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2017年中国舞蹈热点现象述评 下载:91 浏览:510

王阳文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2017年中国舞蹈事业在创作实践、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形成诸多热点现象。现当代舞创作势头迅猛,舞剧创作内容丰富、不断出新;舞蹈学科建设纵向深化、横向拓展,开启由专业向学科转变的思考、开展课程与教学的深度研讨、加快舞蹈社会化进程、拓展中国舞蹈空间与国际接轨;理论研究一方面舞蹈评论紧跟实践、增长迅速,另一方面以多学科视角进行研究展开讨论,推动了舞蹈事业的发展。

身体、心灵与自然的融通——王阳明心学主体性的结构 下载:44 浏览:404

张新国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主体性是人在其伦理行动中所展现出的自主的、能动的与合目的性的地位与特性的综合性范畴。儒学以其治世的文化特质而对主体性思想揭橥甚深。宋明理学继承了先秦儒学在阐扬主体性时的"身"与"心"两个维度。相对于程朱理学较为注重人的行动的理据和根由,阳明心学则既注重美德所从出的人的内在良知即"心灵",同时也颇为注重人的道德行动展开的直接现实性基础即"身体";在本体论上则显示为,自觉在气论中展开其心学演绎,建构一种即主体即本体、既重价值型塑又重现实关怀的道德哲学新形态。

阳明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的“显学” 下载:46 浏览:266

张宏敏 《国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近年来,出于对"文化自信"的提倡以及视传统文化为"独特战略资源",再加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阳明语录及阳明学核心命题的关注与阐述,王阳明与阳明学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图书市场上各种版本的《传习录》《王阳明全集》不断推出,报纸期刊上登载的阳明学研究论文数量陡增,不同科研单位主办的阳明学研究辑刊不断出版,阳明学研究机构与王阳明研究会纷纷设立,"百家讲坛"性质的阳明学公开课持续开设,阳明学会议与论坛的频繁召开,各种级别的阳明学研究课题纷纷立项,这足以说明王阳明与阳明学的研究与阐释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的"显学"。而作为专业的阳明学研究者,则需要对当下的"阳明学热"进行理性反思。

牟宗三“良知坎陷说”新议 下载:79 浏览:323

张学智 《国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王阳明的"大良知",是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重要来源,内圣自然连带着外王,外王不能离开内圣,是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理论依据。不同于前人由内圣直接开出外王,牟宗三不是直接坎陷出科学与民主政治之内容,而是经由一个理性方式上的转变,由道德理性转为观解理性,通过"理性的架构表现",完成科学与民主政治的建构。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是在西方文化全面占据优势地位的境况下,对传统与现实关系的洞见和主张,对今天的文化建设仍有启发意义。

牟宗三的哲学贡献与朱子思想新诠 下载:80 浏览:367

杨祖汉 《国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牟宗三先生对中国哲学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其对朱熹的诠释有可商榷和完善的地方。依康德,道德法则与自由意志是互相函蕴的:从法则契入,需肯定自由意志;从自由意志契入,也需承认道德法则。此一区分可用来说明宋明理学中心学与理学的区分,朱子重格物穷理,是要从对道德法则的"真知"而产生真正的道德行为。象山、阳明所主张的"先立其大"与"致良知",则如同康德所说的从自由意志来开始。心学与理学是互相蕴涵的两个义理型态,虽可区分,但并不能偏重。

王阳明论《大学》“至善” 下载:61 浏览:381

翟奎凤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阳明反对朱子于事事物物上寻求至善、寻求所谓"定理"之说,他针锋相对地提出"至善是心之本体"的观点,认为"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在《亲民堂记》《大学问》中,阳明对《大学》三纲领及其关系有系统整体的阐发,提出"至善是明德亲民之极则"的观点,这体现了阳明至善观的深化与发展;阳明生命的最后几年更多地从万物一体、仁体的角度来诠释明德亲民与至善,没有再强调"至善是心之本体",这是阳明至善观的一个突破,对此,其不少弟子未能予以充分注意。万物一体、仁体、至善与良知的贯通体现了阳明最后思想之化境。至善根源于天命之性,但其发见处在吾心,至善在心,心外无理,心外无善,至善良知有自我开显的主动性、能动性,这是阳明学富有鼓舞性、感染力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诠释示例——以王阳明“南镇看花”心物关系为中心 下载:53 浏览:349

