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23例上呼吸道梗阻新生儿行气管插管联合热湿交换器治疗的护理 下载:57 浏览:482

李杨 胡晓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对NICU中上呼吸道梗阻的23例新生儿,撤机后不拔管,保留气管插管改用热湿交换器。保留气管插管并联合热湿交换器可以避免机械通气带来的并发症,并因热湿交换器可以调节温湿度、过滤细菌的作用,患儿可以锻炼自主呼吸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提高护理效率。

喉罩与气管插管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下载:68 浏览:510

杨玉安 吴锦兰 苏侦平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喉罩置入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在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以、术后不良反应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我院自2020年开始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已经有三年时间了,现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术式将其分为喉罩置入全麻组60例、气管插管全麻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从入室到手术开始的时间(T1)、麻醉维持中(T2)及术毕至拔出喉罩/拔出气管导管时(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率、平均时长、记录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患者舒适度及平均住院日等等。结果 两组术中在从入室至开始手术的平均时长(T1)比较方面,喉罩组时长均短于椎管内麻醉组;喉罩组和椎管内麻醉组T1、T2、T3的血压、心率波动水平均小于20%,但是喉罩组小于气管插管组;而两组中从术毕至出室各组的平均时长比较,则喉罩组短于气管插管全麻组。在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方面,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未见明显差异;在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及平均住院日方面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在围术期舒适度方面喉罩组高于气管插管组。结论:种麻醉方式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而喉罩置入全麻组总体来说较优,但是对于具体实践中,各位老师要根据麻醉医生和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权衡确定具体采取何种麻醉方式才是最佳的。

喉罩全麻通气应用在妇产科临床麻醉的安全性观察 下载:323 浏览:3983

邓丰卫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通气应用在妇产科临床麻醉的安全性。方法:我院妇产科2020年4月-2022年4月88例接受临床麻醉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喉罩全麻通气将产妇分为对照组(44例:气管插管全麻通气)与实验组(44例:喉罩全麻通气),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喉罩/气管置入后5min(T1)、喉罩/气管拔出时(T2)、喉罩/气管拔除后5min(T3)等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麻醉效果优良率(97.73%)、围术期临床指标[麻醉起效时间(5.65±1.43)min、麻醉苏醒时间(14.64±1.37)min]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9.09%)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妇产科临床麻醉产妇喉罩全麻通气效果显著优于气管插管全麻通气。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老年肺癌双腔气管插管期应激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下载:47 浏览:501

李兰 杨伟伟 王楠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胶浆对老年肺癌双腔气管插管期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双腔气管插管下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石蜡油组(C组)和达克罗宁胶浆组(D组),各30例。D组患者在导管前端均匀涂抹达克罗宁胶浆2 mL,C组患者在同处均匀涂抹石蜡油2 mL。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即刻(T0)、插管后5 min(T1)、10min(T2)、拔出导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10 min(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Glu)水平;观察术后2 h时患者咽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1~T5时,D组患者HR、MBP、Cor、Glu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D组患者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气管插管前在... 更多

神经阻滞麻醉处理与气管插管全麻联合提高老年髋部手术病人麻醉效果研究 下载:105 浏览:1184

李安珍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中实施神经阻滞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手术患者8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参照组接受气管插管全麻,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比较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呛咳、躁动)。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麻醉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参照组较低(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中实施神经阻滞麻醉处理能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儿科重症患儿气管插管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下载:91 浏览:1059

张明月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患儿气管插管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经气管插管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30例)和非并发症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气管插管相关的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气管插管天数、气囊压力、导管内径、导管类型、导管更换频率、导管清洁方式、呼吸机模式、呼吸机参数、血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岁、气囊压力≥25cmH2O、导管内径≥4mm、导管类型为带气囊导管、导管更换频率≤1次/周、导管清洁方式为干法清洁、呼吸机模式为控制模式、血清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和C反应蛋白水平≥100mg/L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预防措施包括个体化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尺寸,定期监测和调整气囊压力,规范更换和清洁导管,合理选择呼吸机模式和参数,及时处理感染和炎症等。结论:儿科重症患儿气管插管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神经外科患者气管插管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283 浏览:3314

朱海琴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患者气管插管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于我院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5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范例,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研究组患者纳入33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纳入32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气道阻塞、气管导管脱落、气道内壁受损等并发症比较,研究组总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满意度在90.91%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56.25%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神经外科患者气管插管中,有效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的预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针灸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下载:312 浏览:2569

颜昌昌 陈文泽 余占礼 赵小波 《中国中医药》 2023年6期

摘要:
本文综述了针灸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气管插管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拔管后患者常面临呼吸功能恢复的问题。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近年来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显示出潜力。本文回顾了针灸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特别关注了针灸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呼吸功能恢复的研究。研究发现,针灸可能通过调节呼吸系统和整体状况,促进拔管后呼吸功能的恢复。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需进一步探索优化针灸干预方案并开展大样本临床研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SIADH的教学研究 下载:134 浏览:1572

胡蓬勃 许玲(通讯作者)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6期

摘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陪,是医学生从医学专业院校毕业后接受的继续医学教育,是提高临床理论及临床技能操作的重要手段。低钠血症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急症,表现为乏力,淡漠等,部分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无力,甚至出现昏迷等情况,需要紧急处理,SIADH指内源性抗利尿激素(ADH),即精氨酸加压素(AVP)分泌异常增多或其活性作用超常,从而导致水潴留、尿排钠增多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