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 下载:49 浏览:397

杨春梅 《中国设备》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效果。方法:选120例行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室腔镜设备共12套按抽签分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确保管理操作准确性,值得推荐使用。

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在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安全性效果分析 下载:54 浏览:366

苏云萍 王雅玲 吴文永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间实施的760场手术,随机分为常规组、改进组各380例,对常规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对改进组实施质控-专业小组结合护理管理(由质控小组和专业小组共同进行科室护理检查、整改、护理质量评定等),分析两种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改进组护理操作质量评分、感染控制质量评分、护理文书质量评分、设备仪器质量评分、手术室环境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可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安全性。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360

刘丽娇 连丽华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97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护理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采取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护士长查房模式在病区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57 浏览:405

陈思婷 王文英 庞路勤 江燕宁 李帝凤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评价应用护士长查房模式在病区护理管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于本院妇科病区接受治疗的患者7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士长查房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得分较对照组高(P<0. 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在病区护理管理模式中应用护士长查房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病人满意度。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康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下载:98 浏览:935

韩琼毅 许红梅 李丹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肺部康复护理工作的质量评估指标。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确立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康复护理服务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重要性评估和优序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果:共23位护理专家参加了函询,他们都具有很高的积极性,权威系数0.876、 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273和0.302,具有显著性(P<0.05);构建了2个1级指标、15个2级指标和110个3级指标。结论:该指标是可信的,经过检验后,可以作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肺康复护理的质量评估方法。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和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下载:128 浏览:1473

吴金萍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为剖宫产产妇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改善其康复和产科护理质量起到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在本院实施剖宫产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对比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产妇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持有满意态度人数占比为86.67%,对照组为76.67%,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剖宫产产妇实施精细化护理能够提升产妇身体康复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典型国家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启示 下载:126 浏览:1536

张丁凤 李琴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2期

摘要:
在我国,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对于建设高质量的医疗卫生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康复护理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水平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强康复护理工作的学科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完善康复护理工作。建立康复护理专业化团队;建立完善的康复护理服务系统;提高康复护理的信息化水平;为促进复康护理的发展,应加大普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

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 下载:259 浏览:2359

杨璐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产科护理的6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产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使产科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会阴侧切率与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63 浏览:668

李涛英 潘伟嫦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会阴侧切率与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产妇数量为100例,时间为2022年7月份至2023年7月份,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甲组常规护理,乙组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比较两组侧切率以及护理质量。结果:乙组产妇的侧切率下降,护理质量得到提升,P<0.05。结论:为助产士提供分层授权管理,可以降低产妇出现会阴侧切的机率,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值得提倡。

品管圈活动在ICU血液净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296 浏览:333

陈帝贤 侯玉玲 方化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ICU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QCC活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高磷血症、导管感染、穿刺部位渗血、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作意识、协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及净化操作技能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ICU血液净化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下载:11 浏览:369

薛友儒 郭丙秀 邵慧慧 张蔚 2020年2期

摘要:
构建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用于指导护理实践,为早期活动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应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证据综合,同时结合半结构访谈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的函询问卷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4和0.870,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312和0.394。最终形成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一套科学、可靠、可信度较高的评价指标,能够为制订针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品管圈活动在ICU血液净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31 浏览:178

陈帝贤 侯玉玲 方化静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ICU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QCC活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高磷血症、导管感染、穿刺部位渗血、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作意识、协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及净化操作技能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ICU血液净化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体会 下载:57 浏览:703

马荣 马国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360名儿童,按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质量满意评价,并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PDCA评分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PDCA循环,可有效地改善儿童护理工作的质量。

ICU患者身体约束循证护理审查指标的制订及障碍因素分析 下载:12 浏览:425

曹锐1 胡芬1 朱小平2 靳英辉3 王玲4 程晓琳5 邓澜1 丁新波1 曹峥1 马晶1 肖萌1 2019年10期

摘要:
开展ICU成人患者规范化身体约束的循证护理,制订护理质量审查指标,并分析循证护理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方法以Johns Hopkins循证护理实践模式为理论指导,组建团队,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证据,确立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逐条进行质量审查,并根据审查指标及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订行动策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条最佳证据,依据最佳证据制订了12条质量审查指标,障碍因素主要为系统层面流程和工具缺乏、实践者层面护士知信行水平不高等。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并结合临床专业人员的判断,制订的质量审查指标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为循证护理奠定基础。

提高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探讨 下载:58 浏览:702

白艺 高倩倩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索改进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12月本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22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2023年1-12月本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220例为观察组,探讨改善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并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投诉率及护理质量得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的总体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分都有显著的改善(P<0.05),而观察组病人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善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病人的满意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PDCA循环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宣教模式在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4 浏览:502

​叶丽丽 潘珍甲 唐红梅 叶衍涓 郭燕舞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在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采用神经导航技术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宣教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宣教模式。比较2组患者手术准备知识知晓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手术配合度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手术准备知识知晓率增高、SAS评分降低、手术配合度差者所占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5.1%vs. 12.1%)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可以作为针对垂体瘤患者的一种全新的宣教模式,相比传统围手术期宣教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手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低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 下载:5 浏览:245

邢双双1 顾则娟2 蒋秀美3 陈霞3 魏兴玲3 2018年10期

摘要: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旨在为临床评价急性白血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标准。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专家会议、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74%、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48、0.854,肯德尔协调系数W分别为0.273、0.420(P<0.01)。最终形成的评价标准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4个(结构指标3个、过程指标7个、结果指标14个)。结论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过程科学,内容设置合理,能够反应急性白血病的护理特点。

国际联合委员会评审对护理实践的影响研究 下载:20 浏览:439

张秀英1 李秀华2 蒋红1 李瑾2 李芸1 徐雲1 2018年9期

摘要:
对通过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评审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探讨JCI评审对护理实践的影响,旨在为下一步制订相关的护理管理规范提供借鉴。方法选取通过JCI评审的30所医疗机构,采用护理实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JCI评审前后护理实践的得分。结果 JCI评审前,治理、领导和管理维度平均标准化得分为81.20,其余各维度平均标准化得分均在80分以下;JCI评审后,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维度平均标准化得分为81.10,其余维度的平均标准化得分均在90分以上。评审后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评审前,其中患者评估和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得分提高最为明显,各维度得分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JCI评审对护理实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JCI评审后,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和机构职能得分明显提高,尤其是患者评估和设施管理与安全方面。

门诊二次分诊方案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23 浏览:415

范清秋1 方良玉1 金静芬2 2018年7期

摘要:
建立门诊二次分诊方案,评价其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确定二次分诊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二次分诊和巡诊岗位、完善与应用二次分诊管理软件、制订二次分诊流程。比较门诊二次分诊方案实施前后门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护士护理风险预警评估及护理安全管理项目的执行情况。结果门诊二次分诊方案实施后,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得分从实施前(4.00±0.89)分提高到实施后(4.67±0.37)分;护士护理风险预警评估指标中,抢救物品的合格率从84.55%(实施前)提高到95.91%(实施后);护理安全管理项目中,爱心通道使用率从5.22%(实施前)增加到20.45%(实施后),自助血压测量率从1.94%(实施前)提高到54.33%(实施后),高危跌倒患者预先识别率从13.82%增加到43.36%(实施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门诊二次分诊方案有利于提升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门诊护理质量。

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84 浏览:376

黄永兰 刘旭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11月我院实施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前收治的手术患者37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3月我院实施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后接收的手术患者37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感染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应用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手术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患者感染率,促使护理质量提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