杜运辉1 吕伟2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南镇看花"是反映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一条重要材料,围绕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引申出了丰富的话题。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对"南镇看花"的诠释主要有宇宙论、主客体认识论、直觉论以及现象学、实践论、价值论、意义论等诸多解读范式,这为我们反思"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饶有兴味的"解剖麻雀"的典型案例。其中诸多诠释范式之间的张力表明,如何在中、西、马对话互动中追寻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问题意识以及当代价值,仍然是今天中国哲学发展创新的重要课题。

阳明心学的泛易学特质 下载:68 浏览:487

李振纲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王阳明虽然没有专门的易学著作,却有丰富的易学思想。他精通易道,不仅知易乐易,而且玩易占易,对《易》有着特殊的敏感、彻悟和信仰。王阳明写于不同时期的诗文、游记、奏疏、书信,处处蕴含并洋溢出易道哲理和人文精神。心即易,易即心,阳明心易贯通的"道"在其亦儒亦宦、亦文亦武、亦顺亦困、亦真亦幻、知行合一的生命实践中得以亲证。

一种基于PCB工艺的平面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研究 下载:10 浏览:463

景欢1 汤其富1 王阳阳1,2 刘洋1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文中研究的平面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采用PCB工艺制造定子和转子。定子PCB包含正弦形平面激励线圈和环形感应线圈,转子PCB包含改变激励线圈和感应线圈耦合系数的铜箔阵列。传感器共有2个传感通道,2个通道的重复结构周期数相差为1,共同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文中对该传感器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验证了其原理可行性。样机实验表明,在0°~360°范围内传感器的原始测量误差为-104.2″~28.8″。这种基于PCB工艺的平面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厚度小的特点,非常适合机器人关节臂等对传感器体积要求苛刻的工作场合。

不同秸秆移除率下免耕时长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489

王阳1 贺宇欣1,2 苟思1,2 刘淑珍1 杨居聪1 《土壤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土壤风力侵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土壤主要退化因素之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耕地采用免耕技术(NT)可以减少经济投入,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加土壤团聚体的团聚效应,增加土壤抗侵蚀能力。虽然免耕可以使得农田土壤抗风蚀能力有显著提高,但是免耕年限长短与土壤抗风蚀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免耕年限下土壤的可侵蚀比(EF)、几何平均质量直径(GMD)、破碎力(BF)、干团聚体稳定性及表面糙率等,探讨免耕年限对土壤抗风蚀能力的影响,并且综合这五项指标对美国堪萨斯州的两块相邻的土地(Garden City与Scott City)进行对比。试验发现:当秸秆移除率为50%时,免耕年限较长的Scott City(17年免耕)的五项指标普遍优于Garden City(5年免耕),尤其是在GMD和糙率上,都远远优于Garden City。当秸秆移除率为100%或者0%时,五项指标中两处土壤的性质各有优劣,这些差异与气候、环境以及土壤类型等因素有关。从试验中发现,土壤的抗风蚀能力与免耕年限呈正相关关系。

宗教名山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齐云山风景区为例 下载:36 浏览:398

王阳 苏勤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基于ROST CM6.0及Ucinet等软件技术,以宗教型山岳安徽休宁齐云山为研究案例地,搜集马蜂窝等旅游网站上的游记作为分析文本,分析齐云山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表明:齐云山认知形象中游客对人文景观感知较强,对食宿、交通和管理服务感知较低;情感形象中游客积极情感高于消极情感,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因素是引起游客不满的重要原因;齐云山的整体形象受道教的宗教文化影响大。

