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组织自尊与差错管理氛围的中介作用 下载:28 浏览:234

孔靓1 李锡元2 章发旺3 《当代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组织自尊和差错管理氛围的中介作用。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的主动性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组织自尊和差错管理氛围分别在个体和团队层面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出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作用路径,对培养领导的包容性和营造组织差错管理的氛围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城乡社区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31 浏览:321

刁元园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在助力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完善国家社会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让老年教育从过去相对封闭的单一系统扩散到广袤的城乡基层社区,创新老年教育的体制机制,明确发展城乡社区教育的途径,由过去完全依靠政府举办到社会多元共治多方参与,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的社会资源供给,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 下载:88 浏览:533

肖肖 杨斌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以CNKI数据库中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定律和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从年发文量、核心作者、来源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对样本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研究呈纵深发展趋势;形成了一批核心研究作者,但仍需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作为实践基地的职业院校应加强和高水平科研单位的合作;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问题研究、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研究、中高职衔接和课程衔接研究、现代学徒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化、本土化和高职、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研究。

西部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困境与路径突围——基于西南G市B区的深度调研 下载:52 浏览:26

周治燕1 蒋立兵1 解攀科2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全面提升薄弱地区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亟待攻克的关卡,如何破解西部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成为教师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南G市B区的深度调研,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情况、课程能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维度,分析了该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教师自我报告结果显示,该区教师的课程能力、教学能力的整体水平相对较好,教研能力与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一般;但是课堂观察显示,教师的课程理解限于知识层面、教学时空依然由教师把控、教学过程忽视高阶思维、合作探究往往有形无质;质性分析发现,西部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教师发展内生动力枯竭、教师教学变革意愿薄弱、教师发展缺乏专业引领、教师培养亟需整体设计。基于该区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破解西部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突围路径:整体规划助推区域教师齐发展,搭建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常辐射,专业引领提升校长核心领导力,培养名师孕育教师发展领头羊,打造名校铸造示范学校排头兵。

疫情之下高校网络教育的价值回归与实践导向 下载:52 浏览:419

周自波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新冠疫情危机使得全球教育大规模受到影响,中国政府率先采取了"停课不停学"措施。各高校在开展在线教学活动过程中,遇到网络"卡顿"、平台"翻车"和网课"尴尬"等一系列挑战。通过调研疫情期间高校网络教育的运行状况,发现基于在线学习的网络教育技术平台、网络资源、支持服务等各环节都在正常运转,几乎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学校既没有停课,学生也没有停学,充分体现了疫情危机之下网络教育的应有价值。网络教育在疫情危机中的有效应对,给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导向。进入后疫情时代,普通高等教育必须向混合教学模式转变,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变革,重构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

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行为分析与课堂转型策略研究 下载:54 浏览:534

张雨晴 张晶晶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的重要途径,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范生的教学观念及其未来的教学行为,从而成为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深化改革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方式缺乏大样本的量化研究。文章随机选取某综合性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视频为研究对象,利用CTBAS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框架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观察表等工具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当前的教师教育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理念陈旧落后;课堂时空由教师控制,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互动比率与类型偏少,互动质量整体不高;技术应用的层次较低,应用功能类型单一。基于此,需要采取促进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方式转型的策略,以满足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对卓越教师培养的需要。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研究的趋势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1997—2018年)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下载:76 浏览:514

付从荣 刘晶晶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为探究我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研究现状,选取1997—2018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581篇以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为主题的期刊论文,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经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有: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互动发展;突现关键词主要集中在2016—2018年;协同发展成为未来一段时间该领域的关注重点。

公共财政理论下我国社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下载:76 浏览:499

李明旭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社区教育均衡发展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均衡主要受制于公共财政支出。社区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与外显功能、经费投入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制约性、社区教育的福利性质需要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力度以实现均衡发展。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经济资源配置不均衡。为了实现社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公共财政支出应坚持公平、民主的理念,明确政府间的财政职权和事权,增加社区教育经济资源投入总量,遵循补偿原则配置社区教育资源,构建社区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论终身教育共同体理解的三维向度——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下载:33 浏览:287

常素梅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终身教育共同体的界定与构建也逐渐进入研究的视野,不同的学者从多种角度进行了阐释。马克思共同体的思想为理解终身教育共同体提供了三维向度:一是应然向度,终身教育共同体是人之持续发展的需求;二是实然向度,终身教育共同体是对教育发展现实困境的回应;三是必然向度,终身教育共同体的最终价值诉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产教融合困境及对策研究:功能主义的视角 下载:82 浏览:379

杨斌 李豆豆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模式之一,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但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在功能主义视角下,对产教融合多方面困境进行分析,如融合思想、融合效益、融合机制、融合共享等,有助于解释这些困境产生的社会性原因,进而了解产教融合对社会发展及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针对困境构建包容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可以推动"产"与"教"达到真正的融合。

