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大数据的电信诈骗治理技术研究 下载:60 浏览:400

伦圆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7期

摘要:
随着智能手机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众通过电信设备与社会进行沟通交流的频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电信设备对大众实施电信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与群众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电信诈骗的源头为切入点,对现有的电信诈骗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不足,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话诈骗分析方法。该技术能够实现对案发场景的高度还原建模,并借助对成千上万条指令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实现在通话结束后的几分钟内实现受害电话号码的复原,最终有效降低受害人经济损失。从一定意义上讲,该技术填补了现有电信拦截技术的缺陷,为未来有效避免电信诈骗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下两岸刑事司法互助新探索——以跨境电信诈骗犯罪为例 下载:58 浏览:362

熊琼1,2 章瑛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受历史、政治等因素影响,两岸刑事司法互助进展一直较为缓慢。近年来,跨境电信诈骗犯罪借助网络化、科技化手段已从我国台湾向祖国大陆蔓延,这对海峡两岸刑事司法互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以跨境电信诈骗犯罪为例,探究其中的主要问题,诠释两岸刑事司法互助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特征,探索两岸刑事司法互助的新模式,以切实保护两岸民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两岸互利共赢。

互联网环境下电信诈骗治理路径及经济效益 下载:253 浏览:2634

夏博伦 《中国经济》 2022年9期

摘要:
根据公安部数据,2019年,全国一共侦破了20万起的电信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3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其中犯罪嫌疑人有国内的,也有将诈骗点设在境外的。在新时代下,为了能够保证人民生活的稳定,经济运行的公平和和谐,就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究。本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电信诈骗治理存在的困境,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电信诈骗治理路径,提出互联网环境下电信诈骗治理的经济效益。

电信诈骗的挑战与法律发展的应对 下载:43 浏览:477

梁冰 《法学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电信诈骗是一种新型的犯罪,其涉及范围广,影响大, 并且具有隐蔽性强等特点。其已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电信诈骗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形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使得打击和预防的难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国正在加强打击这类犯罪行为,通过分析电信诈骗的成因、形式和影响,以及法律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促进电信诈骗打击工作的深入推进。

构建老年人金融安全保障网的法律思考 下载:110 浏览:1045

蔺丽芹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维护老年人金融安全,是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影响老年人金融安全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在依法打击欺老骗老的政策背景下,老年人问题得到了有力解决,这为维护老年人金融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当前,人口老龄化成为不可忽视的常态社会问题,加之电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老年人在经济交往活动中,容易产生较多金融安全风险隐患。依照国家的老龄政策,我国亟需树立维护老年人金融安全的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完善我国在老年人金融风险方面的体制和机制。就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应当着重从法律体系、社会参与、宣传方式、互联网模式等方面构建老年人金融安全的现代化法治体系,这是我国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维护老年人金融安全网的现实要求。

生物密码与数字经济结合的研究 下载:72 浏览:799

王悦 栗铭艳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电信诈骗的手段也日渐数字化,它们借助区块链、虚拟货币、人工智能、GOIP、远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术,不断进化,对金融安全生态发展带来全新的挑战。近年来,传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到持续、有力的打击和治理,犯罪实施空间被大幅打压,犯罪行为被大力度打击。但一些新型的诈骗手段也在随着技术升级不断出现,给全社会带来新的挑战。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不少,受害对象正从老年人逐渐向中青年等更多人群转移,甚至连高学历人才也难以幸免。因此,消费者在提高自身警惕性的同时,仍需要一个能够为其钱款编码的“DNA”并且可以实时监控人们钱款流动状态的保护器。该项目主要致力于打造出一个将每位客户的账款编码的一个系统,该系统将实时追踪钱款流动状态,每笔业务需经由此系统进行严控筛选,最终到达客户的需求目的地。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