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甲基多巴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94

张纳 《诊断医学》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甲基多巴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PIH)患者血压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154例PIH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基多巴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21%,显著高于对照组7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10.39%,显著低于对照组2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多巴联合硝苯地平治疗PIH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 下载:259 浏览:2371

杨璐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产科护理的6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产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使产科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 下载:63 浏览:675

秦飞 何明阳 许红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共享参与”对产妇和新生儿所在病房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住院的剖宫产患者500例,并按其意愿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240名,观察组26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共同参与式护理。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孕妇进行了母亲角色适应性评分、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和产妇护理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母亲角色适应性显著好于对照组,资料比较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显著好于对照组的83.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别, P<0.05。另外,观察组的产妇护理新生儿能力评分为(85.3±5.3)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因此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使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还可以增强对新生儿的护理,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下载:332 浏览:3417

赵雪君 刘友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产妇分娩时需要辅助以必要的护理方式,本次实验研究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传统的分组方式进行对比,其他因素外部因素均相同,只是采取不同的方式。从我院2019年度接收所有产科产妇中随机抽取68名,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收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以及患者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接受护理后,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97.05%,而对照组仅仅有85.29%,所以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较高;由于两组产妇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护理效果也不相同,所以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所区别,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 91.17%,高于对照组的82.3%。结论:分娩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事关产妇的生命安全,在分娩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妇的安全分娩,要对产妇进行必要的护理方式。责任制助产护理方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且护理内容更丰富,人文性较强,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且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NICU住院早产儿母亲在母婴分离期的泌乳量及相关因素研究 下载:13 浏览:523

栾丹丹1 于秀荣2 王云芳3 刘永云4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早产儿母亲在母婴分离期的泌乳量及乳汁分泌规律,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12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2例NICU住院早产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调查法对早产儿母亲在患儿住院期间的泌乳量进行连续测定,并应用早产儿母亲泌乳相关因素综合问卷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对早产儿母亲进行调查;采用SAS 9.2统计软件对产后第1~7天与第8~14天泌乳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早产儿母亲产后早期泌乳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入选的住院早产儿母亲在产后14 d内的泌乳量呈上升趋势,第14天泌乳量为(535.43±265.97)ml,产后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为(68.23±26.42)h;第4天泌乳量与第14天泌乳量相关系数为0.707 0(P<0.0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泌乳Ⅱ期启动时间、EPDS得分、早产儿出生胎龄、产妇年龄是NICU住院早产儿母亲母婴分离期泌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NICU住院早产儿母亲产后早期泌乳量少,泌乳Ⅱ期启动时间晚、延迟率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产龄较大、早产儿出生胎龄较小、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EPDS得分较高、泌乳Ⅱ期启动延迟的产妇,并给予及时、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母婴分离期泌乳量和早产儿母乳喂养成功率。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同终止妊娠时机的母婴结局分析 下载:341 浏览:2330

黄世兵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 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选择不同时机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终止妊娠时机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孕32周前终止妊娠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孕32-34周之间终止妊娠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产后住院时间、对终止妊娠时机及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母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产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对终止妊娠时机及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选择不同时机终止妊娠,能够减少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产后住院时间,使终止妊娠时机及效果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产后系统性健康教育在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195 浏览:2617

李倩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评价在母婴护理中开展产后系统性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内90例分娩产妇纳入,对其进行规范分组操作(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后加强系统性健康教育;评价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等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产妇比较,观察组产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较短、产后恢复情况较好(P<0.05)。(2)与对照组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7.7%)相比,观察组产妇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3)与对照组产妇比较,观察组产妇产后相关知识知晓度及自我护理能力较高(P<0.05)。结论:在母婴护理中开展产后系统性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较高,可降低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促进其产后更好恢复。

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下载:324 浏览:3093

刘庆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防治胎盘早剥供依据。方法:将98例胎盘早剥患者依据胎盘早剥程度分为轻型组和重型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母婴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胎盘早剥重型组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DIC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轻型组(P<0.05);重型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轻型组(P<0.05)。结论: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效果 下载:41 浏览:586

刘娟娟1 赵弦2 高炜1 丁宇1 陈晓庆1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分析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比新生儿机体发育指标以及新生儿发育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机体发育指标以及新生儿发育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机体发育指标,提升新生儿发育商。

例母婴传播HIV感染儿童个案随访管理经验 下载:254 浏览:2444

李慧 谢小花 覃清华 覃黄娜 梁夏 宋玉美 彭容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探究有效的母婴传播HIV感染儿童的随访管理方法。方法:于我院展开实验研究,对2019-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满18月龄的HIV暴露儿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其发病特点,并以1例母婴传播的HIV感染儿童为例,对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及相关检测情况进行整理,并给予随访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定期指导用药、并监测随访,动态指导,在此过程中总结有效的追踪和管理方法,以便于为后续管理工作总结经验。结果:父母能够积极配合预防工作,认识较强,本例患儿健康,未发生感染,效果较好。结论:加强对艾滋病感染婴幼儿的随访管理,对降低HIV暴露儿童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降低广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保证婴幼儿健康,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推广。

