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医胸痹的辨证施治研究 下载:22 浏览:1026

吕慧荣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究中医胸痹辨证施治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我院中医科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60例胸痹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中医辨证施治,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75%)及满意度(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90.0%)、(90.0%),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胸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中医辨证施治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胸痹症状,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 下载:20 浏览:294

李倩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20年3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12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西医治疗方法与中医治疗方案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数据为56(93.33)、2(3.33)、2(3.33)、58(96.67)和42(70.00)、6(10.00)、12(20.00)、48(80.00),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数据为6.24±1.34d、6.35±1.24d、8.57±2.65d和9.65±1.68d、10.32±2.03d、11.62±3.65d,T=6.399、8.254、5.965,P=0.016、0.004、0.020,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脑血管平均流速数据为6.35±1.35分、1.24±0.32分、62.35±4.35cm/s、101.24±6.32cm/s和6.36±1.28分、2.32±0.54分、62.85±4.62cm/s、95.68±6.57cm/s,T=0.588、8.578、0.754、6.521,P=0.685、0.003、0.511、0.001,治疗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速变化比较没有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数据为2.11±0.10、5.24±0.52mPa·s、0.84±0.18mPa·s和2.45±0.20、7.62±0.58mPa·s、1.36±0.35mPa·s,有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采取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疼痛情况改善,脑血管平均流速提高,患者的血液流速变化指标更稳定,具有推广价值。

中医药治疗儿科领域临床优势病种的探讨 下载:226 浏览:2230

梁京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医药在儿科领域治疗多种临床优势病种的应用与疗效,通过分析特应性皮炎、抽动障碍、肺炎、咳嗽、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边缘性矮小、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单纯性肥胖症、遗尿、支气管哮喘及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儿科常见及复杂病症,阐述中医药治疗的理论基础、特色疗法、临床案例基期相比西医治疗的优势。研究发现,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原则及多样化的治疗手段,在缓解症状、改善体质、减少复发及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本文还就中医药在儿科临床中的发展前景与挑战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儿科医疗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 下载:318 浏览:3241

李倩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20年3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12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西医治疗方法与中医治疗方案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数据为56(93.33)、2(3.33)、2(3.33)、58(96.67)和42(70.00)、6(10.00)、12(20.00)、48(80.00),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数据为6.24±1.34d、6.35±1.24d、8.57±2.65d和9.65±1.68d、10.32±2.03d、11.62±3.65d,T=6.399、8.254、5.965,P=0.016、0.004、0.020,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脑血管平均流速数据为6.35±1.35分、1.24±0.32分、62.35±4.35cm/s、101.24±6.32cm/s和6.36±1.28分、2.32±0.54分、62.85±4.62cm/s、95.68±6.57cm/s,T=0.588、8.578、0.754、6.521,P=0.685、0.003、0.511、0.001,治疗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速变化比较没有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数据为2.11±0.10、5.24±0.52mPa·s、0.84±0.18mPa·s和2.45±0.20、7.62±0.58mPa·s、1.36±0.35mPa·s,有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采取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睡眠改善和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疼痛情况改善,脑血管平均流速提高,患者的血液流速变化指标更稳定,具有推广价值。

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骨密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352 浏览:2182

徐国石 《中国中医药》 2023年2期

摘要:
分析中医骨折三期辩证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骨密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实验组则是采取中医骨折三期辩证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指标、疼痛程度、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骨密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12周的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12周的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CTx、NTx、TRACP-5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BAP、BGP、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评分,实验组的是95.00%,对照组的是70.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中医骨折三期辩证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使用价值很高。

中医眼科对干眼症的辨证施治探究 下载:133 浏览:1088

顾旭 《当代中医药》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眼科在干眼症诊断和治疗中的辨证施治方法,以及结合现代医疗设备如干眼雾化治疗仪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干眼症患者,采用传统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结合干眼雾化治疗仪进行治疗。部分患者采用外用中药熏洗。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的症状缓解程度,以及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85%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其中采用外用中药熏洗的患者缓解效果更为显著。干眼雾化治疗仪对于缓解干眼症状有显著效果,尤其在结合中医治疗方法后,效果更佳。结论:中医眼科在干眼症的辨证施治中具有显著效果。结合现代医疗设备如干眼雾化治疗仪,以及外用中药熏洗等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头痛用药体会 下载:99 浏览:828

刘国明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头痛用药体会。方法:收录2021.7——2023.7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头痛患者,共计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就不同组别实施差异性治疗方案,展开对比分析。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组间纳入相当,对应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结果:评价两组疗效差异,观察组评价值97.14%高于对照组评价值80.00%,P<0.05。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显示低频、中频、高频测定参数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统计值8.57%、5.71%差异较小,组间治疗安全性相当,P>0.05。结论:头痛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施治,对于促进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提升其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的价值显著。

辨证施治与针灸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下载:341 浏览:1855

董珍奎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与针灸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辨证施治与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颈椎功能评分、颈椎MRI改善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颈椎功能评分为(85.32±6.4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8±7.32)分(P<0.05);观察组的颈椎MRI改善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辨证施治与针灸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颈椎功能和颈椎MRI表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疗效观察 下载:354 浏览:2572

李凤燕 《中国中医药》 2021年6期

摘要:
对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进行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分别采用盐酸氟桂利嗪、小柴胡汤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 参照组,15例痊愈,10例有效,25例无效,总有效率50.0%;研究组,36例痊愈,1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0%。两组总有效率明显差异(x2=19.47,P<0.05);参考组恶心 3例、过敏3例、呕吐3例,并发症率16.0%;研究组恶心1例,并发症率2.0%。研究组的并发症率与参照组显著差异(x2=7.76,P<0.05)。结论:利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头痛的疗效较好,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推荐临床使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