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专利视角下丙肝相关研究发展态势剖析 下载:15 浏览:183

齐燕 张冉 严舒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曾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危害的丙型病毒性肝炎近几年已逐步进入治愈时代,中国市场已成为制药巨头谋求业绩增长的新大陆且竞争愈演愈烈。本文基于专利分析视角,采集德温特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分析平台收录的1998—2018年国内外丙肝相关研究领域专利数据,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方法分析丙肝相关研究全球专利申请时间趋势、地域分布、重要研发机构及其重点布局方向;同时结合产业和市场信息,分析丙肝治疗的明星药品、机构协同创新情况及演变趋势等,以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近二十多年来,丙肝领域专利机构非常重视国际申请和协同合作;美国在该方面的研发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一些跨国药企拥有多个可以达到治愈效果的口服药品且已进入中国市场甚至获得医保纳入资格,本土药企已经面临严重威胁。建议本土药企及科研机构可以考虑细化和深化研究主题、尝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研究方向、扩展研究领域关注相近疾病,以及加强竞争情报工作建设以便及时调整研发和市场策略,更好地应对未来我国丙肝市场逐渐萎缩的现实情况。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下载:14 浏览:159

胡姚 俞蕙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一直是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医源性操作的规范化,目前,HBV主要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围生期或儿童时期感染HBV易致慢性化,成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主要来源。与成人相同,儿童CHB的根本治疗亦为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对儿童CHB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案现尚无定论,且抗病毒药物选择较为有限。该文对儿童CHB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血清K18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257

向保云 《诊断医学》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角蛋白18(K18)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7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设为观察组,115例乙型肝炎非肝衰竭患者设为对照1组、120例健康对照组设为对照2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根据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死亡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K18水平,包括M65、M30等。结果观察组血清M65、M30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组血清M65、M30显著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M65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血清M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肝衰竭可以影响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M65、M30水平,且血清M65水平与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密切相关。

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60例分析 下载:68 浏览:268

李一 李少昊 《诊断医学》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选择同期5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单纯异甘草酸镁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ALT、AST、TG、TC、肝脏B超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ALT、AST、TG、TC、肝脏B超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为6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能有效减轻非酒精脂肪肝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乙肝病毒携带者父母乙肝防治知识现状及其对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下载:81 浏览:487

何海艳 吴伟慎 赵莹 张颖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低龄As C父母乙肝知识现状及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乙肝防治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证据。方法收集低龄As C,调查其父母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同时采用SCL-90、SAS、SDS量表对其父母进行测评,并探讨父母不同知晓水平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低龄As C父母乙肝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偏低,平均知晓率只有57. 90%。知晓率较高的知识点有:乙肝病人是传染源(100. 00%)、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根本措施(80. 95%)等;而对于共同进餐(17. 1 4%)、握手拥抱(16. 19%)不会传播乙肝等知识点知晓率极低。男性(父亲)和文化程度高者知晓水平叫高(P <0. 05)。乙肝相关知识知晓高组其SCL-90总分和SDS得分均高于知晓率低组(P <0. 05)。在控制As C父母的人口学混杂因素(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后,低龄As C的父母其乙肝知晓水平对SCL90总分以及SDS得分产生影响(P <0. 05)。结论 As C父母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会对心理状态影响,应针对此特殊人群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为低龄群及家人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乙肝病毒感染产妇母乳喂养的现状调查 下载:8 浏览:228

岳彩虹 王小艾 胡旖旎 白新航 焦净 杨新霞 齐亚倩 2019年11期

摘要:
调查乙肝病毒感染产妇母乳喂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分娩的602例乙肝病毒感染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母乳喂养获得途径及影响因素问卷,于产后42 d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乙肝病毒感染产妇母乳喂养率为45.85%,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为26.91%。影响乙肝病毒感染产妇选择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有:应用抗病毒药215例(65.95%)、产妇担心母婴传播226例(69.33%)、家人反对116例(35.58%)等。结论受较多因素影响,乙肝病毒感染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低,医护人员应加强宣教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使产妇消除顾虑,提高乙肝病毒感染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271

