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高层建筑外墙及玻璃清洁无人机设计与验证 下载:23 浏览:213

邓琳翔 石玥 倪子涵 《中国设计》 2020年11期

摘要:
为提高建筑外墙和玻璃的清洁效率,拓宽无人机应用场景。对现有无人机和清洁类机器人进行总体分析,提取所需功能后进行设计、实践验证。设计出一款应用于小高层建筑外墙及玻璃清洁的多旋翼清洁无人机。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清洁作业效率,也为无人机今后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空气支承式膜结构储煤场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69 浏览:429

张全斌1 周琼芳2 杨建国3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标准的不断提高,燃煤电厂露天条形储煤场的封闭化治理势在必行。与传统钢结构相比,封闭式储煤场采用空气支承式膜结构具有抑尘效果好、自重轻、地质条件适用性好、透光性好、耐腐蚀、耐候性强、自洁性能好,施工工期短且造价低等优点。通过工作原理分析,从膜结构的使用寿命、防火、防爆、安全性能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证,空气支承式膜结构能满足工程环保治理的要求。经工程实践验证,空气支承式膜结构储煤场满足技术要求,结果符合预期,具有工程推广价值。

SiC耐火材料在干煤粉水冷壁气化炉中的应用 下载:72 浏览:493

程虎1,2 臧平伟1,2 陈阳1,2 孙登科1,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简述了干煤粉水冷壁气化炉耐火材料的使用情况,介绍了气化室膜式水冷壁耐火材料的基本情况,包括耐火材料选用要求、常用耐火材料的特性及施工注意事项,可作为以后干煤粉水冷壁气化炉耐火材料选用的借鉴与参考。

清洁高效燃烧技术试验中心研发及应用 下载:79 浏览:498

张国威1 郭强1,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0期

摘要:
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东方锅炉斥资建立试验中心并完成了方案论证、设计、试验台研究、设备制造和系统安装等工作。该中心已成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最重要的试验基地之一,是理论转化实际应用的孵化基地和国际合作的平台,为电力设备制造领域提供坚实的技术储备。

能量法定量计算桁架的抗侧移刚度 下载:70 浏览:507

高玲1,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9期

摘要:
锅炉钢结构设计中,对结构刚度的计算尤为重要。本文以一个标准桁架为例,用结构力学分析中的能量法手算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同时用分析软件STaad.Pro进行机算,并将手算和机算结果进行对比,为今后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燃烧波黑高水分褐煤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性能试验研究 下载:75 浏览:488

郭强1,2 周棋1,2 聂立1,2 苏虎1,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东方锅炉自主开发的燃烧、波黑高水分低热值褐煤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性能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分析了锅炉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ASME标准体系锅炉安全阀连接管座设计 下载:70 浏览:482

代声科1,2 盛佳眉1,2 冉燊铭1,2 刘友利1,2 陈杰富1,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7期

摘要:
锅炉安全阀连接管座作为安全阀与锅炉本体的连接元件,它承受着蒸汽临时排放引起的较大反力,在评估此管座承受蒸汽排放反力的能力时,采用最大许用应力作为对比基准虽然安全,但未做到物尽其用:安全阀的工作时间非常短暂,相应地蒸汽排放反力的作用时间也非常短暂,而最大许用应力主要用于长时间持续载荷的设计计算。本文着眼于从材料最大许用应力选取准则方面阐述如何更经济合理地选取应力基准用于设计计算。

褐煤制粉系统中采用蒸汽加热热一次风的技术研究 下载:77 浏览:481

潘绍成1,2 莫春鸿1,2 李文吉1,2 易广宙1,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3期

摘要:
褐煤锅炉制粉系统中,普遍存在着干燥出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配中速磨制粉系统的燃用褐煤的制粉系统。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常规回转式预热器出口热一次风道上加装蒸汽加热器的方法,提高一次风温度以使中速磨系统可满足磨制褐煤且干燥能力足够,这种装置的使用拓宽了中速磨制粉系统对褐煤的适应范围,避免采用风扇磨制粉系统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采用该方法后,制粉系统的干燥出力得到了保证,同时降低了脱硝系统(SCR)入口的烟气温度,避免脱硝系统采用高温催化剂,节约脱硝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另外由于空预器入口烟气温度的降低,还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机组的效率。

