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肠内营养粉联合甲地孕酮治疗101例恶性肿瘤相关营养不良 下载:62 浏览:375

王玺 张琰 白俊 何莉 王希方 侯银银 雷雨 安改丽 侯磊 余敏 王维佳 段宝军 《肿瘤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粉联合甲地孕酮治疗恶性肿瘤相关营养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共纳入101例营养不良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甲地孕酮组(n=53)口服MA 160mg,每日1次,肠内营养粉(ENP)联合甲地孕酮组(n=48)口服ENP55.8g,每日3次,MA 160mg每日1次,治疗时间12周。主要观察指标为体重指数、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食欲、血清前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甲地孕酮组与肠内营养粉联合甲地孕酮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甲地孕酮组与肠内营养粉联合甲地孕酮组对体质指数及上臂中部周径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甲地孕酮组相比,肠内营养粉联合甲地孕酮组显著性改善ECOG评分、食欲、血清前白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P<0.05)。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肠内营养粉联合甲地孕酮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相关营养不良的方法。

54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短期随访的回顾性分析 下载:82 浏览:508

​毛伦林 季莉莉 马爱金 王利惠 黄婷婷 陈文亚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回顾性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神经影像学表现以及预后。方法收集54例SCD患者,均已给予不少于6个月的维生素B12治疗。采用功能障碍评定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和6个月后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营养状况、血液检查结果和脊髓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肢体麻木是SCD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发生早于运动症状(P<0.05)。所有患者在给予维生素B12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改善。入院或6个月后随访时分别按性别、年龄、脊髓MRI表现、Hb、血清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组,功能障碍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营养不良组入院及6个月后随访时的功能障碍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营养不良组(P<0.05)。短病程组入院6个月后随访时的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长病程组(P<0.05)。结论 SCD患者的感觉症状发生早于运动症状。营养状况和病程与SCD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相关。病程越短、非营养不良的SCD患者短期预后可能越好。

4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基因微小突变分析 下载:94 浏览:562

​孙毅明1 杨娟2 朱瑜龄3 王倞3 李欢3 林金福3 张成3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点突变、微小缺失或插入突变的特征。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肌肉病专科门诊收治的DMD患者,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经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证实为非缺失/非重复突变的、临床诊断为DMD的45例患者,进行DMD基因测序,并对其微小突变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5例非缺失/非重复突变的DMD患者中,共检出66个突变,其中错义突变24个,无义突变20个,剪接位点突变12个,移码突变9个,同义突变1个;携带1个突变患者29例,携带2个突变8例,携带3个突变4例,携带4个突变3例,携带5个突变1例;以外显子48发生错义突变最常见,其次为外显子37和外显子59;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剪接位点突变、同义突变未见明显的集中分布趋势。结论针对微小突变的治疗药物研发应先重点考虑外显子48、37、59这3个区域,无义突变更适合使用无义突变通读治疗。

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中药的干预实验 下载:89 浏览:490

邓聪1,2 魏连波3 汪东涛3 鲁路3 龚艳媚1 张娥铿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及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5/6肾切除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4周后,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片段(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Bcl-2表达显著下降(P<0.01)。中药干预后,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大鼠Alb、Hb显著升高(P<0.01)。结论:Caspase-3依赖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CRF营养不良骨骼肌蛋白的降解,并诱导了骨骼肌萎缩。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可能通过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CRF营养不良。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多学科营养管理模式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25 浏览:2642

李萍萍 《老龄研究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等特点,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目前,中重度COPD稳定期以药物治疗联合肺康复训练为主,能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利于肺功能改善。但患者出院后受疾病好转、医疗费用等因素影响,治疗训练依从性逐步下降,影响患者康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护理通过多学科方法对老年人进行生理、躯体功能、精神和心理、社会支持与需求等多维度的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系统性护理干预。

营养不良对儿童健康教育发育的影响 下载:263 浏览:2433

张国莲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研究营养不良对儿童健康教育发育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营养不良患儿作研究对象,通过收集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100例营养不良患儿的发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对患儿的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进行诊断,通过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的评分,结果用发育商表示,对患儿的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其社会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其中营养不良的100例患儿中,评价发育商值低于正常儿童的水平,二者对比,存在差异性意义,p<0.05,各区发育情况均低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发现,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并且,造成营养不良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喂养不当导致的,因此,要加强产后妈妈的哺乳方面和儿童饮食的健康指标。

健康教育与保健方法联用于营养不良儿童的效果探究 下载:248 浏览:2716

王晶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探讨健康教育与保健方法联用于营养不良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营养不良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以及保健指导在营养不良儿童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营养不良,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保健指导效果分析 下载:296 浏览:2784

万永兴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小儿营养不良由于长期摄食不足引起,且对于多产、双胎及早产儿如不注意科学喂养均可引起营养不良,多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等,严重者将会引起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及免疫力差等,增加消化不良、感染发生率。因此,加强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保健指导对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营养不良为起点,分析儿童营养不良常见的原因,针对可能的原因给予营养保健指导,改善儿童营养状态,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

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07 浏览:1192

刘玉霞 许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住院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病儿68名,选用随机数表法使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名,对照组给与基础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周、1月龄神经发育状况、出生后40天的身体发育状况以及营养不良状况。结果:2组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在行为表现、被动技能肌、主动性肌力、原始反射与一般反射面层面,均较2周时进一步提高,而且在同一个周期内,观察组的被动肌力、主动性肌力、原始反射与一般反射面都比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40天以后的体重下降、身高增长速度和宝宝头围增涨都要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整体的缺乏营养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总结:袋鼠式护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非常明显促进儿童中枢神经生长发育,提升儿童体质,降低缺乏营养的产生,是一类非常值得临床中推广方法。

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营养不良相关性研究 下载:87 浏览:1063

叶梦瑶 谢芳 黎玉娥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与焦虑、抑郁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经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的肾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未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并对其营养状态进行检测,分析其与焦虑、抑郁状态及营养状态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29例患者中有20.69%出现营养不良;36名抑郁症患者中,有52.78%的患者出现了营养不良,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相关分析表明,Hb、Alb、TSF、MAMC与焦虑和抑郁评分有极显著的负相关(P<0.05, P<0.01)。结论:在血液透析病人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更高,且与病人出现营养不良有明显的相关性。

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骨骼肌消耗性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 下载:99 浏览:1054

韩维雪 朱之胡 李静 尹凤仙 崔镇花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骨骼肌消耗性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设计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40例血液透析患者,时间分布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根据CRP值分为微炎症组(CRP≥5mg/L)和非微炎症组(CRP<5mg/L),比较两组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GA)、体质指数(BMI)、肌肉横截面积(CSA)。结果:微炎症组SGA、BMI与非微炎症组比较更低,数值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结果显示,微炎症组CSA与非微炎症组比较明显减少。结论:持续性循环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所导致的机体微炎症状态可引起血透患者营养指标降低,是引起或加剧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营养不良状态对血液透析病人生存质量影响 下载:134 浏览:1565

叶梦瑶 黎玉娥 谢芳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状况和生活品质关系。方法:共选择了血液透析患者205例,分别应用了营养不良-炎症评价法和肾病存活质量专用量表法进行了研究,其结论为临床应用营养、炎症指标等手段开展关联分析和多元线性分析方法,并探讨了影响存活质量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病率较高,其存活质量水平相对较低,而积极改善营养物质不足的炎症状况则有利于干改善患者存活品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