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培育研究 下载:188 浏览:1580

彭芳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关键构成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国家总体安全观,强化提升国家安全素养等具有直接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现实依据与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建立健全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工作体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培育的方法策略。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与路径研究 下载:198 浏览:1602

梅诗琪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面临崭新局面,对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全面提升生命教育质效,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拓展生命教育途径,丰富生命教育载体等方面,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优化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下载:285 浏览:1781

管俊杰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基于OBE教学理念,以学习产出为导向、遵循反向设计原则、重构教学内容、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化评价方式、并结合学生学习成果反馈对教学设计优劣度进行衡量,持续改进教学过程;融合混合式教学方法将传统面授与网络教学优势相结合,构建了基于OBE理念的《轨道交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高。

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下载:392 浏览:1412

王泽华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3年9期

摘要:
小额信贷作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户增收的有效方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受到了农户的普遍欢迎。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发展,部分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本文主要利用普通DEA方法的BCC面向投入导向模型从技术效率(TE)和规模效率(SE)两个指标研究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给出改善小额信贷机构效率、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效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以湖南省为例 下载:228 浏览:2822

彭举 《中国城镇》 2023年7期

摘要: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南要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本文分析了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现状和存在培训制度不完善、培训精准度不够、培训供给能力不强等问题。同时提出了今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政府高度重视突出责任、加大经费投入、改革传统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等对策,以提高培训效果服务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下载:187 浏览:1999

陈光臻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6期

摘要:
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加强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建设,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依据笔者对于促进乡村振兴路径的工作经验,研究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和作用,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提升乡村文化在四川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赋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下载:69 浏览:1252

康月林 《中国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摘要:
高职院校赋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丰厚的人力资本,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战略工程。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围绕提高思想认识、改革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师资队伍和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路径,以此促进传统农民完成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探究 下载:78 浏览:1680

陶静 《中国职业教育》 2022年5期

摘要:
高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准确的认识自己,认清自身的优势,接纳自身的不足,帮助大学生在日常的点滴中找到幸福,更好的适应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本文探究了积极心理学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以期为更好促进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供一定参考。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下载:90 浏览:1907

陈偲璇 《中国职业教育》 2022年5期

摘要:
艺术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全面融合,对于课程教学范围的延伸与内容的丰富有着极大裨益,是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重要路径。文章着眼于实际,深入探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策略与方法,旨在持续发掘思政要素,实现教师与育人功能的有效衔接,推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