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多维添加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 下载:85 浏览:263

白萍 王清芬 杨彩平 《诊断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维添加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绘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NOSIE和N-BPRS各因子分和总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OSIE各因子及其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N-BPR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性(97%)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添加画治疗能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恢复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基于SVM与fMRI技术对精神分裂症的分类研究 下载:63 浏览:486

朱亚飞 付舒悦 杨仕虎 姚佩玲 谭颖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3期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近年来,非侵入性核磁共振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目前,已经有大批的机器学习方法应用在核磁共振影像上,例如:KNN、SVM等。通过构建脑功能连接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在输入分类器之前,对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后再输入SVM分类器,在线性SVM分类器中,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78.5%。与传统的直接输入分类器的结果比较,分类准确率有较好的分类效果。该研究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有一定意义,辅助医生诊断疾病。

治疗自我调节问卷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效度分析 下载:57 浏览:373

周晨曦 李峥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修订治疗自我调节问卷(Treatment 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TSRQ),并评价其在我国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中的信效度。方法对北京市163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量,检测问卷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TSRQ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1,平均S-CVI为0.94;卡方差异检验显示自主动机、内摄调节、外部调节和无动机4个维度两两间均存在差异(P<0.05);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4因子模型拟合较好,χ2/df=1. 771,GFI=0.902,NFI=0.887,CFI=0.947,PGFI=0.601,RMSEA=0.069。各维度的Cronbach'sα为:0.901,0.753,0.711,0.493;重测信度为0.707,0.786,0.571,0.363。结论中文版TSRQ可用来测量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动机,无动机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可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研究对象及场所进行测试。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家庭关怀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51 浏览:354

张子旬 姜钊 崔倩 周婕 蒋永红 陈海燕 肖兴树 朱长才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家庭关怀的相关性,为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湖北省在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231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得分分别为(47.53±19.32)、(74.33±23.22)、(33.26±45.29)、(35.93±46.80)、(64.85±25.59)、(74.85±26.71)、(54.17±17.69)、(58.92±16.28)分,其得分均低于常模(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躯体健康(r=0.240)、心理健康(r=0.282)2个综合维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患者家庭关怀与生活质量的躯体健康(r=0.284)、心理健康(r=0.316)2个综合维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本研究中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加强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力度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品管圈活动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62 浏览:356

郑樱 陈华云 刘浈 周长青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处于精神康复阶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状态及社会功能。结果:护理后,两组社会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阶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精神状态,值得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4 浏览:392

傅廷东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及NOSIE因子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社会能力评分为(3.12±0.05)分,个人卫生评分为(2.97±0.18)分,精神病表现评分为(3.02±0.17)分,退缩评分为(3.27±0.12)分,抑郁评分为(3.32±0.11)分,个人兴趣评分为(2.75±0.19)分,激惹评分为(2.81±0.6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效果确切。

不同药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下载:53 浏览:368

李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服用利培酮,观察组服用氨磺必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下载:87 浏览:481

伍四海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盐酸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行为退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抗精神病药治疗的27例为对照组,盐酸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的28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8、12周的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8、12周的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其康复效果评估 下载:110 浏览:1273

焦娜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及其康复效果。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社交认知表现,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认知行为治疗(CBT)和社交技能训练(SST),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持续12周。采用面部表情识别测试、错误信念任务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工具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面部表情识别和错误信念任务中的准确率显著提高,PANSS评分显示其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此外,生活质量评估也显示出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结论:认知行为治疗结合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示系统化干预对改善社交认知具有潜在效果。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研究 下载:251 浏览:2501

兰平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实施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应用团体生物反馈疗法与心理护理的价值分析 下载:65 浏览:683

王秋菊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应用团体生物反馈疗法与心理护理的价值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需要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间治疗的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96例为探究对象,将其采取双盲法分为两组,各组均48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团体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心理护理指导的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间干预价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症状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观察组生活希望指标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团体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心理护理措施指导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生活积极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58 浏览:672