一种平面超薄型电磁感应式角位移传感器 下载:20 浏览:431

董良浩 汤其富 彭东林 王阳阳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的铁基材料磁场式时栅齿槽加工效率低、手工绕线一致性差和传感器厚重的问题,文中结合时栅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开展了一种平面超薄型电磁感应式角位移传感器的研究。该传感器通过采用PCB工艺技术进行了超薄型结构设计。通过开展仿真实验和精度实验,验证了传感器结构方案的可行性。精度实验获取了0°360°内传感器的原始误差,结果表明其原始测量误差在±80″以内。该传感器的实现将有利于低成本的超薄型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研发。

柔性支撑下悬臂式风机振动故障处理 下载:63 浏览:483

张海涛1 常强1 王阳1 田晓春2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现场动平衡是处理风机振动的有效方式,电厂风机多为刚性支撑,与柔性支撑下振动特性不同。某柔性支撑下的悬臂式风机出现振动故障,变频运行时振动数值最高达236μm,存在明显的振动峰值。通过现场动平衡试验对风机进行精细平衡,成功解决了风机振动故障,总结出风机在刚性支撑与柔性支撑下的振动特性及处理办法,为处理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健康行为和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231 浏览:2471

王阳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健康行为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干预组40例予以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心理状态,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牙龈肿胀、疼痛恢复情况及正畸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牙龈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的口腔正畸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牙龈肿胀及疼痛,促进牙龈康复,值的借鉴。

美国师德问责体系的结构、特点及启示——基于德克萨斯州的经验 下载:91 浏览:495

张雅慧 王阳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3期

摘要:
美国德克萨斯州历来重视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了一系列教育工作者违规行为问责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师德问责体系。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师德问责体系具有独特的结构与特征。颁布《教育工作者伦理规范》,使问责有法可依;设立专门机构,使问责主体明确;细化教师违规行为,使问责有据可凭;强调证据证词,使问责合理科学;重视结果多样,使问责责罚分明。这些对于促进我国师德问责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风力发电基础工程专项施工技术研究关键思路分析 下载:72 浏览:790

王阳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风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风电场的建设数量也随之增多,并成为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基础工程施工作为风电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风电场的后续运行稳定性,避免塔架倒塌等质量事故发生。因此在风力发电场建设中,建设单位还要注重基础工程的施工环节,采用专项施工技术手段,为风力发电作业后续的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就风力发电基础工程的专项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SIMOCODE在核电站MCC中的应用 下载:146 浏览:1530

王阳尊 陈建新 《核工业与技术》 2023年1期

摘要:
介绍我国压水堆重大专项CAP1400示范工程——“国和一号”电力系统SIMOCODE pro V电机管理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动机电源保护控制上的应用,并就单体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排查与防火监督方法研究 下载:35 浏览:382

王阳益 《中国建筑》 2025年2期

摘要:
当今社会,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居住空间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火灾隐患。高层建筑人数多、结构复杂,一旦发生火灾,不仅难以控制,而且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严重影响其日常使用,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此,高层建筑的管理者必须重视消防安全隐患和消防监督,要综合分析类似建筑火灾的具体原因,做好预防措施。

建筑给排水与消防结合的防火技术研究 下载:31 浏览:326

王阳益 《中国建筑》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及结构复杂的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给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的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建筑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建筑给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设计的不协调所致。因此,开展建筑给排水与消防相结合的消防技术研究,对提升建筑火灾安全性、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营造“绿色、智能、安全”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自由度机器人建模及运动学仿真 下载:479 浏览:2260

王阳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5期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对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的需求愈发迫切,而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商对工业机器人有大量研发、生产、安装经验,因此可以借鉴其发展研究。与其配套的仿真软件robotstudio,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对机器人本体的损伤,并且可以进行模拟现场编程,进行模拟碰撞检测,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机器损伤,提高生产效率。在编程过程中,可以进行路径优化,避免了奇点的产生,对于已完成编程可以进行到达能力检测,避免了现场生产中故障产生。可以不影响生产进行下一个任务编程。大大降低了对操作者的人身危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