年轻褐煤水热液化实验研究 下载:71 浏览:471

王焕1,2 房慧1,2 覃小刚1,2 文路1,2 李维成1,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在水热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初压、停留时间、煤水比等因素对昭通褐煤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能促进煤液化,油气产率和总转化率不断升高,但液化温度不宜过高,过高会增加气体产物的生成,380℃最适宜;适当延长停留时间可提高油气产率,但总转化率在高温条件下会降低;高的初压能促进活性氢生成,防止自由基聚合,提高煤液化率和油气产率;在本文研究范围内煤水比对褐煤液化行为的影响不大。

空气源热泵在铁路企业的应用 下载:51 浏览:362

张宇峰 《中国设备》 2019年7期

摘要:
空气源热泵的工作原理,结合具体应用实例,探讨空气源热泵应用效果和价值,展望发展前景。

基于旋流携砂机理的高效自清洁抽油泵设计 下载:66 浏览:435

屈文涛 鱼强 孙艳萍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抽油泵固定阀处杂物沉积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旋流携砂机理的高效自清洁抽油泵。在加长短节内加装螺旋总成,以增加油液举升过程中的切向速度,来解决杂质颗粒在固定阀处沉积的问题。通过胜利油田某采油厂现场五口井试验证明,该旋流自清洁技术可实现自清洁功能以达到排砂效果。利用流体力学方法对螺旋总成内固液两相流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两相流运动模型,并对自清洁抽油泵排出杂物效果进行仿真分析,进而优化螺旋总成的导程参数,为后期降低旋流自清洁技术应用成本积累经验。

3MWth CFB实验研究平台设计和实验研究 下载:76 浏览:491

刘行磊 郭强 龚留升 宋刚 周棋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11期

摘要:
依据CFB锅炉技术流派和技术发展方向,本文设计搭建了3MWth CFB试验平台,开展了燃烧、环保和关键设备基础理论实验研究,以及基础理论向工程应用转化实验研究,并掌握了流化床燃烧过程燃烧效率与环保排放规律,以及关键设备设计方法。通过对3MWth CFB实验平台进行了创新设计,使其成为化学链燃烧技术中试示范科技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水平。

渗透汽化汽油脱硫膜材料 下载:65 浏览:412

展侠1,2 孙晓芳1 徐恒俐1 李继定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渗透汽化膜法汽油脱硫技术是一种新型汽油脱硫技术,具有投资和操作费用低、辛烷值损失小等显著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渗透汽化膜法脱硫的研究背景,基于溶解-扩散模型,以溶解度参数原则为理论指导,分析了聚合物脱硫膜材料的选择,结合近二十年来文献报道的渗透汽化脱硫膜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用于膜法脱硫的聚合物膜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嵌段酰胺、聚乙二醇、醋酸纤维素、聚酰亚胺、聚磷腈等)及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的结构特点、改性方法及膜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并将不同膜材料的脱硫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渗透汽化脱硫膜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循环流化床炉膛颗粒浓度分布和循环流率实验研究 下载:75 浏览:500

周棋 刘行磊 李维成 吴朝刚 岳鹏飞 宋刚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7期

摘要:
在高度为10 m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上,采用差压法和积料法分别测定流化床炉膛颗粒浓度分布和物料循环流率,研究不同颗粒物料、在不同气流速度炉内颗粒浓度分布特性和循环流率规律。研究表明循环流化床颗粒浓度沿炉膛高度方向呈现先急剧降低后缓慢减小的规律。对于一定的颗粒物料,炉膛气流速度(截面速度)决定了炉膛稀相区区域物料浓度和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固体物料循环流率。

350 MW超临界CFB锅炉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下载:77 浏览:493

岳鹏飞 刘行磊 宋刚 周棋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7期

摘要: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能力强、灰渣综合利用和污染物排放低等显著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超临界机组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技术优点,因此超临界CFB锅炉已成为当前洁净煤燃烧发电技术的首选炉型。