李宇晗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对临床检验工作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52例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发生误差的病例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结果:在52名病人中,有44例因采样问题引起的分析前误差,占比(84.62%);有26例是因为收集前的因素引起的分析前误差,占比(50.00%);有11例是收集中的因素引起的分析前误差,占比(21.15%);有7例是因为收集后的因素引起的分析前误差,占比(13.46%)。有8例因试剂问题而产生的误差,占比(15.38%)。结论:在样本采集前、数据采集中、数据采集后每一个环节开展严格的操控,能够有效地减少医学检验技术深入分析前偏差出现,切实保障临床医学诊断治疗的意义。

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系统性睡眠护理的应用效果 下载:58 浏览:672

李宇晗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系统性睡眠护理在精神分裂症(SCH)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05月到2023年05月收治的SCH伴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各组30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低,P<0.05。结论:SCH伴睡眠障碍患者接受系统性睡眠护理方式,可使其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值得运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5 浏览:435

李玉梅 岑洪舟 林春元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精神科就诊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各项NOSIE、MO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管理风险,成本效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92 浏览:483

李玉梅 岑洪舟 林春元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精神科就诊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各项NOSIE、MO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管理风险,成本效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下载:246 浏览:2396

魏友利1 高会2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主症阴性)患者中应用的氨磺必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因精神分裂症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中筛选84例阴性主症患者,遵循抽签法将半数纳入对照组(n=42)、半数纳入观察组(n=42),分别选择氯氮平治疗、氨磺必利治疗。期间,记录各组阴性症状评分、体内糖脂代谢,并统计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间比较SANS评分,观察组分数体现为最优,P<0.05;组间对比糖脂代谢变化,观察组糖脂代谢指标值均体现最优,P<0.05;组间对比治疗有效情况,观察组有效率最高,P<0.05;组间对比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是为最低,P<0.05。结论:氨磺必利可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5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肝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下载:95 浏览:480

孔令光1 林崇光2 黄倩倩2 李艳彬3 徐大利2 谢海龙1 郑存庆1 陈小影1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5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肝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9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5个组(氯氮平组38例、奥氮平组40例、利培酮组37例、喹硫平组35例和阿立哌唑组42例)。氯氮平组口服氯氮平片,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片,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组口服喹硫平片,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片。各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各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心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的变化。结果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LOTC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而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各组治疗后LOTCA评分和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ALT+AST升高,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较治疗前降低(P<0.05);各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TESS评分4周末和8周末均低于氯氮平组、奥氮平组、阿立哌唑组(P<0.05);而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5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对肝功能和心功能影响小,且可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精神症状,其中利培酮和喹硫平不良反应较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张志远治疗精神分裂症经验 下载:86 浏览:515

潘琳琳1 王玉凤1 金坤1 孙君艺1 刘桂荣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2期

摘要:
总结张志远教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验。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密切相关,诸病因可使脏腑功能失调,进而产生气滞、瘀血、痰结、郁火等蒙蔽心神,使神志出现异常。治疗主要从气、血、痰、火论治,同时巧用相克法、善用宣泄法;用药常以大黄、茯神、龙骨三味药物为重;主张从涤痰开窍、疏肝理气、活血破瘀、疏肝健脾方面入手辨证施治。

消除隔阂计划对精神分裂症病耻感、生存质量及家庭负担的影响 下载:97 浏览:505

孙一颖 孙喜蓉 王玲 傅伟忠 卢瑛 唐强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评估消除隔阂计划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耻感、生存质量以及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系统抽样方法抽取90列病例,按1∶1配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入组前、干预第6、12和18个月后,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WHO生存质量简明量表(WHOQOL-BREF)和家庭疾病负担量表(FBS)分别评估患者及家属病耻感情况、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家属的家庭负担情况。结果第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的PD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干预组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周围环境2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家属F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结论实施消除隔阂计划能显著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轻家属的家庭负担。

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治疗作用 下载:135 浏览:1357

展闯1 牛伟盼1 王雷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探讨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治疗作用及最佳干预剂量。 方法 选取150名伴有焦虑情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mg组、200mg组、300mg组、400mg组,每组30人。对照组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余4组同时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相应剂量的GABA早餐粥治疗。食疗前及食疗后12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12W后,五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存在组间差异(P<0.001),400mg组>300mg组>200mg/100mg组/对照组。结论 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00mg/天为最佳干预剂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