实现当前教育教学的目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