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41 浏览:483

杨文焕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探讨和研究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68例细菌性腹泻患儿,根据计算机数字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34例,采用病原微生物检验)和对照组(34例,采用大便+血常规检验),统计观察组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病原菌药敏情况,并对比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后续治疗有效率。结果:经检验,观察组共检出病原菌32株,其中气单胞菌9例、志贺菌15例、其他菌属8例,病原菌检出率为94.11%,同时药敏试验显示,气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为33.33%、11.11%、22.22%、33.33%;志贺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为26.67%、20.00%、33.33%、20.00%;其他菌属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为12.50%、37.50%、25.00%、25.00%,且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及后续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意义,能够有效检出病原菌,并明确其分布水平和耐药情况,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及后续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采用。

腹泻患儿粪便中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下载:152 浏览:1849

姜娜娜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对烟台黄渤海新区腹泻患儿粪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腹泻致病的主要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3年4月份,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份,选择该时间段内烟台黄渤海新区疾控中心接收的80例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研究,对患儿粪便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患儿微生物感染情况及部分病原菌耐药性。结果:通过检测,共有63例粪便样本检出病原微生物,其中细菌感染23例(36.51%),腹泻相关病毒感染40例(63.49%),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1例)、沙门氏菌(8例)、志贺菌(4例)、诺如病毒(27例)、轮状病毒(13例)。大肠埃菌对氨芐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均会出现耐药;沙门氏菌对氨芐西林、头孢他定、阿米卡星耐药。结论:对腹泻的患儿进行粪便病原微生物检查,可以判断患儿的病情,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对儿童细菌性腹泻诊断的价值研究 下载:288 浏览:2913

宋霞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6期

摘要:
研究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2年6月期间,本地区收入的88例细菌性腹泻患儿,采集患儿粪便样本后,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药敏试验,分析患儿病原微生物种类及耐药情况。结果:88例患儿中,共检出病原菌阳性85例,检测出率96.59%,其中又以志贺菌检出率38.82%最高,其次为沙门菌25.88%、弧菌属18.82%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志贺菌、弧菌属均对头孢哌酮的耐药性最高,分别为33.33%、18.75%,沙门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最高,为31.82%,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强,为44.44% 其他病原菌则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为60.00%。结论:在儿童细菌性腹泻疾病中病原微生物主要志贺菌、沙门菌以及弧菌属为主,临床可以通过微生物检验明确患儿的病原菌类型,并通药敏试验为其选择高敏感性治疗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疾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研究 下载:325 浏览:3262

张奋军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4期

摘要:
研究和分析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儿童细菌性腹泻患者,均采用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方式。比较患儿病原微生物检验后的致病菌分布情况。结果: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阳性检出率为91.67%,其中埃希菌占据49.09%、志贺菌占据23.63%、变形杆菌占据21.8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占据3.63%、类志贺邻单胞菌占据1.81%。结论:引发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埃希菌、志贺菌、变形杆菌等,在儿童细菌性腹泻的防治过程中,需要根据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便于从根本上降低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发病率,保证患儿能够健康成长。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价值 下载:53 浏览:611

宋书娜 程艳丽 孙峰宇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价值。方法:研究年限区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择取样本为85例行病原微生物检验患者,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并均行常规RT-PCR检验、实时荧光RT-PCR检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常规RT-PCR检验阳性检出率为(48/85)56.5%,实时荧光RT-PCR检验阳性检出率为(69/85)81.2%,实时荧光RT-PCR检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RT-PCR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价值突出,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验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48 浏览:547

​许铙兮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研究。方法:从该院2021.9-2022.9月期间选取60例患者最为研究对象,采取两份检查样本,进行对照以及观察组对比,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观察对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病原微生物阳性计算率高于对照组;病原微生物检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技术在病原菌检测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可以提高病原菌检查的阳性率,提高病人对疾病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效果 下载:53 浏览:525

胡俊 叶欣欣 徐曼 王银 朱骁 刘佳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析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中心收入的64例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病人,选择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划分对照组(RT-RCR逆转录检验方法)与观察组(胶体金检验方法),观察两组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和病人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达到93.75%,相比对照组的68.75%,数据差异明显(x2=6.564,P=0.010);观察组满意度达到96.88%,比对照组的78.13%高,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x2=5.143,P=0.023)。结论 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中选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更具应用优势,其可有效提高阳性率和病人满意度,凸显其应用价值,具推广意义。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 下载:320 浏览:3242

黄兴镇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分析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中心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集的50例小儿细菌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样本,予以病原微生物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儿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为84.0%(42/50),其中42.86%为志贺菌,28.57%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19.05%为弧菌属,9.52%为其他。结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弧菌属、志贺菌与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病原微生物检验有利于提高检出率,为临床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