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重症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下载:81 浏览:505

黄金治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的构建 下载:12 浏览:330

宫雪梅1 叶向红2 薛阳阳2 江方正2 李维勤2 2019年10期

摘要:
构建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和评价肠内营养相关文献,经课题组讨论,制订肠内营养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肠内营养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形成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37和0.934,专家协调系数为0.119和0.112。结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好,权威性高,可为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提供依据。

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516

包红梅 伍小芝 王秀华 李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胃管鼻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干预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红蛋白(hemoglobin,Hb)、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A (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IgM)、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4+/CD8+,营养指标ALB、PA、TRF和H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821~13.829,P<0.05)。观察组GCS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89~4.041,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14.58%(7例),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37%(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1)。结论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早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下载:288 浏览:3275

李伟 蒲建萍 刘坤琴 刘任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我校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儿童患者(<16岁)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入院时多有意识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意识障碍逐渐加重。一般病情稳定后,意识障碍逐渐好转,预后较好。约1/3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平稳,而另1/3患者入院后迅速出现昏迷。患者中有1/3预后差,主要原因为血肿量多(约20%),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多见。结论:针对不同类型脑出血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及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等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 下载:78 浏览:1078

杨超群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从术后营养状况等2方面分析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筛选48例经手术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抽签法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用常规营养护理、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等干预,分析后一种营养护理取得的效果。结果 术后(护理后)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2组经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术后营养状况等2方面分析,得出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进展 下载:85 浏览:1094

陈慧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8期

摘要:
胃癌为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腺癌,在临床中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出现贫血、厌食、消瘦及上腹痛等症状,可采取手术治疗达到最终的康复效果。由于胃癌对患者胃肠道进食与消化、吸收具有直接影响,肿瘤慢性消耗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加重,胃癌手术为有创操作,且手术中需使用麻醉药物,影响术后胃肠道功能。因此,应当重视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本文首先总结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护理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下载:102 浏览:1035

郎瑛霞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46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2.10-2023.10,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早期肠内营养,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免疫功能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指标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营养状态、康复进程的影响研究 下载:59 浏览:1040

杨蓉 王艳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营养状态、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初始于2021年01月,停止于2023年04月,纳入此时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单双号分组法平均分为2组,各自含有53例。基础组:实施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评析指标:不同护理下的营养状态、钙磷水平、生活质量、血浆二胺氧化酶、患者依从率、护理满意率。结果:在护理后,实验组的营养状态高于基础组(P<0.05);实验组的钙磷水平低于基础组(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基础组,且血浆二胺氧化酶较低(P<0.05);实验组的患者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以使血液净化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升,有助于维持良好营养状态,改善生活质量,且护理满意率较高,适合普及应用。

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在ICU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54 浏览:2619

文忠艳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ICU脓毒血症患者中,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01-01至2023-01-01间纳入的ICU脓毒血症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control group组(C组)行常规护理,Test group组(T组)行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肠内营养状况、营养不耐受症状;结果:护理后T组患者TF、ALB、D-乳酸均高于C组,营养不耐受症状总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在ICU脓毒血症患者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能提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降低不耐受症状发生率,可推广。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的价值分析 下载:256 浏览:2568

刘翠萍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EEN)护理作用于急性脑出血(AHC)患者护理的作用及其价值。方法:从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中选取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情况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为观察组。对照组(n=50)中的患者接受外周神经系统护理,观察组(n=50)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结果出来后,两组进行对比患者恢复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作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很大,值得用于临床治疗并推广。

神经外科术后高血糖鼻饲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下载:425 浏览:4236

朱尚文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针对在手术之后出现高血糖病症的神经外科鼻饲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以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我院神经外科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诊的400例术后高血糖鼻饲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且具体实施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来进行调整,将治疗与护理重点放在患者水电解质以及糖代谢平衡的维持上,在治疗的同时需要依据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来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研究中,需要对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疗效及护理效果来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护理之后,所有患者的营养状况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无管路扭曲堵塞问题发生,只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具体症状为腹胀,在排查原因之后发现系潴留物过多所引起。结论:对在术后出现高血糖的神经外科鼻饲患者展开护理工作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及病情发展情况来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之后,其机体抵抗力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早期肠内营养配合护理对策对消化系统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452 浏览:4554

赵莹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重症患者护理对策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预后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象以60例消化系统重症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6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30例)。采用肠内、外营养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研究组基于前组行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比较2组营养指标、后遗症率、并发症率。结果:2组对比转铁蛋白、总蛋白等水平、后遗症率、并发症率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结论:消化系统重症患者护理对策配合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显著,即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可做进一步推广借鉴。

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 下载:452 浏览:3295

余盈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方法:择取到院治疗并行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的患者共90例进行治疗,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滴注肠外营养液护理,观察组行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包括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更低,(p<0.05);观察组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及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值得推广。

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 下载:521 浏览:4281

李红星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用于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对象以80例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8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40例)。所有对象均接受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基于前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2组并发症率及恢复情况。结果:2组对比并发症率、住院及置管时间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结论: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的加强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即可减少各种并发症,且可缩短住院及置管时间,利于患者恢复,可做进一步推广。

中医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93 浏览:873

张敏 贾冬萍(通讯作者) 陈婉容 《当代中医药》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在危重症患者中探究中医护理对患者肠内营养改善所起到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在医院中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治疗的160例危重症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普通组与中医组,普通组患者是采用普通的方式来护理,中医组患者是采用中医干预的方式来护理。结果:在营养指标上,中医组患者的指标改善较为明显,改善的幅度也比较大;在免疫因子上,中医组患者各种因子的增长幅度较大;在并发情况上,中医组患者中并发情况出现的概率较低,仅为2.5%。结论:在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中,中医护理措施的结合具有较强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