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珠海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的重大风险与对策 下载:78 浏览:486

许锴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11期

摘要:
珠海地区软土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首先收集整理了大量典型的地勘资料和土工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了珠海地区软土的主要工程特性,指出了该地区软土具有孔隙比高、压缩性强,天然含水率高,含水率变化范围大,天然密度低、灵敏度高及欠固结程度大等特性。然后,通过几个基坑工程事故的分析,梳理了珠海基坑工程面临的重大风险,并简要阐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为珠海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情绪汉词的主动遗忘效应:ERP研究 下载:55 浏览:280

郭海辉1,2 韦小满1 赵守盈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尽管证明人类具有主动遗忘能力的研究比较多,但是,探索情绪汉词主动遗忘效应以及电生理机制的实验却非常少。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T/NT范式探索情绪汉词主动遗忘效应。实验一(行为研究)的结果显示,在中性和情绪汉词条件下,不回忆组的正确率都显著低于基线组,即得到了主动遗忘效应。同时,情绪汉词的主动遗忘效应量小于中性汉词。实验二(脑电研究)结果显示,在200-300ms,Fz,Cz,Pz电极点,回忆组的P2波幅高于不回忆组。在300-400ms,在Fz,Cz,Pz电极点,不回忆组的N2波幅高于回忆组。N2跟抑制过程高度相关,提示抑制是主动遗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400-500ms,在Pz电极点,回忆组的LPC波幅高于不回忆组。顶叶LPC跟记忆提取高度相关,提示主动遗忘阻止了回忆,这可能是主动遗忘效应发生的内在机制。

锚测验难度水平代表性对垂直量尺化的影响研究 下载:58 浏览:266

叶萌1,2 辛涛2 胡卫平1,2 孙小坚3 《心理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考察了锚测验难度水平对其来源测验水平的代表性对垂直量尺化的影响。采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比较了锚测验难度等于来源测验、位于高低年级测验水平难度区间的第25百分位处及区间第50百分位处时,年级能力分布和垂直量尺特性上的参数返真结果,发现锚题难度水平高于其来源测验非但不会导致垂直量尺化结果变差,在有的情境下反而可能会提高其准确性。研究揭示人们构建垂直量尺时,可以根据内容和其他统计特征的需要对锚测验的难度水平做出适当调整。

技术治官下的剩余信息生产权博弈——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例 下载:33 浏览:390

孙雨1 邓燕华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试图从信息控制权的视角探讨技术治官的实践。借鉴"控制权"的分析框架,我们将信息控制权分为信息激励权、信息解释权和信息生产权三个维度。随着统计、文档、制图、信息通讯等技术的发展和集成使用,中央政府在一些重要的任务环境中,基本掌握了信息的激励权和解释权,并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生产的能力。但信息生产权一方面受制于技术,另一方面容易为地方政府的行动所影响。因而,尽管中央政府采取技术压缩地方政府在信息生产上的空间,地方政府依然可以争取"剩余信息生产权"。本文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例,指出在强激励、不可解释的任务情境下,地方政府会采取各种策略,与中央政府就剩余信息生产权展开或明或暗的博弈。本文认为,"技术治官"的效果不仅有赖技术本身,还取决于作为"行动者"的地方政府的回应。

简单非一致:以再认启发式使用为例 下载:34 浏览:322

王效广1,2 胡祥恩1,3 《心理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再认启发式理论认为人们仅依赖再认做出决策。以两项高低不同再认预测力(效度)的任务为材料,选取初中生(N=138,M=14. 1岁)和成年大学生(N=136,M=19. 3岁)被试,探讨再认启发式使用特征。使用层级多项式加工树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初中生较大学生认识的材料数更少或运用知识比较的正确率更低;(2)再认启发式使用存在被试异质性;(3)初中生再认启发式的使用低于大学生。结论:知识表现出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再认启发式的使用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决策时初中生相比大学生会更少依赖再认线索。

初中生风险决策表现的认知建模分析:自尊及性别的影响 下载:41 浏览:431

刘笑笑1 辛涛2 林喆1 刘彦楼3 孙小坚2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选取山东省某初中308名学生,采用爱荷华博弈任务,使用"效用-固着"模型对决策包含的动机、认知、反应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建模分析,探究自尊水平和性别对初中生风险决策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初中生的风险决策表现不佳,对损失不敏感。在控制年级的影响后,分层回归分析表明:(1)自尊水平和性别对决策的动机过程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男生无论自尊高低对收益都较为关注,女生中高自尊者更加关注收益。(2)决策成绩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生更多选择有着较高损失值的不利选项,而女生更多选择损失频率较低的有利选项。(3)自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动机和认知过程,高自尊水平者在动机过程中更多表现出对损失的规避,在认知过程中更多地考虑维持之前的决策选择。

建构反应题中能力估计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评分者人数和项目个数的交互作用 下载:32 浏览:338

孙小坚1 康春花2 曾平飞2 辛涛1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采用康春花、孙小坚和曾平飞(2016)提出的等级反应多水平侧面模型探讨了评分者人数和项目个数对被试能力估计准确性的影响。模拟研究的结果表明:(1)随着项目个数的增加,估计值与真值之间的相关也不断增加;(2)评分者人数和项目个数在平均绝对偏差(MAB)和误差均方根(RMSE)上的主效应均显著,两者间的交互效应也显著;(3)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当项目较少时,3个评分者条件下的能力估计准确性最好;随着项目个数的增加,4个评分者的估计误差迅速下降,且表现变为最好。