刘佳潞 钟玉苑 梁宝玲 2018年12期

摘要:
探讨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CH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症状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心理状态调整、遵医用药、饮食调节、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能够降低CHB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改善其遵医行为。

多维度护理在酒精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300

朱叶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多维度护理对酒精性肝炎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多维度护理,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比较,试验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试验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后TBIL、AST、ALT指标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LB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护理对酒精性肝炎可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肝功能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室间质量评价调查品制备及应用 下载:88 浏览:497

蒋玲丽 肖艳群 王雪亮 鲍芸 杨依绡 王华梁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制备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突变室间质量评价(EQA)调查品,评估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检测HBV YMDD突变的能力。方法筛选HBV DNA>5×104 IU/ML的临床样本,经稀释制成含HBV YMDD不同突变类型的样本盘。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高温连接酶反应(LDR)和测序法筛选EQA候选样本,并采用PCR评估样本均匀性和稳定性。2017年2次EQA各制备5份样本,要求参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检测样本并上报检测结果。对回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2次EQA分别收到12份和10份有效回报结果,66.67%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完全正确。HBV YIDD、YVDD、YIDD+YVDD和YMDD不同突变样本的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0.63%、86.36%、77.27%和88.24%。结论制备的调查品均匀、稳定,可用于EQA;部分临床实验室HBV YMDD突变检测能力尚需提高,应加强质量控制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330

刘佳潞 钟玉苑 梁宝玲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CH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症状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心理状态调整、遵医用药、饮食调节、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能够降低CHB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改善其遵医行为。

多维度护理在酒精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93 浏览:429

朱叶华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对酒精性肝炎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多维度护理,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比较,试验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试验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后TBIL、AST、ALT指标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LB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护理对酒精性肝炎可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肝功能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载量与血小板及APRI的相关研究 下载:95 浏览:475

郭静 李从荣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小板(PLT)参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随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的变化,为临床诊治CHB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5例CHB患者,分为HBV DNA低、中、高载量3个组,以5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PLT相关指标及APRI的差异。结果 CHB组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分别为(152.98±54.94)×109/L、(11.98±1.22)f L、(15.05±2.8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远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HB患者不同HBV DNA载量之间AP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B患者的PLT指标和APRI均呈现明显异常的状态,且HBV DNA载量对其影响较大。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sVAP-1与肝功能指标及血清HCV RNA载量的相关分析 下载:94 浏览:491

于宏亮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 VAP-1)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及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研究组)及207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CV RNA载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血清s VAP-1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s VA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 IU/L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 VAP-1水平明显低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 IU/L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0.01);Child-Pugh分级为C级的患者s VAP-1水平明显高于A、B级患者(P<0.05)。血清s VAP-1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32、0.749,P<0.01),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152,P<0.05),与血清HCV RNA载量无明显相关性(r=0.087,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 VAP-1水平明显升高,与肝细胞炎性损伤呈正相关。

强肝解毒方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下载:341 浏览:3451

冯静 杨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通过应用强肝解毒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观察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科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肝解毒方。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肝功能、炎性反应以及用药安全性进行探讨和比较。结果:治疗之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79.07%(34/43),观察组为95.35%(41/43),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中血清AST、TBIL、ALT、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之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95%(6/43),观察组为9.30%(4/43),两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强肝解毒方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之后的肝硬化患者,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提高疗效,而且可以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安全可靠。

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下载:89 浏览:571

赵壮志 刘旭东 吕萍 徐新杰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相关临床试验数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开始至2018年3月10日。分析由2名独立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和质量评价后,提取数据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151例,其中试验组579例,对照组572例。结果显示:膈下逐瘀汤联合核苷类药物可降低总胆红素指标TBIL[MD=-10.8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95%CI:-14.67,-7.03),P<0.000 01]、有效改善肝功能ALT[MD=-29.19(95%CI:-37.50,-20.87),P<0.000 01]、AST[MD=-28.72(95%CI:-40.47,-16.97),P<0.000 01],降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水平[MD=-57.39(95%CI:-80.80,-33.99),P<0.000 01]、层粘连蛋白(LN)水平[MD=-17.18(95%CI:-19.93,-14.43),P<0.000 01]、Ⅳ型胶原蛋白(Ⅳ-C)水平[MD=-16.73(95%CI:-18.81,-14.66),P<0.000 01]、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MD=-22.60(95%CI:-25.26,-19.94),P<0.000 01],减少Child-Pugh分级评分[MD=-1.33(95%CI:-1.62,-1.05),P<0.000 01],且均优于单纯核苷类药物治疗(P<0.000 01)。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优于单用核苷类药物。

