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下载:143 浏览:1443
摘要: 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高速铁路从跟跑迈向了领跑阶段。截至2019年末,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超过3.5万公里。这些成就的获得来自于轨道交通行业背后几代人的辛勤付出与敬业奉献。这样一群奔跑奋斗的人拥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掌握着轨道交通领域的核心技术,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国家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无私奉献。因此,人才的培养是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将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轨道交通行业而言,在对专业人才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需要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探索新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伟大的报国理想,为满足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输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下载:87 浏览:1780
摘要: 目前,BIM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在10年前,相关部门就已经提出将BIM技术作为工程领域相关行业发展的重点,并且将其作为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几年,在工程领域中,从新项目的确立到勘察设计,再到施工和维护等阶段,均合理应用了BIM技术,并且集成应用BIM的项目已经占总项目的90%以上。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高校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应当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尤其需要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中积极引入BIM技术,从而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模式。当前,工程造价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增加速度较为缓慢。国家对从事与工程造价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改革,并且取消了各个省份的造价员资格考试,但增加了二级助理造价师的考试。这一政策对工程造价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执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还需要具有熟练使用BIM技术和各类软件的能力。在这样的人才需求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
基于BIM技术的路基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下载:368 浏览:2652
摘要: 路基路面工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工程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系统地研究了路基路面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是一门具有高度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加学生的道路施工专业技术知识储备。近年来,受疫情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工作岗位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对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育也越来越重视。
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下载:143 浏览:1720
摘要: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是其常见的两种类型,近年来我国老年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者年龄多为40岁以上,其发病机理为脑部血管突然爆裂或因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进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患病后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昏倒、神志不清、手臂侧脸麻木、口齿不清及痉挛等,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和肢体运动受到影响,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大,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缓解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康复动力,提高康复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于本院康复科就诊的9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详情报道如下。
关联理论指导下德语新闻术语的翻译策略 下载:164 浏览:1637
摘要: 新闻发言提到公开发表的关于最近事件的客观报告。新闻是获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一手信息的有效手段,术语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时事文本翻译的质量与文本中术语的翻译密切相关。本文以我研究中积累的时事文及其翻译为基础,总结了文中时事用语的特点,探讨了如何翻译这些用语,以实现原文与目标之间的最佳关联。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创新研究 下载:272 浏览:2725
摘要: 在各高校发展历程中,档案无疑是最为宝贵的资料,不过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纸质档案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朝向数字化档案形式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下高校应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以此来优化、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并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通过合理运用新媒体工具,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都与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差距,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创新意识,能够摒弃传统管理观念,实现档案管理转变目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优化研究 下载:272 浏览:2726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正确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引领者,他们的育人方式、育人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对象的人生发展道路。在校期间,大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压力,还会考虑到未来的严峻就业形势。而学生在面临重压下,若不能获得有效、及时的疏导,将不利于他们思想健康成长,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尤其,新媒体网络背景下,学生沉迷网络,更易受到负面信息、不良思想的影响。高校必须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角色功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学生在正途上努力、拼搏,并建立健全人格。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线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下载:301 浏览:2660
摘要: 理论力学是一门工科专业必开的基础课程,理论逻辑性比较强,是机械类、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电力等专业必修的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理论力学课程为后续学习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及部分专业课奠定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好不好将会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理论力学的课时不断被压缩,而后续课程的学习对理论力学的掌握程度要求不降反升,这对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力学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优化,来适应当下新时代土木专业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此,对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线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下载:265 浏览:2326
摘要: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也是其重要的质量基础。材料的基本性能、选择、存储、使用方法以及后期维护等,均显著影响着土木工程结构的正常使用性和安全性,任何一环节的失误都可能造成其质量缺陷。因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土建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应用方法,获得土木工程材料的一些实验检验技能,能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然而,土木工程材料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逻辑性不强等,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如何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达到学习效果,是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基于此,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新时代高校机械专业学生心理辅导研究 下载:309 浏览:1594
摘要: 新时代社会背景下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呈井喷式发展,学生大部分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该群体不容乐观的心理现状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在一些压力较大,竞争强的专业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机械专业的学业知识相对较难,理化知识相对来说更加复杂,学生性别差异大,因此这一专业的学生相比其他专业而言,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必要针对专业特性形成心理辅导方案。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策略 下载:276 浏览:1458
摘要: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当地交通的便利程度有着直接关系。货物和旅客运输的重要媒介是铁路交通,因此,各地将铁路交通建设项目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占据着核心位置,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做好设备更新换代工作,只有让机械设备的作用发挥出最佳水平,才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机械制造中智能机器人数控技术的运用 下载:267 浏览:1586
摘要: 智能机器人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发挥了作用,尤其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智能机器人展现了其无法替代的优点,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能、节约人工成本上都有显著的优势。因此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为机械制造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发展方向,无论是在技术升级与制造方式,还是节约成本与提高效率,只能机器人技术都为机械制造领域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红色旅游资源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406 浏览:4243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指示要“用好红色资源,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旅游载体,既是物质遗产,也是文化遗产。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语境和精神传承,不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也是当代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加强广大学生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高校有责任有效传承。将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地方高校历史教学,可以增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同时,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奋发图强、态度积极的青年学生,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能力核心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中本贯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下载:305 浏览:2902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科学在各领域中运用十分广泛,计算机应用专业已经成为中职、高职以及高校中大受欢迎的专业,为培养互联网应用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推出了中职教育+应用本科贯通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能够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构建符合中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
基于网络教学的工业设计项目课程创新实践 下载:187 浏览:1834
摘要: 工业设计应当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支撑,以文化创新为引导,以设计创新为方法,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发挥在创新驱动中的作用,并集成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等诸多知识要素,以需求为导向,发挥人的创新、创造、创意能力,大力发展设计服务型制造业,达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促进消费、发展经济的目的。因此,工业设计专业人才亟待创造性培养和创新性发展,当前部分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传统教学,已越来越难以应对行业升级对人才实践及创新创业的要求。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400-188-5008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