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洗涤类化妆品微生物检查方法学探讨 下载:73 浏览:469

闵红1,2 周志云1,2 贾萌1,2 谢毓华1 张莉3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建立洗涤类化妆品微生物检查方法,对《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微生物检查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常规法、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市面常见洗涤类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查方法学研究。[结果]建立了6种洗涤类化妆品的微生物检查方法。OLAY美肌滋润沐浴乳、舒肤佳薄荷冰怡舒爽沐浴露、姗拉娜祛痘控油洁面乳、相宜本草海藻保湿洁面乳、开米贝芬洗手液和舒肤佳白茶香型泡沫抗菌洗手液分别采用1∶20检液、1∶50检液、1∶50检液、1∶20检液、800mL/膜和800 mL/膜法进行菌落总数检查;采用300 mL/膜、300 mL/膜、1∶10检液、1∶50检液、1∶10检液和1∶50检液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检查。[结论]在化妆品微生物检查前应进行微生物方法研究,提高化妆品潜在微生物的阳性检出率。

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探针的应用 下载:73 浏览:480

李欣1 刁娟娟1 李莉2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量子点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以及可与有机分子所形成的偶联物的特殊性质,在光学生物标记,由其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探针的合成与应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因其实时、准确、灵敏的检测优势,在生物及医学领域始终被热切关注。该文以量子点的优势为基础,分别介绍了用于检测核酸、蛋白酶、生物反应及细胞状态的量子点-FRET探针的研究机理研究进展及应用优势。并对量子点-FRET探针的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进行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基于双硫键的荧光传感器在生物检测及靶向治疗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78 浏览:421

张晓琳1,2 丰晓婷1,2 詹世平1,2 卢春兰1,2 李鸣明1,2 侯维敏1,2 《新材料》 2020年8期

摘要:
谷胱甘肽几乎存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是细胞内重要的调节代谢物质,对维持人体内正常的免疫系统及生化防御体系不可或缺,实时快速地实现谷胱甘肽的检测对疾病的监控以及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双硫键的荧光传感器可对细胞内谷胱甘肽实现荧光检测,响应迅速,灵敏度高,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基于双硫键的荧光传感器不仅可通过荧光强度实现对谷胱甘肽的荧光检测,近年来还实现了对谷胱甘肽的比率荧光检测,避免了生物体内背景荧光的干扰。但是大多数荧光传感器在生物体内检测没有靶向性并且只能单纯地实现硫醇含量的荧光检测,而在硫醇含量远超过正常细胞的肿瘤细胞内,更迫切需要实现的是在诊断后实现肿瘤治疗。近年来,研究者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巧妙设计将基于双硫键的荧光传感器与抗肿瘤药物、肿瘤细胞靶向单元有机结合,实现了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基于双硫键的荧光传感器。该类荧光传感器若要同时实现荧光信号诊断与靶向肿瘤释放药物,四个重要的元素不可或缺:(1)荧光信号;(2)可切断的连接;(3)靶向配体;(4)抗肿瘤药物。这类荧光传感器设计关键就是可切断的连接,而双硫键在肿瘤细胞内高浓度的谷胱甘肽环境中能够实现双硫键的断裂,成为设计的核心环节。当双硫键断裂后可实现抗肿瘤药物(如喜树碱、阿霉素、胞苷和顺铂等)的释放。通过引入性能优异的荧光发色团可实现双硫键断裂前后荧光信号的变化,为降低对生物体的损伤,近红外荧光团如氟硼吡咯和菁类等荧光团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靶向配体则选择了叶酸、半乳糖、维生素等局部定位基团靶向肿瘤细胞,靶向性的提高极大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近年来该领域发展迅速,不仅能实现靶向肿瘤释放药物的个性化治疗,还可以通过双硫键断裂前后的荧光信号来监测药物释放过程。本综述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基于双硫键切断基础上设计的各种荧光传感器以及靶向肿瘤的药物输送系统进展,并简单阐述了其在生物成像、药物输送等领域的应用,以进一步加深对细胞摄取以及药物释放机制的理解,促进细胞内荧光检测传感器以及药物输送系统的分子设计进一步发展。

分析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问题及对策 下载:32 浏览:1469

李晨青 《生物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了解疾控中心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的办法,选取辖区中心工作的36名医务工作者,采用某县疾控中心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对入组人员进行抽样,并对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结果:36.11%的受访对象反映出了工作配置不平衡问题,16.67%的受访对象反映出了检验仪器的落后,22.22%的受访者认为样本收集不规范,13.89%的受访者认为检验环境是有问题的,11.11%的受访者是有其他问题。结论:目前,我国疾控中心开展的微生物检测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配置人手,引进先进的仪器,并建立完善的标本收集和管理体系。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饮用水安全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535

吕斯雯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研究先从微生物污染早期发现、实时水质监测、净水工艺设计三个方面概述微生物检测技术在保障饮用水安全中的作用,然后重点以培养法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具体应用方法以及优缺点。研究强调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饮用水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以期通过技术研究、分析、运用,为饮用水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及用水安全管理分析 下载:64 浏览:726

