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宅基地使用权的制度困局与破解之维 下载:86 浏览:506

陈小君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宅基地使用权的制度困局,源于宅基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价值功能间的冲突加剧,而流转开禁下的制度因应设计亦难点众多。破解之维,一是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取得规则,在取得条件上坚守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属性和基本原则,肯认不同情形下的权利分野,丰富宅基地的申请与重新分配制度并完善配套法定程序;二是照应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开禁的现实需求并预设规制,其中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边界、宅基地法定租赁权的制度设计、农房买卖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实现路径为其重点;三是补全宅基地使用权消灭机制,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收回制度和自愿退出机制,积极探索以保障宅基地资格利益为核心的宅基地使用权回复路径。民法典物权编应以"得丧变更"为主线完整展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构建。

“垃圾围城”的破解之道 下载:74 浏览:399

吴江丽 刘晶晶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3期

摘要:
目前中国处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垃圾问题作为城市化过程的一个必然产物,越来越凸显出来。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但是垃圾处理的速度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多地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本文从政策、规划、处理等三方面探讨了化解"垃圾围城"困境的对策。

网络社会组织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价值、困境及破解 下载:53 浏览:399

刘美萍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空间治理面临严峻的挑战,原有的单向度、指令化的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形势,网络社会组织参与网络空间治理成为一种必然的逻辑。网络社会组织既有传统社会组织的一般特点,又兼具互联网的某些特点,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因网络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与政府的合作机制不健全,其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网络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加大政府对网络社会组织的扶持和监管力度、完善政府与网络社会组织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合作机制等措施,为网络社会组织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治理成效。

医疗卫生体系公益性与商业性的处理难题及其破解 下载:58 浏览:347

刘志军1,2 王敏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国家明确指出了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公益性方向。同时,为提高医疗卫生供给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医药供给中的主导作用,也成为中国医疗卫生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变革的趋向。在此背景下,医疗卫生体系发展中的公益性和商业性如何权衡便成为一个重大难题。应该厘清医疗卫生体系中医疗机构和医药行业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性质和经营原则,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公益性和商业性改革,才能破解医疗卫生体系公益性和商业性难题。

邮轮旅游经营者法律定位分歧的破解——以《旅游法》《海商法》的制度冲突为视角陈琦防疫停工期间企业工资危险负担问题及解决方案 下载:52 浏览:415

侯玲玲 《法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我国采取了最高级别的疫情防控措施,这种基于公共利益保护需要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有其合法性与合理性,但是该行为所导致的劳动给付不能,产生了企业是否负担停工工资危险的争议。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而言,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行政部门对停工工资危险负担的相关政策,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存在扩大大规模失业风险之隐忧。针对此问题,剖析停工工资危险负担的原理,同时参酌国外疫情停工工资危险负担的立法经验,可得出我国劳动给付不能时工资危险负担机制应回归劳动关系之债的本质的结论。因企业原因受领迟延而致劳动给付不能的,企业应负有工资续付义务。基于社会安保需要,企业基于法定免于劳动给付义务而负有工资续付义务的,应当区别于提供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数额。此次因国家行为导致的停工不应归结于企业原因导致的劳动给付不能。为了确保就业稳定和提供劳动者生活保障,建议设立特殊情况下的劳动合同中止制度,并与失业保险机制实现连接,将劳动合同中止情形视为失业,纳入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由失业保险救助金代替工资的生活保障功能。

我国跨境进口电商运营难点及破解途径 下载:59 浏览:379

王煜 《电子商务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受到政策、经济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面对多变的政策、不断更新的技术及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生存、盈利是所有跨境电商企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我国跨境进口电商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了跨境进口电商企业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并针对要点提出了破解途径。

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的物权法问题及其破解 下载:52 浏览:383

郭洁 《法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自然资源统一登记是针对生态空间单元进行的整体性确权登记。2019年《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规定了以生态空间为独立登记客体,对国家所有权行使主体及代表行使主体或代理行使主体登记造册,以关联方式公示管制性事项等全新的登记规则。为实现生态功能整体性保护的目标,因应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的要求,未来立法应重释"生态一物"的物权客体特定性标准,赋予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以登记能力,将管制性事项回归至权利登记,通过创新物权法相关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破解 下载:33 浏览:281

刘满凤1 赵珑1,2 《当代管理》 2019年12期

摘要:
融资约束是长期束缚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该问题的破解提供了渠道与途径。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剖析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然后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平台以及设计相应的融资机制,建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借贷市场来破解融资约束问题;最后,通过构建借贷市场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和贷款利率竞价博弈模型验证了平台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及融资机制能有效降低借贷市场中相关环节的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促进了有效借贷市场的形成,实现了借贷资源的高效配置。

以机制改革破解国有林场发展之新困境 下载:36 浏览:327

陈铭儒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3期

摘要:
当前国有林场发展面临"五大难题":一是资金缺口较大;二是资金拨付不及时;三是人员缩编严重超量;四是约束机制不健全;五是激励机制缺失。这"五大难题"在广西国有林场表现最为突出。近年来,广西国有林场针对以上"五大难题",创新思路,建议通过探索实行"一场两制"、分类管理、完善资金拨付管理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拓宽人才引进、加强施行创新经营和生态建设等的举措,重点解决国有林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激发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破解发展约束难题 下载:88 浏览:384

臧东辉 《能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气候变化对我省构成严峻挑战,碳排放考核体系的建立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总量强度控制对快速发展形成约束,来自低碳企业的竞争加剧,气候变化加大了农业、水利、生态等领域风险。同时,气候变化也为黑龙江省提供了经济转型的倒逼动力和战略地位提升的机遇,对部分产业和行业有利。为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拓展发展空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明确"五大规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新格局下执法困境与破解路径 下载:56 浏览:487

