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下载:57 浏览:465

夏丽萍1 陈建明1 潘琳1 丁海燕1 田亚萍1 张书宁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调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现状,评价抗凝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729例,分别予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系统进行血栓危险分层和出血风险评估,据《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治疗指南》评价规范化抗凝治疗。抗凝治疗组241例和非抗凝治疗组488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特征,比较缺血性脑卒中主要临床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差异性。结果住院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中高危者708例(占97. 12%),均有抗凝指征,实际抗凝治疗共241例(33. 06%)(华法令229例,新型口服抗凝药如拜瑞妥12例)。其中评分高危者646例,抗凝235例(36. 38%),评分中危者62例,抗凝6例(9. 68%),抗凝组华法令达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治疗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来评估,TTR>60%156例(64. 73%),既往有脑卒中史抗凝率(18. 26%)高于非抗凝治疗(9. 43%)。在年龄、检测INR不方便、HAS-BLED出血风险评估、患者独居比例上抗凝治疗组均低于非抗凝治疗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缺血性脑卒中抗凝治疗组发生率(7. 05%)比非抗凝治疗组(11. 8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抗凝治疗组TTR <60%占76. 47%,两组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低,尤其在CHA2DS2-VASc评分中高危者仍以抗血小板为主,不符合抗栓治疗指南,高龄、出血高风险、独居者均限制了抗凝治疗,但抗凝能预防脑卒中发生,不增加出血风险,TTR <60%抗凝疗效不足,新型口服抗凝药尚未推广使用。

土地整治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下载:371 浏览:3796

田亚萍 《土壤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土地整治工程需要打破区域内的原有生态结构,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重新构建生态系统。在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水环境、地质结构及气候变化规律等,同时会影响生态平衡状态。本文对土地整治工程的内容及有效性进行分析,且介绍了此项工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需要有关部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维持原有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下载:63 浏览:541

田亚萍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5年2期

摘要: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而发生了变化。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的效率、提高学生心中历史学科的地位,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授法,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出培养中学生兴趣的方法与策略。

城镇转型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下载:363 浏览:2981

田亚萍 《中国城镇》 2022年4期

摘要: 城镇转型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使用土地资源,各企业在发展阶段也在不断扩大占地面积。而一个区域内的国土资源是有限的,需要由专业管理人员制定空间规划方案,展开对资源的规范化管理,目的是最大化发挥地物资源的使用价值。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内容及特点,着重介绍了几种能有效提升规划设计水平,提高工作效果的方法。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遵循依法管理原则,明确管理指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治探究 下载:199 浏览:1994

田亚萍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9期

摘要: 在农村土地改革工作中,土地整治是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加强乡村振兴的关键手段。农村土地整治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能适当释放空间,缓解各地区的土地开发矛盾,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适当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在国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依然处于探索过程中,需要做好深层的挖掘和全面部署,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