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医胸痹的辨证施治研究 下载:22 浏览:1032

吕慧荣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究中医胸痹辨证施治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我院中医科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60例胸痹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中医辨证施治,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75%)及满意度(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90.0%)、(90.0%),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胸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中医辨证施治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胸痹症状,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循经取穴合血府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79 浏览:436

孙宏1 刘凯2 蔡国锋2 尚莉莉3 全爱君3 李冀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循经取穴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瘀血痹阻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府逐瘀汤组和针刺协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血府逐瘀汤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汤,针刺协同组在血府逐瘀汤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后各组间的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及cTnI、cTnT、BN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Holter显示,心肌缺血频率、心肌缺血时间及缺血总负荷方面比较,针刺协同组较血府逐瘀汤组和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AQ量表显示,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针刺协同组及血府逐瘀汤组较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cTnI、cTnT、BNP变化情况针刺协同组与血府逐瘀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经取穴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胸痹心痛优于常规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基于聚类分析探析于睿教授治疗胸痹用药规律 下载:48 浏览:481

郭鹤 郑一 张欢 倪菲 张颖 张哲 于睿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于睿教授治疗胸痹患者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胸痹患者提供一种参考。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3月于睿教授治疗177例胸痹患者病历录入电子病历中,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中药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建立用药频率表,采用频数分析法统计处方中单味中药、药物性、味、归经及药物功效使用频次,并筛选出32味主要药味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177例病历中共用中药149种,其中法半夏、桂枝、陈皮、茯苓用药频次相对较高,并且通过聚类分析,把常用药物分为5类。于睿教授治疗胸痹从肝论治,以疏肝健脾,化痰祛瘀为主要诊治思路,针对不同的兼证斟酌加减。

基于有无痛胸分型的胸痹脉象中医客观化研究 下载:98 浏览:512

​丁然 陆小左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胸痹临床辨证分型种类复杂,拟以有无胸痛作为胸痹临床分型的依据,对其临床的脉象客观化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从其脉象指标的差异性为切入点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并试讨论胸痹以有无胸痛分型的可能性,为临床胸痹辨证分型诊断提供新思路,为胸痹舌象客观化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临床采集胸痹患者脉象客观化指标,分有痛胸痹组及无痛胸痹组并进行T检验。结果:胸痛组与无痛组右手脉象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在rate、t1、h1、h3、h4、u、p七项指标中具有显著差异;胸痛组与无痛组左手脉象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在rate、t4、t5、h1、h3、h4、p七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胸痹以有无胸痛为诊断指标的分型方法能够有效体现胸痹疾病过程中的气血阴阳虚实的变化,在脉象客观化指标上有着显著差异,具有临床意义。

基于系统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下载:83 浏览:513

赵阳1 郑景辉2 徐文华1 赵新望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对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收集薤白的有效化合物;预测这些化合物对冠心病的作用靶点;对这些靶点进行PPI网络图的构建、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将这些化合物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薤白共收集到11个有效化合物,作用于30个冠心病相关靶点。PPI网络图显示ALB、ACE、REN、MMP9、MAPK1、NOS3、F2、MMP2、SELE、PPARG为10个联系最多的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出66个生物过程、22个分子功能、11个细胞成分,涉及雌激素反应、凝血、冠脉炎症、RAAS系统、抗氧化、稳定粥样斑块6个方面。KEGG通路注释分析显示出13条通路,其中6条通路与冠心病相关,分别是: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PPAR signaling pathway、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Renin-angiotensin system、HIF-1 signaling pathway and TNF signaling pathway。330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233组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能通过抗凝血、稳斑块、抗氧化、抗炎症、降血脂、抑制RASS系统、增加NO保护、促进雌激素分泌8个方面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且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是薤白作用冠心病的最主要通路。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下载:19 浏览:388

任静 张文苑 马芳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74例,采取对照实验法,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进而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胸闷、胸痛、气短积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SAQ(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SAQ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工作积极性以及护理质量更为满意。结论: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护理中,能使患者的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得以缓解,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相对提高,具有应用价值。

浅谈中医特色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下载:89 浏览:1051

王慧 《当代中医药》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胸痹心痛)患者采取中医特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展开对照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疗法下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心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心功能及症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两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皮素-1低于对照组及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取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冠心病病症,调节心功能,该疗法具有应用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