刘桂华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结果,总结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随机采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的饮用水样本实施微生物检测(包括: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分析微生物检测结果。结果:2021年共计选取330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和330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在本组所选的330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24份总大肠菌群、6份耐热大肠菌群、60份样本检出菌群,所选的330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27份总大肠菌群、12份耐热大肠菌群、42份样本检出菌群,农村地区的检出份数明显高于城市地区;2021年共计选取328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和328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在所选的328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3份总大肠菌群、1份耐热大肠菌群、63份样本检出菌群,所选的328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1份总大肠菌群、3份耐热大肠菌群、87份样本检出菌群,农村地区的检出份数明显高于城市地区;2023年共计选取273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和300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在所选的273份枯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6份总大肠菌群、3份耐热大肠菌群、69份样本检出菌群,所选的300份丰水期饮用水样本中共计检出6份总大肠菌群、1份耐热大肠菌群、120份样本检出菌群,农村地区的检出份数明显高于城市地区。结论:饮用水中存在微生物超标情况,农村地区检出数明显高于城市地区,丰水期检出份数高于枯水期,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以及丰水期,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管理。

临床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387 浏览:4126

谭茜元 冯佼 游灵玲 何恒兵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6期

摘要:
探索对临床微生物进行检验在控制医院院内感染时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抗感染预防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抗感染的基础之上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结合检测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抗感染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15.0%,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于住院患者实施临床微生物检验可以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使抗感染预防措施更具有目标性,从而有效的降低住院期间的感染发生率。

肉及肉制品微生物检测新技术探究 下载:54 浏览:513

乔金玲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新型检测技术不仅可以改善传统肉制食品检测现状,而且能掌握食品内微生物分布状况,因此操作过程中要慎重选择微生物检测技术。基于此,文章围绕肉及肉制品微生物检测新技术进行探讨。首先,概括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介绍传统检测方式局限性,了解其中不足。之后,深究ATP生物荧光法、快速测试片法、分子诊断法等多种新型检测技术,掌握不同技术优势及特点。希望以下论述可以起到借鉴作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可靠参考。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生活饮用水检验中的研究 下载:53 浏览:527

​张现富 苏健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 3月至 2023年11月1040份水样品,分析其中肠道菌群和菌落总数。结果:直饮水、二次供水、末梢水对比其菌落总数可知(P<0.05),其中合格率最低的为直饮水;三种样品水对比肠道菌群合格率(P>0.05)。比较不同时期水样品的菌落总数可知,丰水期较枯水期低(P<0.05),但两者肠道菌群合格率对比(P>0.05)。结论: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于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肠道菌群以及菌落总数方便有关人员掌握不同时期水以及来源不同水的微生物分布情况,判断水质合格与否,应用价值较高。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267 浏览:2681

焦琴琴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现阶段,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当前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检测手段也得到进一步优化、革新,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须建立起成熟完善的评测模型、管理体系,对当前生物检测技术的使用指标进行科学合理设立,构建体系化、精细化的检测模型,在不同工况环境下使用不同的检测手段,并且规定相应的实验室检测标准,从而才可保证检测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对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水质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8 浏览:813

廖炳吉 《中国环境保护》 2024年7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水质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首先概述了水质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接着重点介绍了水质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其在水污染预防、水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本文总结了水质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水质检测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探讨 下载:79 浏览:778

胡冠南 《环境科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微生物检测作为水质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然而,微生物种类繁多、生理特性各异,加之监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使得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全面分析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要素,探讨提升监测准确性的有效策略,为水质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活性炭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下载:91 浏览:1347

贺美丽 《生物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水,是生命之源。在当今社会,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微生物作为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检测对于全面了解水质状况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生物检测技术也在日益创新和发展。从传统的培养法到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这些检测手段在水质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深入研究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水资源,确保用水安全。

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07 浏览:1104

王明光 《生物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食品安全与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食品中含有农药、微生物、致敏性、违禁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传统的化学分析、物理分析等检测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灵敏度低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食品安全检测的需要。近年来,生物检测技术以其高效、灵敏、特异和快速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并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农残、微生物、过敏原、营养成分及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下载:138 浏览:1360

王丽丽 《装备技术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细菌、病毒、寄生虫、生物毒素和化学物质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由病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因此微生物检查在食品安全检查中占有重要地位。微生物检测具有不同于常规物理和化学检测的特点。被测对象具有变异性和不确定性,检测时间长,影响因素多,使得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导致无法正确评价食品的安全性,这无疑对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讨论了相关内容。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45 浏览:1062

罗晶 张念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十分重要。加强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介绍,详细概述了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研究情况,以期为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定量测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内部质量监控中的应用 下载:91 浏览:1170

王佳平 《生物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定量测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可以帮助检测实验室监控内部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帮助实验室评估方法的灵敏度和可重复性。本文将探讨定量测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内部质量监控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方法和重要性。通过定量测试,实验室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误差,提高检测效率和结果的可比性,从而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载:93 浏览:1255

雷晓雪 谭莉 《生物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本文针对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问题与对策展开研究,分析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特点、重要性以及应用前景,详细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最后,总结了这些对策对于提高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食品检验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下载:97 浏览:1047

任娜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4期

摘要:
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人们的健康,我国食品安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食品检验对于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在食品检验方面,相关部门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对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副产品等食品相关产品的品质进行检验,以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同时,还需要做好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工作,由此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检测过程的合理性。

生物检测技术在现代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105 浏览:1232

许绍桐 《生物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也越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多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一直非常重视,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升级。生物检测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其在食品检验检测中应用前景广阔,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生物检测技术的优势显著,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深入研究生物检测技术,充分挖掘其技术优势,使其更好地更好地为国家食品安全提供助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