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下载:89 浏览:494

谢宇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我国老年教育课程建设虽然形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仍难以有效满足异质性很强的老年人群多样性、层次化的学习需求。全面梳理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老年教育目标和老年人学习需求为基础,提出我国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建议,建设多维立体化课程体系,有效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促进老年教育目标的实现并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走出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界定困境的新尝试——终身教育整体性研究方法探析 下载:88 浏览:368

杨然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本文基于笔者听了一学期徐莉老师《比较成人教育学》的课程获得的体会整理而成。终身教育整体性研究方法是指在新的教育框架下,把终身教育相关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发现了终身教育成长的全新背景,解决了终身教育的代际问题,从而在新的教育框架下对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进行了定义,解决了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等概念混淆的问题。希望理论的完善能够推动我国终身教育实践的发展。

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概念辨析新视角 下载:20 浏览:238

安五妮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现代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学界对成人教育、终身教育都曾做了不同的定义,这为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实践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因其实践的复杂性,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依然存在概念定义不准确、相近概念之间关系混乱等问题。本文基于徐莉老师梳理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概念的发展历程,分析定义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概念存在的困境,然后将徐老师的整体性研究方法的新视角下做的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定义内容归纳于此,希望能引发大家对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概念的深入思考。

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在线参与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下载:88 浏览:522

谢耀辉1 黄红涛2 张晶晶3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网络学历教育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汇聚了优质的学习资源,满足了网络学习者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但是调查显示,网络学历教育学习参与的状况并不容乐观。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的在线参与现状,本研究以每周登录次数、每次学习时长、是否讨论交流三个指标表征学习者的参与度,调查了H大学通识课中3222名学员的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发现,学员对在线学习的期待与网络学历教育现状之间落差较大;不同性别、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的学员在学习行为方面存在差异。基于此,为更好地促进网络学历教育的发展,需要采取的对策是完善课程体系;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优化课程资源,自适应推送学习内容;及时教学反馈,引导学习者参与讨论;注重过程评价来激发学习者参与动机。

何谓“终身职业教育”——兼与周永平、石伟平先生商榷 下载:87 浏览:511

汤广全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终身职业教育"这一提法在职业教育学界流行了10多年,影响甚众。通过对"终身教育""终身职业教育"等语义的比照与分析,可以发现,"终身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似是而非,名不副实,在逻辑上不能自恰。厘清"终身职业教育"概念具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与价值观意义。

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策略探析 下载:96 浏览:526

杨斌 郭苗苗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校企文化融合是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校企合作质量的必然路径,但在我国校企文化融合中存在融合层次不够深入、融合路径较为单一、融合缺乏全员参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企业文化建设角度,借鉴企业跨文化管理中文化融合经验,通过对校企文化融合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分析,从识别文化差异、进行"跨文化"培训、实施"跨文化"管理、融合创新校企文化等四个维度探寻融合策略,以期促进校企文化全方位、深层次融合。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指导终身学习——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历史道德滑坡现象的论述 下载:69 浏览:507

刘伯奎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中,由于缺乏相对应的社会转型的现实材料作为印证,实际上长期存在着"生吞活剥"——以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化理念为指导硬性解读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化理念现象,以致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客观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和认知错误。本文结合自己的创新读书研究,以实例证明,即使在一般的社会理解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对于我们研究认知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依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其价值所在就是他们在著作阐释中自然显现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与方法论。

日本终身教育立法及其启示 下载:52 浏览:371

邓毅1 刘亚珠2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终身教育自二十世纪发展至今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开展终身教育活动的同时相继颁布了终身教育法律。本文阐述了日本终身教育法的提出,分析其立法内容,指出其立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日本终身教育立法对我国的启示。研究日本终身教育立法可以强化我国终身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促进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

教师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教学特征与优化策略——基于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行为分析 下载:97 浏览:373

沈欢 蒋立兵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10期

摘要:
"互联网+"教师学习是教师职后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推行的教师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对其教学设计、呈现方式和课程资源的要求甚高。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现状,选取"爱课程"网站上63门不同层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教学视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TBAS教学行为分析框架、课堂教学策略观察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观察表等工具进行分析,发现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呈现出教学时空基本由教师控制、教学结构以教为主且活动单一、教学互动不足且呈两极分化、技术应用以教学信息呈现为主等特征。要凸显教师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变革中的引领价值,应做到:教学方式彰显生本理念、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趣味化、教学活动体现应用取向、教学情境融合教学经验、讲授注重启发性与生动性。

提升老年群体科学素质对策研究 下载:54 浏览:676

孙会宁 《老龄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与科技的快速发展,老年群体如何适应数字化时代已经成为了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倡导终身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建立学习型社会,为老年群体提升科学素质提供了方向。本文结合老年科普教育发展思路,助力提升老年群体科学素质,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助推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和“适老化”的红利。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