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频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病灶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74 浏览:379

彭玉静 邓兵水 郭蔷 邹天辉 《诊断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病灶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4月我院甲乳外科接收的乳腺疾病患者110例,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68例和良性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超声造影技术检查,对比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恶性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高频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单独检测恶性检出率均小于病理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恶性检出率与病理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低于联合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联合诊断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病灶临床诊断的效果,可以作为乳腺疾病诊断的参考依据。

超声联合诊断评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下载:56 浏览:412

方超 吴婷婷 周莹颖 薛珺 杨伟伟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联合诊断在术前评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乳腺癌术后的淋巴结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为转移组(n=61)和反应组(n=74);记录并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征象、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生成不同指标联合的预测概率分布,并利用ROC曲线检验单独和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 L/S、淋巴门、峰值强度(PI)和弹性评分均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存在影响(P<0.05);L/S≤2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影响最大(OR=31.017);PI、弹性评分、淋巴门、L/S联合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43,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拟合方程为logit(P)=-9.742+2.115×L/S+2.560×淋巴门+0.178×PI+1.940×弹性评分。结论联合常规超声征象、造影指标以及弹性成像数据可以提高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声触诊组织成像与量化技术联合超声造影评级与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下载:69 浏览:404

贲志飞 陈赛君 王珏 詹锦勇 陈韵雯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研究声触诊组织成像与量化技术联合超声造影评级与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97例和非脑梗死患者55例,进行颈动脉斑块声触诊组织成像与量化和超声造影检查,收集声触诊组织成像与量化的最大剪切波速度(SWVmax)、最小SWV(SWVmin)、平均SWV(SWVmean),超声造影结果分为0~4级,分别对声触诊组织成像与量化、超声造影及两者联合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其与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1)缺血性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间比较,年龄、性别、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厚度及斑块回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间SWVmax、SWVmin、SWV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绘制SWVmax、SWVmin、SWVmean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81、0.81。以SWVmean≤3.68m/s作为预测缺血性脑梗死的截断值,其敏感度为76.38%,特异度为55.71%,准确度66.44%。(3)超声造影评级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5.48,P<0.01)。以超声造影评级≥3为预测缺血性脑梗死的标准,其敏感度为84.12%,特异度为60.03%,准确度为73.04%。(4)以SWVmean≤3.68m/s及超声造影评级≥3为预测缺血性脑梗死的标准,其敏感度为92.51%,特异度为71.32%,准确度为79.78%。SWVmean、超声造影评级和缺血性脑梗死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r=-0.78、0.82,均P<0.01)。结论声触诊组织成像与量化技术联合超声造影可以较全面地评价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为临床预测缺血性脑梗死提供了新的手段。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212 浏览:2691

罗静 王玫 周宇 李小双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脑梗死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方法:纳入2021.3~2022.5期间收治的48例脑梗死患者(研究组)与48例未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常规组),对两组斑块显影分级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斑块显影程度为I级与II级数量低于常规组,III级与IV级数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脑梗死间相关性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

纳米载药液态氟碳硅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应用研究 下载:95 浏览:986

​朱文健 雷艳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诊断治疗一体化的多功能载药液态氟碳硅质纳米乳,研究其物理特性和超声造影效果。方法 采用超声细胞破碎法,以硅脂质、全氟己烷(PFH),盐酸阿霉素(DOX)为原料制备载药液态氟碳硅质纳米乳,以载药液态氟碳脂质纳米乳作为对照组分析其稳定性,并探究其体外超声造影的效果。结果 所制备的液态氟碳硅脂质纳米乳较脂质纳米乳有更好的稳定性,且超声造影效果显著。结论 成功制备出稳定性好,体外超声造影效果显著的多功能纳米乳,将很好地解决脂质造影剂稳定性差的缺点,实现诊断与治疗一体化。

观察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下载:277 浏览:2660

黄钜明 《诊断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联合诊断,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析诊断结果。结果:超声造影达峰时间、始增时间均比超声检查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联合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均比超声检查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采取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病情早治疗。

超声造影对肝内小结节鉴别诊断价值 下载:327 浏览:2895

李敏 王立 黄冬花 李海文 《诊断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对肝脏小结节(直径<3mm)性质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6年80例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将其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临床随访(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80例小结节,超声造影诊断30例为原发性小肝癌,20例为转移瘤,30例病灶诊断为肝脏良性占位(血管瘤/肝腺瘤/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理结果:30例超声诊断为原发性小肝癌结节术后病理皆为恶性,准确率100%,20例转移瘤灶,随访3-6个月,经CT/MR检查,病灶数量增大/增多,结合临床,明确转移瘤。准确率100%。30例超声诊断为良性病变(血管瘤/腺瘤/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手术结果误诊5例,2例为淋巴瘤结外侵犯,3例为炎性肉芽肿。准确率为83.3%。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对肝内小结节鉴别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研究 下载:381 浏览:3742

徐亚莉 《诊断医学》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9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所研究患者分别进行二维子宫输卵管造影和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测,对患者输卵管通畅性进行评价。结果:二维、三维超声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评价与腹腔镜检查一致的条数分别为178、182,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二维超声造影显示输卵管走行异常的有45例,三维超声造影显示输卵管走行异常的有94例, 两组数据结果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术可以更清晰的观测到输卵管结构及走行情况,更清晰的描述检测结果,对输卵管通畅性评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评估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肾癌囊性变的诊断价值 下载:435 浏览:3803

潘玉兰 《诊断医学》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肾癌囊性病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计抽取66例肾癌囊性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入我院进行检查,患者均实施超声造影以及增强CT扫描检查,分组对比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66例患者经超声造影检查后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癌囊性变患者治疗中超声造影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增强CT,能够通过对肾癌囊性变患者的血流供应情况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提升诊断准确率,以便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升治疗效果。

超声造影与穿刺活检联合应用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412 浏览:3383

何聂夏 《诊断医学》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相结合穿刺活检诊断方式实施于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该文项目指标内容针对2018年04月--2020年03月本医院诊断的40例怀疑患有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实施数据样本统计,都开展超声造影诊断、穿刺活检诊断,评估临床病理诊断详细情况、单一超声造影诊断方式及超声造影相结合穿刺活检诊断方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详细情况。结果:诊断存在肝脏占位性病变85.00%,诊断不存在肝脏占位性病变15.00%;超声造影相结合穿刺活检诊断方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敏感、诊断特异性、诊断准确性对比单一超声造影诊断方式提升(P<0.05)。结论: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选用超声造影相结合穿刺活检诊断方式表现出较佳诊断效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