高质量的探查工具是开展科学学业质量监测的关键 下载:84 浏览:496

​周丐晓1,2 刘恩山2 黄瑄2 《生物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开展学业质量测评研究是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的有效途径,工具的质量直接决定学业质量监测的科学性及可靠性。对当前学业质量监测的重要意义、存在的挑战与难点、学业质量监测工具质量分析的核心要素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学业质量监测工具的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多参数智能空气质量监测仪设计 下载:20 浏览:418

刘福星1,2 江琳1 张克栋2 顾唯兵2 崔铮2 《传感器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甲醛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了高比表面积的氧化镍(NiO)纳米材料,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可实现对ppb级甲醛气体浓度的检测。基于单片机STM8S208和无线蓝牙通信模块,集成PM2.5传感器、挥发性有机物(VOC)传感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开发了可无线通信的多参数空气质量监测仪。实验表明,设计的监测仪测试结果准确、运行可靠、成本低廉,适合作为智能家居系统中的空气质量监测节点。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下载:12 浏览:422

梅征 《低碳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有力的推动在此背景下,虽然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如何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共同持续发展是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空气污染是环境污染中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想要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解决空气污染问题。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在解决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通过对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可以实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对空气污染因子做出及时的判定从而保证空气质量。本文就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智慧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校本评价研究 下载:44 浏览:457

耿丹青 1许世红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文章梳理了中小学校本评价的主要内容,针对我国中小学校本评价在评价体系、可操作性、评价队伍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现阶段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和智能技术应用,指出智能技术的应用能使校本评价数据来源全面客观、评价工具方法精准智能、评价结果分析科学高效、助推评价体系建设,并从完善校本评价标准体系、搭建智慧教育软硬件设施、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和提升师生信息化能力素养四个方面提出智慧教育背景下实施校本评价的路径建议。

以过程性质量为重点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下载:91 浏览:495

孙玉洁 韩林苑 袁丽娟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期

摘要:
青岛市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以中外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来源的,在尊重本地学前教育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体系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软件确定权重。该体系有以下特点:基于物质条件已经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突出了过程性指标的重要性,将底层指标进行权重处理后更便于操作,指标内容既可横向比较也可纵向比较。在使用过程中建议:建立"提质增效"的学前教育质量观,要关注过程性质量特别是师幼互动的质量,要关注结果性质量特别是将幼儿发展纳入幼儿园质量评估中,要动态地调整该体系。

水环境质量监测生物监测技术及水体修复技术的应用 下载:53 浏览:587

史文婷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水环境监测是我国水污染防治和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基于生物技术事实,水环境监测可以实现对环境因素的综合响应,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适用性。在阐述水环境生物监测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环境生物监测的现状,指出了生物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要点。有望实现生物技术与水环境监测的高效融合,在保证水环境监测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制定与干预价值研究 下载:262 浏览:2167

卢芬 刘海英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内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的制定与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收治入院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时间:2020年2月~2020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23例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记为对照组,剩余22例制定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后给予护理干预,记为试验组,比较护理满意率、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心理应激。结果:试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干预的满意率为(100.00%),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率(82.16%)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血气指标在护理干预前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PaO2、SaO2血气指标均提升,PaCO2水平降低,且试验组干预后PaO2、SaO2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患者焦虑(SAS评分)及抑郁(SDS评分)评定量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干预中制定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可以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对患者护理满意率提升,血气指标、心理应激、改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很高护理干预价值。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下载:74 浏览:614

徐斓 《中国土壤》 2024年11期

摘要:
通过本文系统构建了土壤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的框架,着重强调了这一体系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方面的至关重要性。通过对监测指标选择、监测点布设、监测方法与技术的详细探讨,以及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我们深入剖析了如何全面评估土壤环境的状况和潜在风险,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优化与污染源识别 下载:29 浏览:556

王先勍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体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优化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并准确识别污染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优化策略及污染源识别方法,为水体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下载:63 浏览:1296

万明凯1 赵苑媛2 《中国电力技术》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复杂度的增加,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提高电力设备性能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理解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的重要性,提高电力系统效率,保护电力设备,稳定新兴电力市场运行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分析 下载:156 浏览:1506

郑磊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3年12期

摘要:
随着国内各种新型建筑形式不断涌现,建筑模式不断增强,对建筑工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化背景下,也要求管理人员加大对管理的重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建筑工程管理涉及较多的内容,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要求。需要基于信息化技术开展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信息化背景下要求工程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充分发挥技术的科学性,对工程管理模式优化,促进工程管理效率全面提升。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数据分析技术研究 下载:98 浏览:569

姜宗文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数据分析技术的研究旨在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精准监测和有效治理。通过建立监测模型、应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技术,探索大气环境质量的时空特征,为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但也面临着数据安全、监测设备成本等挑战。国际合作是推动技术创新与问题解决的关键路径。

双减背景下生态体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试评价办法的研究 下载:148 浏览:1540

余永灶 《中国体育科学》 2023年12期

摘要:
体育生态课堂的研究源自于对学科生态课堂研究,将体育课堂视为一种微观的生态系统,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传统体育课堂升华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化体育课堂。体育生态课堂的提出是对传统课堂的超越,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课堂优点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于师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彰显师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构建体育生态课堂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体现《课程标准》、增进师生生态体育意识的迫切需要。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