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巴曲酶辅助下手法复位在突发性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8 浏览:148

郭志鹏 闫国强 王中杰 耿运霞 《诊断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给予巴曲酶辅助下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70例ISHL合并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给予ISHL常规治疗,然后在巴曲酶辅助下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分析患者治愈时间、疼痛程度、巴曲酶辅助下手法复位治疗效果。结果 70例ISHL合并BPPV患者治愈时间4.4±1.2个月;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为2.3±0.7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愈率为100.00%(70/70);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给予巴曲酶辅助下手法复位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人文护理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康复及护理 下载:240 浏览:2481

王文娟 李文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人文护理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康复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人文护理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患者前庭功能康复效果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前庭功能指数及BB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文护理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实现患者前庭功能指数的明显提升,实现患者BBS评分的提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较为良好。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康复护理效果研究 下载:51 浏览:553

霍艳丽 《国际护理学》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护理中,探究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筛选2021.02~2023.01年间就诊的112位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康复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眩晕障碍程度、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护理满意率等指标。结果: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各项参数差异p小于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为(18.73±1.06)、(19.62±2.13)。对照组为(25.92±2.01)、(28.81±1.56)。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52(92.85%),对照组为39(69.64%),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残余持续时间,让病情得到控制,临床护理效果更为优异。

护理干预对耳石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下载:170 浏览:1991

高纱 徐杉 王金佳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耳石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行耳石复位治疗的94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47例,常规护理),乙组(47例,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复位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位后一周,两组负面情绪均有显著改善,且乙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 耳石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纯音测听与前庭功能检查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137 浏览:1479

王秀琴 田梅芹 李慧卿 张文博 张慧玲 王文娟 史学珍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重点研究并深入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纯音测听和前庭功能检查的特点,进一步了解BPPV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耳鼻喉科良性阵发性眩晕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后半规管管石症(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ithasis, PSC-Can )95例,水平半规管管石症 (horizontalsemicirculacanalcanalithasis,HSC—Can)53例,平半规管嵴顶结石(horizontalsemicircularcanalcupulolithiasis.HSC—Cup)64例,三组患者均完成纯音测听、高频视频头脉冲(videoheadimpulsetest,vHIT)及低频冷热水试验三项试验,以气导听阈的损失分级分为正常、轻、中、重度,视频头脉冲以vHIT增益值、扫视波,冷热试验单侧半规管反应非对称值为指标,分析三组不同半规管BPPV患者的三项试验结果及相互关系。结果:良性阵发性眩晕患者210例中,听力组间比较,正常者占83例(40%),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者占127例(60%),听力正常者后管耳石症占38例(41%)水平管耳石占22例(42%),重嵴帽耳石占21例(33%),听力异常患者后管耳石占55例(59%),水平管耳石占31例(58%),重嵴帽耳石占41例(67%),在听力下降患者中,三组耳石症侧别与听力下降同侧别者占107例(51%),耳石症侧别与听力下降不同侧别者占103例(49%),经 x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 均 <0.05)。三组 BPPV患者均完成纯音测听、vHIT、冷热试验 ,结果进行组间比较 ,耳石症纯音听阈、视频头脉冲视频头脉冲vHIT的水平增益、代偿性扫视正常、双温试验正常例数(74),占35%,异常例数136(65%)。结论:BPPV患者存在一定程度听力、半规管损失,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听力损失加重,耳石器功能逐渐退化,导致耳石症的发生率增高。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