塔式熔盐吸热器结构设计、计算及工艺制造特点简析 下载:79 浏览:478

丁路 奚正稳 何杰 臧平伟 孙登科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5期

摘要:
塔式熔盐吸热器作为光热发电站最主要的核心设备之一,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其运行可靠性及性能优劣性对整个电站的安全与经济性有重要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东方锅炉自主研发的大容量熔盐吸热器的结构特点,并通过详细的性能计算,分析了熔盐吸热器在高热流密度太阳光辐射下的壁温分布与热效率情况。在保证吸热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依据阻力计算结果对吸热器进行结构调整与优化设计,最后,阐述了熔盐吸热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难点和注意要点。

硫磺沟矿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46 浏览:423

何静1,2,3 阴俊齐1,2,3 夏倩柔1,2,3 伍德彦1,2,3 丁鹏1,2,3 秦璐1,2,3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4期

摘要:
以新疆硫磺沟矿区1986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数据解译结果为基础,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对其景观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煤矿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986-2015年硫磺沟矿区草地面积逐步下降,由98.56%下降到90.99%;工矿地面积逐渐增加,由0 hm2增加到689 hm2。1986-2015年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硫磺沟矿区景观生态风险升高,草地的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工矿用地、未利用地、农田、林地的生态风险均有增加。生态脆弱区矿产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生态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钠基固体电解质及其在能源上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414

张庆凯 梁风 姚耀春 马文会 杨斌 戴永年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由于以钠基固体电解质为核心的新型钠电池体系具有低成本和高安全性,在能源领域应用潜力巨大。高离子电导率和稳定性是钠基固体电解质应用于新型钠电池体系的前提。近年来,人们通过对制备方法改进和掺杂改性等方面的研究显著提高了钠基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稳定性。此外,新型钠电池体系亟需解决固体电解质与电极间的界面接触性差和界面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β″-Al2O3、NASICON型、硫化物类和聚合物类钠基固体电解质的研究进展,然后介绍了钠基固体电解质在以钠-硫电池,有机/水混合系钠-空气电池和全固态钠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钠电池体系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界面问题和采取的解决策略进行系统论述。基于固体电解质的新型钠电池体系在能源上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电池材料、界面和电池设计等多方面的研究同时突破。

改性棉籽壳对铬(Ⅵ)的吸附效果研究 下载:65 浏览:473

张雯1,2,3 陈晓燕1,2,3,4 秦璐1,2,3 陈丽1,2,3 杨林红1,2,3 阴俊齐1,2,3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4期

摘要:
重金属铬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金属,铬污染也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研究开发一种高效低廉的铬吸附材料——农林废弃物棉籽壳,并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对铬的吸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未改性棉籽壳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为35℃,p H值为6,棉籽壳投加量为2 g,吸附时间为48 h时,Cr(Ⅵ)的去除率最高,达到72.42%,吸附容量为0.21 mg/g。采用Na Cl和交联改性方法改性后的棉籽壳对Cr(Ⅵ)的去除率有大幅提高,Na Cl改性棉籽壳吸附Cr在48 h的去除率为96.34%,交联改性棉籽壳在48 h吸附Cr(Ⅵ)的去除率为99.80%,分别比未改性之前提高了23.92%和27.38%。后续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在将来制备出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并实现工程应用。

准东煤矿开采区表层土中多环芳烃的污染及健康风险 下载:54 浏览:374

娜孜拉·扎曼别克1,2,3 孔利锋1,2,3 陈勇1,2,3 张琳1,2,3 胡潇涵1,2,3 杨永虎1,2,3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3期

摘要:
在新疆准东煤矿开采区采集6个表层土样品,探讨研究区域表层土中PAHs的含量、主成分、来源及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准东煤矿开采区表层土中PAHs主要以Phe、Fla和Ant单体为主,显示出富三环的特征;SPSS18.0软件分析显示,Bb F、Chr、Ba P、Pyr、Fla与主成分Phe的相关性比较大;研究区域表层土中PAHs主要来源于煤或木材的燃烧产物的排放、不完全燃烧及挥发;终生致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表层土中PAHs存在潜在健康风险,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影响。本研究对预防煤矿开采区土壤污染、指导煤矿开采区恢复期土壤的修复及安全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