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融合声表波测温功能的线路保护器设计与实现 下载:49 浏览:382

胡娜娜1 郭亮1 宋立景2 苏菠2 张秀龙2 《中国仪器》 2018年12期

摘要:
伴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将电参数监测系统和温度监测系统相融合,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功能。设计了一款基于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与线路保护器相融合的监测系统。采用高性能射频收发芯片CC1000,在433MHz频率下实现了短距离的无线通信;采用DDS9910发射激励信号;采用射频开关HMC574MS8将发射和接收进行隔离,实现了对SAW无源无线传感器的读写过程。经验证,该系统成功应用于安德勒AMI500型多功能表中,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如何在学生现有认知基础上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以普通学校初三英语读本的读写教学实践为例 下载:69 浏览:377

王俊英 《英语教学》 2020年8期

摘要:
很多分级英语读本包含地道、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可以作为公立学校英语教材的有益补充。本文以《典范英语》6a Lesson 7 The Kidnappers为例,探讨了笔者在北京一所普通学校针对初三学生设计的英语读本读写教学的策略与实施方法。教师将学生现有认知基础方面的相对优势转化到其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中,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基于整体英语教学理念的初中英语读写课探究 下载:65 浏览:394

李轲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11期

摘要:
目前,英语读写课在整个初中学段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通过读写课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探究用整体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即"整体输入、整体互动、整体输出",以促进初中英语读写课目标的高效达成。

高中英语科普类说明文思维型读写综合课的教学架构 下载:91 浏览:450

王术 《英语教学》 2020年7期

摘要:
高中英语读写综合课通过以读促写的授课形式,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建构有效的读写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科普类说明文文体结构鲜明,内容紧跟时代前沿,语言简明、准确、客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在新高考中不仅是阅读理解更是概要写作中多见的语篇类型。本文将阐述科普类说明文思维型读写综合课的教学架构:启动话题文本,激活已有图式;解读文本内涵,建构写作支架;迁移运用结构、主题、语言支架,实现读后表达。学生在不断思考和讨论中建构对科普类说明文新的知识体系,形成观点并创造性写作,提升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案例研究 下载:61 浏览:109

段丽丽 《英语教学》 2019年4期

摘要:
教育信息化为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提供了契机。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丰富读写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语言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及实施途径 下载:381 浏览:455

王蔷 《英语教学》 2020年6期

摘要:
近年来,通过读写多维度关联的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实践引起了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的关注。但是很多教师对读与写的关系、读写教学的意义及实施途径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在实践层面也存在不少困惑。本文在探讨读写关系及其教学意义的基础上,对一线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提供了一些思路,并通过参考案例加以展示和说明。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 下载:41 浏览:495

薛海燕 《英语教学》 2020年4期

摘要:
为解决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低阶性、陈旧性,实现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的结合,本文将从全国高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研讨会上的一节课例来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读写课堂中运用"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通过"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评一体化。

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的原版小说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下载:81 浏览:494

周亚 《英语教学》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更好地利用英语原版小说的内容和语言,笔者将"产出导向法"理论应用于高中原版小说教学,在输出任务的驱动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读写结合,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变。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六Poems单元读写课例 下载:83 浏览:500

苏丽平1 师恩伦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11期

摘要:
<正>一、课例背景2017年11月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了以"基于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为主题的高中英语优质课网络评选活动。活动以将选手集中同一网络录播室赛课、专家评委异地评课、观摩教师赛后网络观摩的方式进行。本课例为网络录播室参赛课例之一,时长40分钟,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英语》选修六第二单元Poems,"读和写"(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执教教师为邯郸市第二中学南校区师恩伦

基于读写循环的文体写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38 浏览:463

刘许1 朱明坤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10期

摘要: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难点,鉴于当下写作教学中读写让人堪忧的现状,从文体研究出发,探索基于读写循环的文体写作的读写规律,以期打通阅读与写作的思维通道,宏观层面落实读写循环文体写作序列、微观层面重视语篇阅读的结构分析,适性、智性贯通文体写作,特别打磨议论文七段式结构。

谈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下载:37 浏览:321

马彩霞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读写结合能力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开展高中语文学习的必备能力。在部编版教材理念下,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与策略,在实践当中重视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发展需求。重点对读与写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索当前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的读写结合式教学案例研究——以探究《白杨礼赞》象征手法为例 下载:41 浏览:336

孙洁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拟以课文《白杨礼赞》为载体研究读写结合式教学,在学生理解言语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文本的言语形式,找到读写结合点,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达到提高言语能力的目标。

读写一体 五步推进——简述高三主题式读写一体化教学 下载:87 浏览:480

​鲍周生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高考作文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也一直激励着广大教师进行新的尝试。文章立足于"主题式读写一体化教学",从"为什么要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为什么要实施主题式读写一体化教学""如何实施主题式读写一体化教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利用“随笔”,提高读写能力 下载:93 浏览:449

​朱诵玉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随笔,是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一种训练形式,随笔具有自由、灵活的特点,可以随时记录、自由表达、抒发真情、深入思考等。在教师指导下,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随笔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读写共生 相得益彰——创设对话式课堂情境,引导读写互促 下载:92 浏览:493

​叶晨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对话式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调动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增强文本阅读能力。

小说阅读能力提升策略探究——以教学《中国小说欣赏》为例 下载:84 浏览:510

​薛晓燕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提升学生小说阅读能力可采取以下策略:将课本内容通过筛选、整合、重新规划,以小说不同的能力点为基准给篇目进行分类;让学生按能力类别进行批注式阅读;在对多篇课文的对比中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体验,梳理、整合出系统的小说理论知识;写读后感以求生发、深化;精读质疑以解小说中的玄妙之处。

“聚焦语言,层进引思”的小说教学思维品质提升策略 下载:87 浏览:490

钱志强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学生综合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小说因其文体特征特别适合落实这一核心素养,但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思维训练尚缺少落实。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和反思,试从小说教学的预习作业、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等角度探究"预习落地、目标聚焦、过程层进、读写升华、评价导向"等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种分布式HFRFID读写器天线设计 下载:59 浏览:461

俞凯航 黄季甫 杨家铭 《天线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HF RFID读写器天线,适用于ISO14443A/B协议的13.56MHz RFID读写器,读写器天线由匹配调谐网络和矩形线圈构成。该天线可在对天线品质因子造成极小影响条件下实现磁场强度的增强。在本设计中,采用ANSYS HFSS对该近场天线进行建模、仿真和优化。天线整体尺寸为79mm×87.5mm×1mm,该天线具有能够产生比单圈天线以及等距多匝线圈天线更强的H场;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天线线圈的内部空间,且可以避免现有的紧密绕制的多匝线圈天线导致的Q值过高的问题,该天线可以在安防、运输等RFID应用场景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吟读·品读·研读·读写 下载:79 浏览:488

茅良荣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采用吟读、品读、研读、读写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展开文言文学习。在吟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在品读中体会作品的内涵,在研读中感受其文化价值,在读写结合的活动中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

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教学策略 下载:85 浏览:446

李选萍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诗歌欣赏特别是古典诗歌欣赏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攻克这个难点是语文教师应该潜心研究的课题。学生只有喜欢读、会读、读懂诗歌,才能真正的进行诗歌欣赏。引导学生读写结合,才能提升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