基于“互联网+母婴护理”在围产期延伸护理路径研究 下载:26 浏览:341

田梅芹 吴海英 李先志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互联网+母婴护理”模式,拓展围产期护理路径,提升母婴健康服务水平,解决传统模式下围产期护理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服务覆盖面狭窄、时空约束等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母婴健康需求。方法:通过深入剖析当前围产期护理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设计基于互联网的母婴护理服务模式。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模式在围产期护理中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对现有围产期护理模式的分析和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模式的研究,发现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护理路径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提升母婴护理服务水平。结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母婴护理服务模式对围产期护理的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拓展护理路径,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可以提高母婴健康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对母婴健康关注的增加需求。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与影响 下载:285 浏览:2698

陈杰君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探析母婴床旁护理在提升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提升初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母婴床旁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升,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初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后,可使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提升,有利于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效果确切。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401 浏览:3690

王爱菊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18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1月,共选择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分析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结果:研究组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初产妇脐部护理掌握率、抚触掌握率、沐浴掌握率等新生儿护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互联网+护理”在产褥期母婴延续照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1057

张美龙 吴倩舒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2期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临床工作提供了较多的便利,其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诸多患者提供延续性的护理。产褥期属于产妇特殊时期,周期较长,常伴有诸多风险因素,因此,该阶段内,产妇对护理的需求较高,遂临床迫切需要探究更为理想的新型护理模式。本文以“互联网+护理”模式为中心,将其相关概念、应用现状进行论述,分析我国目前“互联网+护理”在产褥期母婴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便完善“互联网+护理”在产褥期母婴延续护理中的护理内容。

优质护理干预在改善无痛分娩孕妇母婴结局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82 浏览:950

刘志华 《国际护理学》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改善无痛分娩孕妇母婴结局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到本院妇产科进行无痛分娩的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划分两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接受无痛分娩。结果:在对比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以及产后住院时间方面可以发现对照组比观察组长P<0.05;对比母婴结局可以发现,在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以及引导助产率方面对照组也要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无痛分娩,减少产妇住院和产程时间的同时,可以促使胎儿顺利分娩,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值得应用。

利贝乐4A牛乳活性蛋白在抗病毒领域的应用 下载:122 浏览:1232

范先群 鲍新 江莉莹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摘要:
本文详细探讨了利贝乐4A牛乳活性蛋白的特性、抗病毒机制以及在抗病毒领域的应用。4A牛乳活性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包括抗病毒、抗菌和免疫调节等。它的抗病毒机制主要通过影响宿主免疫应答来抵抗病毒感染。在抗病毒领域,4A牛乳活性蛋白已被应用于临床试验、抗病毒疗法、预防疫苗以及抗病毒食品和营养补充剂。然而,关于4A牛乳活性蛋白的详细作用机制和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关于利贝乐4A牛乳活性蛋白抗病菌领域的应用 下载:124 浏览:1398

范先群 鲍新 崔久胜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利贝乐4A牛乳活性蛋白在抗病菌领域的应用。介绍了4A牛乳活性蛋白的生物化学特性,回顾了近年来4A牛乳活性蛋白在抗病菌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4A牛乳活性蛋白在抗病菌领域的已知应用和潜在应用。提出了当前在4A牛乳活性蛋白研究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定植母婴结局影响 下载:121 浏览:1560

韩玥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估产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定植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GBS定植孕妇其子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08月-2021年8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将其中孕晚期GBS筛查阳性孕妇422例做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给予充分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257例)。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的比例为4.85%和26.0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宫内窘迫发生率是观察组的3倍(9.34%vs3.03%,x2=6.248,P=0.012)。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为13.94%,对照组为26.85%,P<0.05。422例新生儿中确诊败血症2例(0.47%),早产2例(0.47%),均发生在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胎膜早破≧18h、绒毛膜羊膜炎、阴道分泌物GBS培养阳性、羊水污染、产前充分抗生素预防与新生儿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GBS定植孕妇同时合并高龄、胎膜早破、羊水污染、阴道分泌物GBS培养阳性等危险因素时,子代发生新生儿感染的概率增加,充分产时抗生素预防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141 浏览:1903

彭海华 《国际护理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产科护理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情况,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针对产科护理,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产妇护理知识掌握率,进而对新生儿情况予以改善。

分析急产分娩时母婴的入院急救护理及转运 下载:179 浏览:2511

赵佳 《国际护理学》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外急救分娩过程中对母亲和婴儿的院前紧急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入院的26例在医院外急救出生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妇女均接受院前紧急措施以分析分娩结果。结果 所有母亲均已安全转移至医院,无新生儿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10.9±2.5天,病情稳定后所有母亲和新生儿均顺利出院。结论 住院分娩前的急诊护理以及急救分娩期间在医院外照顾母婴,对确保母婴安全有很大影响,可以作为医院外的急诊护理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