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效果观察 下载:295 浏览:2994

王冬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判断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93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临床对象并作为乙肝组,另抽选健康志愿者93例作为对照并纳入常规组,比较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表达水平;同时对比轻中重度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乙肝组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较常规组更高,两组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重度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较轻中度患者更高,检验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健康正常人相比,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较高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且随着病情恶化、加重,其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越高,有助于临床准确把握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进行针对性诊治提供更多的指导。

大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作用及对脂联素、脂联素受体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498

刘鸣昊 张丽慧 马庆亮 赵文霞 《中国中医药》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脂联素、脂联素受体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素高(40 mg·kg -1)、低剂量(20 mg·kg-1)组。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予高脂饲料建模,时间共10周。造模后,处死动物,取材。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化学发光法检测大黄素对NASH模型大鼠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millet straw transamin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胆固醇(cholesterol,TC)的影响,制作石蜡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油红O染色检测大黄素对NASH大鼠肝组织炎症损伤、脂肪变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脂联素受体2(adiponectin receptor-2,AdipoR2)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内ADPN,AdipoR2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能有效改善NASH模型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大鼠体质量,肝指数;大黄素高剂量组ALT、AST、ALP、GGT、TG、T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相对模型组,大黄素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ADPN,AdipoR2蛋白,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能通过上调NASH模型大鼠ADPN,AdipoR2表达,有效改善肝功能、血脂,改善NASH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减轻肝脏炎症。

基于群组专家知识集成的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89 浏览:493

孙继佳1 周明眉2 胡义扬3 苟小军4 苏式兵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群组专家知识的乙肝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模型。方法:根据所收集到的88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资料为依据,建立乙肝中医症候专家评价表,通过专家打分,得到3种不同证型下的112种相关临床指标专家评价结果,利用聚类分析和相对熵集结模型建立评价模型。结果:通过模型计算,对与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等3种证型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建立了这3种基本证型的综合评价模型。结论:所提出乙肝中医临床评价方法能够符合中医临床评价要求,并且对其他疾病的中医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加味小柴胡汤人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的干预作用研究 下载:88 浏览:487

陈少芳 王章林 万石川 《中国中医药》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临床CHB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各30例,分别予加味小柴胡汤、恩替卡韦治疗7 d后收集含药血清,另设健康组30例取血清,将上述人血清分别作用于HepG2.2.15细胞中药组(10%中药组、20%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在48、72、144 h 3个时间节点收集细胞与上清,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HBs A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上清HBV DNA含量及细胞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过干预,10%中药组、20%中药组HBs Ag在干预48、96、144 h后明显下降(P<0.01)。干预48 h、96 h后,20%中药组STAT3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西药组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可抑制细胞内HBV,上调STAT3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CHB的作用机制之一。

解毒凉血利湿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30例临床观察 下载:89 浏览:525

刘慧敏 高方媛 江宇泳 王宪波 《当代中医药》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解毒凉血利湿法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63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0例,西医对照组33例。西医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解毒凉血利湿方,治疗4周,随访8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统计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例数和累积有效的例数,并据此计算病情进展率、治疗累积有效率。结果治疗2、3、4周及随访2、4周中西医结合组病情进展率均为6.67%,西医对照组均为24.24%;治疗2周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累积有效率为70.00%,西医对照组为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中西医结合组治疗2周总胆红素(TBi L)、总胆汁酸(TBA),随访8周碱性磷酸酶,随访2、4、8周谷氨酰转肽酶下降;与西医对照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2周及3周TBi L、TBA降低(P<0.05或P<0.05)。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4周及随访4、8周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C)下降,治疗2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下降;与西医对照组比较,治疗1、2周中西医结合组NC及NLR下降,随访4、8周淋巴细胞计数升高(P<0.05或P<0.01)。结论基于解毒凉血利湿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降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的病情进展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