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基因敲除小鼠的建立和鉴定 下载:62 浏览:481

王涵菲 勾荣彬 张贺 孙晓红 徐群渊 段德义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以研究IGFBP-4对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将IGFBP-4引导RNA和Cas9 mRNA显微注射于小鼠受精卵,繁育小鼠并观察体重和脑重改变。PCR和RT-PCR鉴定DNA和mRNA突变,Isotropic Fractionator测脑细胞总数和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观察NeuN表达,转棒实验测试动物行为学。[结果]KO造成了4种DNA缺失和插入突变,选择缺失GGGT致移码突变的动物进行繁育。与野生型小鼠相比,3月龄KO小鼠体重减轻了10.8%(P <0.05),整脑、皮层和小脑重量分别减轻了7.2%、6.9%和10.3%(P <0.05),小脑神经元比例和NeuN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14.3%和15.3%(P <0.05),Rotarod运动能力有所降低。[结论]用CRISPR/Cas9成功制备了IGFBP-4 KO小鼠,动物体重和部分脑区重量和神经元数量受到了影响。

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的风险因素及其对神经发育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809

陈华青 童婕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室出血(IVH)约占脑出血的3%~5%,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脑室出血多由脉络丛血管或室膜下动脉破裂所致,继发性脑室出血(SIVH)是指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预后差,多迅速死亡。多年来,由于不同文献纳入SIVH预后危险因素的指标差别较大,而明确SIVH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至关重要。本研究Meta分析对国内外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合并、分析,确定SIVH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为SIVH预防决策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

早产儿体位管理对呼吸、循环及神经发育的综合影响:循证护理的最新进展 下载:206 浏览:2043

席晓会 郎炳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早产儿由于生理发育不成熟,面临多方面的健康挑战。体位管理作为早产儿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呼吸、循环功能及神经发育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旨在综述早产儿体位管理的最新循证护理进展,分析不同体位对早产儿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并提出优化体位管理的建议。方法:检索PubMed、CNKI等数据库2015-202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俯卧位可改善早产儿氧合,减少呼吸暂停;侧卧位有助于胃排空和减少胃食管反流;仰卧位利于神经运动发育。综合性体位管理方案较单一体位更有利于早产儿全面发育。结论:个体化、动态调整的体位管理策略是早产儿护理的重要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循证依据。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 下载:254 浏览:3549

钟菊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380例,在确诊后24h内,均实施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在1年后,以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分析神经发育结局。结果: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中,正常组、轻度异常组、重度异常组Gesell发育量表各维度评分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明显;以Gesell发育量表评定结果为金标准,振幅整合脑电图预测患儿神经发育结局的敏感度为90.67%,特异度91.30%,准确度91.05%。结论:振幅整合脑电图能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发育结局进行预测,准确度较高。

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07 浏览:1193

刘玉霞 许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住院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病儿68名,选用随机数表法使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名,对照组给与基础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周、1月龄神经发育状况、出生后40天的身体发育状况以及营养不良状况。结果:2组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在行为表现、被动技能肌、主动性肌力、原始反射与一般反射面层面,均较2周时进一步提高,而且在同一个周期内,观察组的被动肌力、主动性肌力、原始反射与一般反射面都比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40天以后的体重下降、身高增长速度和宝宝头围增涨都要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整体的缺乏营养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总结:袋鼠式护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非常明显促进儿童中枢神经生长发育,提升儿童体质,降低缺乏营养的产生,是一类非常值得临床中推广方法。

浅析中医针刺促进大脑神经发育与修复 下载:320 浏览:3583

李文华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摘要:
中医在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目前,中医在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形式。根据相关临床结果表明,神经系统受到损伤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利用针灸等中医方式进行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医务人员还发现,在神经发育疗法中采取针灸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修复患者受损的神经系统,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身体的恢复情况很好。因此为了使病人免受病痛折磨,应当在治疗过程中对中医治疗方式所发挥的作用给予足够程度的重视。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