张燕雪丹 崔金星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新格局逐渐形成,体现出生态环境部门承担更大的直接监管责任,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同监管任务加重,以及针对新监管任务需要建构新监管机制等三个特点。在这一新格局下,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直面海洋执法中存在的老问题和新问题,包括海警机构调整带来的执法权行使障碍、地方执法队伍整合后海洋环境执法职能行使不畅、陆上与海上执法之间衔接不良等,通过加强立法、明确委托执法、横向纵向机制构建、监测监视技术手段运用、社会监督等方式,从整体上强化执法,确保监管目的的实现。

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提高了中国资本回报率吗? 下载:54 浏览:430

陈晓华 刘慧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快速深化是我国当前应对外需疲软、实现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途径和重要内容,那么这种以出口品内涵提升为标志的行为是否会提升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呢?文章基于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在测度出2002-2014年省级区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实际资本回报率的基础上,探索上述问题的答案和优化方案。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深化会对资本回报率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这一抑制效应甚至超过了资本深化给资本回报率带来的负向影响,而中国制造业外力依赖型技术赶超引致型高成本和逆比较优势技术赶超引致型低出口价格是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诱因。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消费、出口和人力资本虽能推动省级区域资本回报率的提升,但其"单力"无法扭转出口技术复杂度攀升对资本回报率的抑制效应,而特定的"双重"组合拳则能有效缓解,甚至扭转抑制效应。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文章给出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和资本回报率协同提升的政策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难题及其破解之道 下载:45 浏览:456

汤玉华1,2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主体对教育环境与自身内心进行深层理解和把握的复杂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存在三个主要难题,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如何内化为人的思想价值、社会思想意识如何内化为个体的思想观念、如何在自我教育中化价值规范为情感意志。这三者之间呈现逻辑递进关系,只有解决这些难题才能真正实现知情意行合一的内化实效和内化境界。

创新非党员村官治理,破解基层信访困境 下载:32 浏览:279

林镜森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基层信访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与非党员村官相关的信访量居高不下,失实诬告乱象频发,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本文立足纪检监察部门的角度,通过分析非党员村官信访治理困境,创新非党员村官治理路径,旨在为提升基层信访工作成效、节约司法行政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助推唐山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破解路径研究 下载:178 浏览:1623

郑婉丽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同时事关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社会大局的稳定,是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检验指标。但近年来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故本文对目前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慢就业”现象的内涵出发,剖析了来自毕业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建构主义视域下地方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困境与破解路径——以济南大学为例 下载:70 浏览:409

朱丽敏1 辛瑞萍1 郝伟2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1期

摘要: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困境在于:研究生的就业导向明显,需求多元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情境创设困难;导师的"责任"落实不力,引领和督促作用有限;学校重管理、轻落实、弱服务,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其破解路径在于:一是加强学校软硬件环境建设,提升学校品牌认可度和竞争力;二是挖掘区域优势和学科特色,适时调整研究生专业及培养方向;三是优化课程体系,平衡学术研究训练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五是提高对研究生的要求,完善奖助学金体系和学术交流办法。

从资源依赖理论角度谈农村中小学联盟办学的问题与破解路径 下载:89 浏览:505

薛维学1 杜世碧2 孙立1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9期

摘要:
联盟办学是近年来农村地区学校探索的一种办学模式,助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在现实中,农村中小学联盟办学仍存在"责任不明确、行动被动化,谋划跟不上、工作表面化,重点不突出、文化培育差,龙头不准确、作用不突出,规模不适度和效果低质化"等问题。依据资源依赖理论的相关原理,提出采取宏观上优化领导与控制、中端上改进管理与督导、低端上促进共振与共进等路径和对策,以不断增强联盟成员单位的"造血"功能,加快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双元”人才培养的“壁炉现象”及破解策略 下载:68 浏览:489

范士龙 杜宏波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3期

摘要:
校企合作"双元"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当前在中等职业教育"双元"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学校、企业"一面热,一面冷"的壁炉现象,表现为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预期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校企合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人才培养需求与校企利益博弈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应采取以下策略: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强化企业"第一主体"地位;开发"渐进式"校本课程资源,满足岗位技能的需求;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校企政间螺旋式上升关系,推动校企深入合作的进程。

鄞州区“四点钟学校”破解民生难题的实践与启示 下载:55 浏览:210

钱孝先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自1998年始,宁波市鄞州区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依托社区和学校,相继创办了一批"四点钟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很好解决了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小学生无人看管的难题,深受群众欢迎。"四点钟学校"管理严格、内涵丰富、多方参与、整合资源、成效显著,搭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理想平台,成为了为家长解困分忧的民生工程,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成为鄞州区文明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一张闪亮名片和重要品牌。"四点钟学校"的发展告诉我们,领导重视是关键,服务育人是宗旨,多方参与是保障,开拓创新是动力。

学术治理的内卷化:内涵表征、生成机理与破解之道 下载:52 浏览:518

朱文辉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8期

摘要:
内卷化是指事物既无法维持现状又难以自我更新,只能在内部不断复制和精细化的现象。学术治理的内卷化体现在网络化治理主体与治理的表层化、多样化治理手段与治理的技术化、细致入微的治理内容与治理的外塑化三个方面。学术治理的内卷化并非发生于外生变量的强迫而学术群体集体屈服之时,而是开始于学术群体从屈服转变为对外生变量的主动应承,并持续性再生产出更多不合理的学术规则之际。破解学术冶理的内卷化应匡正学术治理的价值立场,达成学术群体认同的平等契约,建立以代表作为主的同行评议机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